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攜「怪名」報到 難倒特級語文老師
「我問了特級語文老師,問了教育局工作人員,他們都不知道,真是讓我為難死了。」前日,省實驗中學新高一(7)班的班主任王老師向記者吐槽,在錄入新生名單時,遇到了一個聞所未聞的字,其生僻程度連這個名校資深班主任都汗顏不已。臨近開學,不少老師發現,用生僻字作名字的學生越來越多。
怪名難倒一灣子語文老師
「你是文字工作者,問你個字,你看認得不認得?這個字是——龠!」前日,省實驗中學新高一(7)班的班主任王老師給記者出了個難題,「龠」這個字到底怎麼讀?記者立刻傻了眼,這個字見所未見,更別談認識了。王老師見狀笑說,「龠」源自他們班新生名字中的一個字。新生軍訓前,錄入新生信息時,王老師面對龠字傻了眼,「我當班主任好多年,生僻名字見了不少,一般問語文老師都知道,但這個龠,我問了好幾個老師,都不知道,我還向教育局打聽,他們也不認識,急死我了。」最後,該校副書記艾建紅揭示了這個字的讀音為龠(yuè),艾書記說這個字他也不認識,是家長[微博]怕他不會讀特意告訴他讀音的。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學生也被自己的名字困擾,很多同學不認得他的名字,便跟其亂起外號。武昌某高一新生名叫王柞鋅,就被同學起外號為「王炸彈」,讓該同學鬱悶不已。
■調查:
家長緣何愛起「怪名」
記者調查發現,新生攜「怪名」報到者比例並不少,記者翻看我市4所高中新生花名冊2100餘名學生的名字發現,有195個學生的名字裡帶有生僻字,比例大概為10%。老師們均表示,學生名字裡的怪字、生僻字越來越多,原來遇到些生僻字查查新華字典就可以知道,現在的一些生僻字恨不得要搬康熙字典才能查到。太過生僻的字,在以後考試、學籍等錄入電腦都比較麻煩。
記者聯繫部分給孩子起「怪名」的家長,發現起名用生僻字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一是,家長自己也不知道生僻字的意思,名字是根據孩子的五行、生辰八字和命格,由專業起名公司給起的。比如孩子命中缺火,就起名為「燊「。
二是,引經據典,在一些家長看來,越是古的、偏的字,越能代表文化。如「杲」(gǎo)字有明亮、高遠的意思,古文中便有「其雨其雨,杲杲日出」的說法。
三是,怕孩子和別人重名,儘可能找一些不常見、不常用的字,顯示出與眾不同。
老師讀生僻字有奇招
翊(yì)、懿(yì)、嶢(yáo)、楀(yǔ)、驊(huá)、萏(dàn)、杲(gǎo)、焮(xìn)、暘(yáng)、翀(chōng)、翾(xuān)……家長們,這些名字,你們能認幾個?
開學時,老師點名時總會碰到幾個生僻字的學生名字。碰到這樣的名字怎麼辦? 面對記者的問題,有老師給出了讓人忍俊不禁的答案。不會讀的名字,老師一般都會使用兩個方法。
一是,硬著頭皮「難字識半邊」。大部分時候還算僥倖,可以矇混過關。
二是,直接跳過。遇到不認識的字時,為避免尷尬,先不點那個學生,跳過繼續點其他同學的名字。最後點完了,就問誰沒點到的舉個手,然後再問他叫什麼名字。等他說完後,老師再看看點名冊,「哦,剛才點漏了,在這兒呢。」
■提醒:
公安部要求
名字不能亂取
2007年,公安部曾起草完成的《姓名登記條例(初稿)》規定,中國公民的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下列文字、字母、數字、符號。具體包括:已簡化的繁體字;淘汰的異體字,但姓氏中的異體字除外;自造字;外國文字;漢語拼音字母;阿拉伯數字;符號;其他超出規範的漢字和少數民族文字範圍以外的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