大叔帶印章上節目說是贈品,印章上刻的4個字,令專家大吃一驚

2020-12-20 阿桃說文史

相信很多人手中都有一些古董文玩和古字畫,而在近幾年來,古董文玩的市場也是十分的火熱和開闊。因為國家和人民都越來越重視古董文玩,獲得了人們的認可,它的價值自然也就出來了。而在這個過程中,又因為得到大家的追捧,那麼它的價值就更高了。

當大家都知道,古董文玩非常珍貴的時候,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踏入到這個行業之中,緊跟這股熱潮,希望能獲得一些財富。對於很多人來說,收藏古董文玩,其實就是一筆投資。很多人也是通過收藏古董文玩發家致富,這其中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馬未都。

當時馬未都進入到古董文玩市場的時候,那時候是市場有些冷清,因為大家都還不關注這一塊,所以馬未都就憑藉自己紮實的專業知識以及精準的眼光,迅速開拓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那時候很多珍貴的藝術品,因為沒有得到大家的重視,所以它的價格還比較低。

可能那時候買一件藝術品,只需要花幾十,幾百塊,但放到現在這些都需要幾百萬起。但是收藏這一行,不是這麼簡單的。不是所有人都擁有紮實的學識和老辣的眼光,所以很多人根本分不出古董文玩的真偽,更不知道它真正的價值是多少。

而且在收藏古董文玩的時候,還需要一點點運氣。所以一小部分人在古董拍賣市場大賺特賺,但大部分人都賠了不少錢,還有些人為了收藏,甚至賠的傾家蕩產,還欠了一個屁股債。而不了解的人,就需要一個懂行的人來為他鑑定。

而近幾年,電視上也有非常多鑑寶的節目,所以很多手中有藝術品的人全部來到節目中,希望專家們能夠幫助他們鑑定藝術品的真偽和價值。而在一檔鑑寶節目中,有一位大叔帶著一枚印章去了節目。來到臺上之後,大叔告訴專家,他手上的印章其實是一個贈品。

他參加了一個瓷器的拍賣活動,但是賣家看見大叔有些猶豫,就告訴他若是買下那件瓷器,就可以送給他一枚印章。其實大叔並不是很了解印章,但買一贈一倒也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所以大叔買下了瓷器,還順道得到了一枚印章。

最初,大叔也沒怎麼在意,但後來他覺得證明印章似乎不是普通的印章。於是,他便來到節目中希望專家幫忙看一下,在節目裡專家還是很少看到印章的。粗略看上去,這枚印章倒是沒給人珍貴的感覺。因為它看上去像新的,就像是店面裡流水工程做的,所以就連臺下的觀眾都笑了。

就當專家仔細鑑定的時候,他們發現這枚印章似乎並不簡單。而當專家們看到印章上的字時,專家們嚇了一跳,上面只刻著4個字,但這4個字卻令專家們大吃一驚。在印章上刻有薊國夫人這4個字,所以像這樣的印章是非常珍貴的。畢竟宋朝之前的文物是根本不允許拍賣的,因為它們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於是,專家們向大叔表示,像這種印章雖然是文物,但這個受眾非常少,所以它的價格也是很低的。但它作為文物而言是屬於國家的,而且會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所以,專家們還是希望大叔能夠將印章上交給國家。小編不知道大叔最後有沒有把印章交給文物部門,這個其實也不能道德綁架和強求。

但小編個人覺得,印章在專家們的手中,或許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對於研究印章背後的歷史和文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小編再次提醒喜歡收藏的朋友們,收藏是具有極高的風險的。希望大家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多加小心,儘量避免上當受騙。

