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有溫度,熱點有態度。點擊「關注」,每天一篇,貓叔陪你聊熱點!
01
媽媽我很愛很愛你,我也知道你很愛很愛我,但你對我最大的愛,應該是愛你自己。
這是楊紫飾演的小雨,在26歲生日的雨夜,給媽媽錄製視頻時,說的最後一句話。
這句話給她帶來的痛苦,不亞於影響著她的整個人生。
當年,小雨的媽媽正是在她的這個年紀,懷上了小雨。但小雨到來的喜悅,很快就被小雨爸爸的出軌戛然而止。
隨之而來的,就是小雨媽媽的怨恨與報復。
小雨媽媽在小雨出生後,就開始抱著小雨去爸爸的單位鬧,去跟認識爸爸的人鬧。就為了讓小雨爸爸身敗名裂、生不如死、遺臭萬年。
最後,小雨媽媽做到了。小雨爸爸受了處分,為了承認錯誤,曾當著所有人的面跪在他家的門口,但小雨媽媽面不改色,只對他說了一個字:滾!
小雨的爸爸去了很遠的地方工作,小雨的媽媽也帶著小雨離開了爺爺奶奶家。
但媽媽的報復還在繼續。
多年後,當姑姑找到小雨媽媽,告訴她小雨的爺爺得了重病,臨終的願望就是希望能再見自己唯一的孫女一面,但被小雨的媽媽無情的拒絕了。
第二年,小雨的奶奶也去世了,她也同樣沒有見到小雨。
後來,小雨慢慢長大,為了滿足媽媽的期望,努力的讀書,努力的做一個她心目中完美的好孩子。
直到高考她考了全校第一,選了一所最遠的大學,離開了家。但媽媽對她的「愛」,卻一點都沒有減少,每一分每一秒她都無法逃脫媽媽的控制。
媽媽會每天給她打電話,如果沒接就會給她周圍的人打電話。連她在學校裡最好的朋友,都是媽媽的間諜,每天都會向媽媽匯報她的一舉一動,來換取每月的零花錢。
媽媽告訴她,爸爸是這個世界上最壞的人,媽媽的世界裡只有她。所以她不敢犯錯,不敢大哭,不敢惹媽媽生氣。
長這麼大,在她的記憶中唯一見到爸爸的一次,就是在她14歲生日的那天。
那天她走出學校的大門,遠遠就看到一個穿著髒兮兮衣服的男人注視著她。雖然她很久沒有見過爸爸了,但她第一眼就認出了那是她的爸爸。
但在媽媽多年的怨恨與抱怨下,她不敢與爸爸相認,也不敢與爸爸說話。就這樣,她低著頭往前走,爸爸在後面默默地跟著她。
直到她轉身,看到爸爸留下了個盒子,就離開了。
她抱著盒子回到家,打開盒子才看到,裡面有25675元錢和爸爸留給她和媽媽的一封信。爸爸在信裡說,這是他打工多年辛苦攢下的,錢不多也補償不了什麼,但他也只有這些了。
兩個月後,當小雨爸爸去世的消息傳到她耳朵裡時,小雨看著媽媽,媽媽只冷冷地說了一句:活該。
02
小雨不理解,媽媽為什麼總要把爸爸當年的錯,強加到自己身上和她的身上。
媽媽不準她早戀,不準她談戀愛,直到她到了適婚的年紀,媽媽又開始催促她快點找一個人。但小雨卻突然發現,在20多年與媽媽的相處中,她已經失去了愛人的能力。
好不容易小雨遇到了一個她很愛的男孩,男孩告訴她,一個人最勇敢的事,就是哪怕你知道會受傷,也會勇敢的去愛。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小雨哭了,這麼多年了,從來沒有一個人對她說過這樣一句話,也從來沒有一個人鼓勵她勇敢的去愛。
但當小雨鼓起勇氣和男孩在一起後,她的媽媽再一次出現了。媽媽出現後不久,男孩也消失了。
直到去年,小雨在超市再次見到了男孩,男孩帶著他的女兒,小雨委屈地上前詢問男孩為什麼要這樣對自己?