相關焦點

  • 鄧世昌印章疑出水 印章上面刻有「雲中白鶴」四個字
    鄧世昌印章疑出水 印章上面刻有「雲中白鶴」四個字時間:2015-10-05 16:05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鄧世昌印章疑出水 印章上面刻有雲中白鶴四個字 鄧世昌印章疑出水真相,隨著致遠艦沉船被確認,文物部門保護性打撈作業的推進,今天又有更多文物陸續出水,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數一枚鄧世昌印章
  • 齊白石朱屺瞻 刻在印章上的友誼
    我喜歡篆刻,我有不少已故篆刻大家錢君匋、周哲文等這一輩給我篆刻的印章。嶺南的春天多雨,有時候要把印章搬出擦拭一下,一時想起多個由印章牽線結下的友情故事。先說一個齊白石、朱屺瞻兩位已故大畫家刻在印章上的友情故事。他們篤重於這種刻在印章上的深情,終生不渝,如陳年的老酒,越久越醇。1983年6月1日,我奉命為一件急事從廣州去濟南公幹。
  • 小小翡翠印章上竟然刻出2200字!
    不得不說,純爺們對印章有一種特殊的偏愛!接下來,這枚小小的印章不得了,他是一件以唐代大詩人柳宗元所寫的五言絕句《江雪》一詩為創作藍本的翡翠印紐作品。這樣的印章方整渾墨,通過不同的雕工和手法,雕出了《江雪》全詩的景象。
  • 印章雕刻的講究,現代人應不應該刻一方自己的印章
    很多人說了,我也不畫畫我也不寫字的,我刻那玩應沒用啊。可是告訴大家啊,古人,都希望身上有一個名章。有一個刻有自己名字的印章。那麼包括現今,我也建議很多當代的朋友也身邊也應該有一方印章。這印章是什麼東西?雖然表面上看就是刻有自己的大名字,這麼一個石頭或者是木頭。但是這個東西,就是古人的護身符,很多人就認為護身符一定是個符,其實不是。
  • 長豐一枚印章有點奇不知上面刻的是什麼字
    江淮晨報4月11日訊 長豐縣楊廟鎮的楊懷桃先生手中一枚「奇特」的銅印章,最近成了該地茶餘飯後的話題,附近的鄉鄰都爭相來一睹其「容貌」。那麼印章究竟有什麼奇特?接讀者報料後,7日,記者赴楊廟一探究竟。  楊懷桃的這枚印章不是祖傳的,但現在已成了楊家的「鎮家」之寶,被收藏得非常仔細。
  • 印章收藏:名石名刻升值潛力更大
    只要發現了比較有特色的文物,孫啟勤都要仔細詢問,記錄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價格合適就會毫不猶豫地買下。 「剛開始從事收藏時,接觸的東西比較雜,錢幣、青銅器、印章、紫砂器具都有涉及,以錢幣的收藏為主。」孫啟勤說,最多的時候收藏了10多斤歷朝歷代各式各樣的錢幣。但隨著收藏的深入,孫啟勤發現,市場中的假錢幣越來越多,仿造技術地不斷更新,令他經常有真假難辨的困惑。
  • 撿漏買來的印章,觀眾:和我們單位印章差不多,鑑定結果震驚全場
    鑑寶今天,這位大叔拿來了自己珍藏的印章。一上場主持人就問,這些印章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個是大叔,2007年前後去武夷山玩的時候在他的住處附近有古玩店,在古玩店裡面發現了這七樣東西。六枚是牛角其中一枚應該是黃楊木配的。但是那也是老佩。當時看著特別好,一下就買下來了。但是在這些印章裡面,大叔還不知道三點。第一點就是,他是不是晉商用的一套?第二個不知道的就是這些圖章的圖案。或者是這些,印章上應用文的意義。
  • 一塊印章 刻下5312字
    5.8噸重的巨型印章上——龍崗區「篆刻達人」徐小敏製作出「最大的玉石印章」,創下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紀錄。 4個月裡,他除了白天上班,所有的周末和晚上都是在工作室裡度過。他畫了100多張草稿,用壞了40多把刻刀,手指上遍布刀傷,最嚴重的一次,刻刀直接插進了骨頭……終於,作品完成了。2008年4月,徐小敏的《龍之魂·夏之夢》從10萬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被選送參加「奧林匹克之旅——中華民族藝術珍品文化節」,隨後被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 成都實施印章辦理"一站式服務" 新刻印章5個工作日可取件
    不過,這些問題即日起將得到極大緩解,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市公安局獲悉,今日起,成都18個區(市)縣公安局的148個派出所(署)均設立印章辦理「一站式服務」點,申請新刻印章業務的辦理周期將縮短至平均5個工作日取件。
  • 致遠艦掘出疑似鄧世昌印章 刻有四字成語(圖)
    原標題:致遠艦掘出疑似鄧世昌印章 刻有四字成語   今年致遠艦考古6日結束   10月4日,在由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致遠艦身份確認後第一次水下進行發掘工作。   參與致遠艦考古調查的甲午史專家陳悅介紹說:「此前兩年的考古活動叫調查,在確定為致遠艦後,則進入考古發掘階段。」   在4日的水下考古活動中,央視進行了現場直播。雖然此前丹東剛剛經歷了風雨天氣,但4日天氣晴朗平和,為水下考古活動提供了有利的氣象條件。   據悉,由於天氣轉涼以及海況變化等原因,今年對於致遠艦的考古工作將在10月6日結束。
  • 書法家質疑賈平凹印章賈字刻錯 篆刻家激辯
    而他所指的錯別字印章,則是來自剛剛在西安開印館的廣東篆刻家鍾國康,為賈平凹所刻之印。   質疑:「刻成『西』字頭是錯的」   鄭朝陽向華商報記者表示,「賈字,在篆字裡不能用部首拼接成字的,這是篆字裡忌諱的事情,我查了四部字典,都沒有西貝組合的,刻成『西』百分之 百是錯的。」
  • 大學老師刻246枚印章贈學生
    新華社成都5月3日電(記者吳曉穎)馬上要到畢業季了,當畢業班的大學生忙著論文答辯、找工作時,西華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師高然卻在熬夜趕工,為了給他帶班的246名畢業生送上特別的禮物——為每人刻一枚專屬印章。  今年40歲的高然在西北大學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7年前他來到位於四川南充市的西華師範大學任教,教《中國古代史》《中國民族史》等課程。
  • 考古隊遺漏的一枚小印章,上面刻有四個字,讓日本人低頭認錯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如花的情感菜單,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考古隊遺漏的一枚小印章,上面刻有四個字,讓日本人低頭認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揚州有一家磚瓦廠的工人挖出了很多青磚,領導認為這件事情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所以立刻上報給文物部門。
  • 巴蜀符號印章在四川滎經求解(上)
    我們發現,巴蜀符號是一種「過渡圖字」,既不是純粹的圖形,也不是純粹的文字,正處於從圖到字的轉化過程中,相當於六七個月的胎兒,是中原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外域文化的混合產物,絕不是一種文字,因此印面圖形類似「日語」,好像認識但又不知其意,既有漢字,又有外來語、「平假名」、「片假名」。世界上只有日語是混雜文字。從這點似乎可以推測,「日語特徵」發源於四川特別是滎經的圖語符號。
  • 國學課 | 字畫上蓋個印章,那講究可大了
    (原標題:國學課 | 字畫上蓋個印章,那講究可大了)
  • 印章誕生的歷史,「蓋章狂魔」乾隆特遣人雕刻了一千多枚印章
    印章的誕生說 中國的雕刻文字,最古老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鐘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銅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稱「金石」。璽印就包括在「金石」裡。璽印的起源有說商代的,有說殷代的,至今尚無定論。
  • 啟功大師一生不會刻印章,但他擁有300多印章,你知道原因嗎?
    關於啟功先生用印的細節,金煜先生在《啟功用印》一書的《啟功先生的印緣》一文中說: 「 啟功先生鈐蓋印章的手法很是講究,蘸印泥很均勻,鈐蓋工整,不偏不斜,上下兩方印同用時,也相對齊整,而從來不用印規,全憑眼力,如果發現蓋上印以後印泥厚度不夠,就再蘸印泥,在原印上再重新打一次,居然與前一方絲毫不差,不重不花。這個『絕活』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是不敢想像。
  • dnf名字被刻在印章上的NPC 都是何許人也?
    印章曾是與裝備設計息息相關的材料之一,不過隨著版本更替,設計圖系統逐漸淘汰,各類印章也逐漸消失在玩家們的視線中。但印章背後的人物與故事,卻是常存於阿拉德的歷史中,你知道這些有資格刻在印章上的NPC,都是什麼人物嗎?
  • 韓國海域發現2枚中國南宋印章,刻有「謹封」二字
    海外網9月30日電據韓聯社30日報導,韓國濟州島西部海域發現2枚南宋時期的印章與印章盒,推測是中國商人所用。報導稱,韓國海域曾發掘過元代印章,發現南宋印章尚屬首次。今年4月至6月,韓國國立海洋文物研究所與國立濟州博物館一道,在濟州市翰京面新昌裏海域,對中國商船新安古沉船進行發掘作業時,發現了上述印章與印章盒,並於9月30日發布這一消息。其中一枚印章,長寬均為1.7釐米,高2.3釐米,印有「謹封」兩個漢字,主要用於封信或者包裝物品。
  • 齊白石作畫寫字刻印章,自成一派
    他的畫面配上自己撰刻的印章相互補充,達到了高度統一。畫家自己治印早已有之,可稱得上三百石印富翁的可能僅他而已。齊白石自述道:我刻印,同寫字一樣。寫字,下筆不重描,刻印,一刀下去,決不回刀。我的刻法,縱橫各一刀,只有兩個方向,不同一般人所刻的,去一刀,回一刀,縱橫來回各一刀,要有四個方向,篆法高雅不高雅,刀法健全不健全,懂得刻印的人,自能看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