男孩說,是因為她的媽媽。她的媽媽告訴他:「你配不上她,請你離開,越遠越好。」
小雨就這樣,再次在媽媽的「愛」裡,失去了所有選擇的權力。
小雨崩潰了,在26歲生日當天,她對著鏡頭說:
媽媽,我不知道是不是應該感謝你,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我想也許沒有我,你的人生會是另外一種樣子。你後悔嗎?我後悔。如果我能像電影裡的主角一樣,擁有一種超能力,我想回到26年前「殺死」我自己。
當小雨說出這樣一段旁白時,我不知道小雨的媽媽有何感受,但所有看過《聽見她說》楊紫演的這一齣戲的觀眾,一定會泣不成聲。
我也不知道這樣的故事,是不是真人真事,但我想這樣的故事一定存在於我們看不到的某個角落裡。
《不完美的她》裡,有句話說: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這部劇中的小雨,就是一個永遠需要用一生治癒童年的女孩。
即便在多年以後,即便當她到了古稀之年,這一段人生經歷,這一段媽媽窒息的母愛,這一段親子家庭的悲劇,都將深深地刻在她的腦海裡。
就像小雨在視頻裡,對媽媽說的那樣:
因為你,我這輩子都沒有戀愛的打算。因為我沒有愛人的能力,我也不敢。
03
看完這個故事,我的心隱隱作痛。
我在想,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原本可以把傷害降到最低的婚姻關係,演變成了一段破碎的親子關係?原本只是兩個人之間的問題,上升到了一家人的問題?
原本最無辜的孩子,卻成了為這件事永遠買單的那個人。
後來我終於想通了,是小雨媽媽畸形的愛。
這種愛,不僅是對小雨的爸爸,也是對小雨。
在小雨爸爸出軌後,她無法忍受小雨爸爸的背叛,她不僅要讓小雨爸爸付出代價,甚至要讓小雨爸爸的一家人付出代價。
接著她又把這種畸形的愛,轉嫁到了小雨身上。她把小雨當成了自己的全部,她覺得自己對小雨的控制就是愛小雨的表現。殊不知,小雨為了她過得很辛苦,小雨承受了她原本根本不需要承受的一切,特別是她父母破碎的婚姻。
還有,小雨媽媽的偏執,讓她從來對這件事都沒有釋懷過。
她用小雨爸爸的錯誤,一直懲罰著自己,懲罰著和他有關係的人,懲罰著小雨。
首先,她沒有放過自己。
在生下小雨後,她的重心不是好好照顧女兒,而是帶著女兒去小雨爸爸的單位鬧,讓所有人都知道小雨爸爸做錯的事。
那幾年,她無心工作,讓小雨沒有一個很好的童年,沒有新衣服穿,連著幾個夏天都沒有吃過冰棍。
後來,有不少叔叔都對她很好,但她始終都走不出小雨爸爸背叛她的陰影,一直單身。最終的結果,會是把小雨看成了她人生的全部,她生活的意義。
其次,她沒有放過小雨。
因為這種窒息的愛,因為這種霸道的愛,讓她覺得控制小雨才能得到心靈上的安全感。小雨也很能理解母親,即便在無奈,她也儘量滿足母親對她的控制欲。
但小雨會長大,會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朋友圈,自己未來的人生。但直到小雨26歲的時候,她才發現,自己的生活中只有母親,沒有任何人,任何人都無法靠近她。
我不知道她將在這樣的窒息中活著什麼樣,但我可以預見這樣的人生肯定會摧毀一個女孩。
最後,她沒有放過和小雨爸爸有關係的所有人。
小雨的爺爺奶奶相繼去世,用正常人的思維,小雨作為唯一的孫女,應該回去見最後一面,但卻被小雨媽媽冷酷地拒絕了。
她只是想用這樣的方式,來回應小雨爸爸對她的傷害。
只是她做了這麼多,她從來都沒有意識到,受傷最深的,是她和她最愛的女兒。
這種窒息的母愛,這種畸形的母愛,我們真的見了太多太多。而所有的結局,都不是大團圓,但我們往往會忽視它,往往會任由情緒的蔓延,最終沒有一個人能獨善其身。
04
貓叔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想闡明一個觀點:
希望所有婚姻中的錯誤,不要傷害到第三個人,特別是孩子。屬於兩個人的問題,請你們兩個人去解決。
就像網上很火的一句話,說的那樣:好好離婚,是一種能力。
還記得曾人人羨慕的脫口秀夫妻思文和程璐,在微博上宣告離婚的時候,兩人互動的教科書式離婚嗎?
程璐說:「我和思文經過友好協商,確實已經辦理了離婚手續,從夫妻做回了兄弟。」「婚姻不在,兄弟還在。」
隨後,思文回應說:「是真兄弟了,加油!」
沒有互撕、沒有埋怨、沒有指指點點,而是緣分盡了,一段感情也就這樣結束了。
無論結束的原因有多麼的醜陋與不堪,那個人終究已經不屬於你了。倒不如認清現實後,用一個優雅的轉身,瀟灑的結束這一段過期的感情。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只有一個人生,不能白白浪費在不愛你的人身上。
也希望小雨媽媽的悲劇,不要再上演了。
原創不易,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讚、轉發與留言,是貓叔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