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武漢丨武漢岱家山科技創業城:助企業從「種子」長成「大樹」

2020-12-19 武漢發布

【編者按】《經濟日報 》2020年8月29日第5版刊發了《武漢岱家山科技創業城:助企業從「種子」長成「大樹」》一文,文章講述了多年來,湖北省、武漢市以及武漢市江岸區政府對岱家山智慧財產權小鎮給予的持續政策支持助力了企業成長。全文如下:

「真沒想到,從專利申請提交到授權僅僅用了18天時間。」武漢洪興偉業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朱正義說,專利授權使企業產品更受市場信賴,訂單紛至沓來。

武漢洪興偉業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環保企業,位於武漢岱家山科創城。

「目前,岱家山科創城按照『校園式創業社區』模式,已建成16萬平方米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載體及孵化體系。」岱家山科創城負責人鄧徵祥說,「創業者只要有創意、有理想,就可以在這裡完成產品設計、孵化培育、加速發展的全過程,幫助企業從『種子』長成『大樹』。」

圖為武漢岱家山科創城。(資料圖片)

打通全鏈條

「創新不會停止,創業是最長遠的就業。」鄧徵祥說,科技創業城的建設為岱家山帶來了可持續發展新空間。

多年來,湖北省、武漢市以及武漢市江岸區政府均對岱家山智慧財產權小鎮給予了大力支持。武漢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武漢市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18—2020)》,明確提出「深入推進岱家山智慧財產權創業小鎮建設」。

從2017年開始,岱家山科創城按照新發展理念、全鏈條載體、一站式服務、高層次人才、智能化產業5方面要求,在全國率先打造智慧財產權生態小鎮。目前,該小鎮已形成集聚企業、集約資源、集中服務、集成技術、集群產業的智慧財產權「五集」態勢,一批創新創業企業紛紛入駐;設立質量技術服務工作站等9個科創服務專項工作站,打造服務集中平臺;自設種子資金,並引入銀行、風投等社會資本及各類政府基金。

2019年,武漢市又秉承「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理念,通過招投標方式向全球規劃設計機構公開徵集第二批8個重點項目規劃方案,武漢江岸區岱家山就是其中之一。根據規劃,岱家山科創城北至三環線,南至後湖大道,西至百步亭路,東至堤邊路及解放大道,用地面積304公頃,進一步擴大了創新創業活動的物理空間。

如今,武漢岱家山科技創業城已成功入選全國41家「科技創業孵化鏈」。

孵化顯神威

這幾天,六合天地(武漢)環境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德坤忙得團團轉。隨著產業鏈上遊企業相繼復工復產,六合天地也恢復了活力。王德坤自豪地表示:「我們公司擁有大量專利,一張張專利證書就是一張張訂單啊!」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專業2013屆畢業生李恆剛出校門就帶著他的項目入駐岱家山科技企業孵化器,並成立了以綜合治理城市揚塵為主營業務的創新型環保企業——武漢毳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在智慧財產權服務專員的幫助下,李恆於創業第二年就擁有了首件實用新型專利權。如今,公司研發的高空噴淋系統已在國內近500個工地使用,年銷售額超千萬元。

要形成智慧財產權集聚區,優質創新創業項目是「源頭活水」。據岱家山科技企業加速器負責人鄧培介紹,岱家山科創城對創客空間內的創業項目實行評審機制,選擇優質創新源頭項目進入孵化器。「我們努力吸引創客前來,逐步構建起『基地+基金+創客』生態圈,促進創新創業資源開放共享。在這裡,創新創業者能夠輕鬆找到資金、市場、技術、人才。」

截至目前,岱家山科技創業城共孵化培育出3200餘項智慧財產權成果,發明專利授權量超100件,每年各類智慧財產權申請量超400件。

圖為岱家山科創城智慧財產權服務專員給企業有關負責人講授申請專利的要點。(資料圖片)

服務增活力

5月15日,岱家山科創城舉辦科創中小企業產品直播營銷節活動,園區內3家科創企業負責人走進直播間,展示企業科技產品及前沿技術。

直播間裡,武漢奧森迪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傅法煜展示了企業去年底研發出的一款智能雷射焊接槍。「雷射焊接不僅強度高,焊縫漂亮,而且更高效。傳統操作需花費一個小時,雷射焊接只需5分鐘至10分鐘就可完成。」

當日,岱家山科創城市場拓展服務年活動同步啟動。園區還計劃儘快搭建展會「雲平臺」,定期開展園區企業產品「雲展示」,並針對中小微企業開展直播及市場營銷培訓,幫助拓展市場渠道。

武漢捷探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兩年前創立的地球物理勘探綜合方案提供商,2019年底入駐科創城。「在園區服務專員幫助下,目前我們已完成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準備。」公司總經理張偉告訴記者,「最近訂單量一下子上來了,今年銷售收入增長20%應該問題不大。」

談及岱家山科創城孵化成功率如此之高的經驗,鄧培表示,「EIP機制」功不可沒。「E即進企業,I即問需求,P即促發展,每家企業都有園區派出的智慧財產權、質量技術、項目申報等九大服務專員專門對接。我們還圍繞企業普遍需要的科技信息、研發測試、產品裝配、質量檢測等需求,整合資源,採取『線上+線下』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完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功能,為企業提供個性化技術創新服務。」

作為武漢市創新創業重要試點,岱家山科技創業城80%的企業均集中在智能機電領域。為更好滿足企業需求,岱家山科技創業城投資400多萬元採購了全套專業設備,在園區內打造智能機電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免費為園區企業提供檢驗檢測、試驗及產品裝配等服務。

「以前做機電檢測試驗,需要四處聯繫實驗室,又勞神又費力。現在,園區內就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省錢又省心。」武漢雷博合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力寶說。

針對疫情發生以來企業普遍存在的流動資金匱乏情況,岱家山科技創業城還啟動「金融稅務服務月」活動,全方位、多渠道宣講政策、對接資源,落實各項復工復產政策,幫助17家在孵企業獲得貸款超過2000萬元。(經濟日報 記者柳潔)

相關焦點

  • 武漢岱家山科技創業城:科創企業加速新引擎
    武漢岱家山科創城武漢岱家山科創城舉辦科創中小企業產品銷售推介搭建網絡新平臺5月15日,武漢岱家山科創城舉辦科創中小企業產品直播營銷節活動。岱家山科創城負責人鄧徵祥說,創業者只要有創意和理想,就可以在這裡完成產品設計、公司誕生、孵化培育、加速發展等過程,由「種子」變成「大樹」。打通全鏈條作為規劃建設中的武漢長江新城的西大門,武漢岱家山村曾經是一個城中村,年人均收入不過萬元。隨著城市發展,岱家山逐漸被一個個樓盤迅速包圍。
  • 武漢市岱家山科技創業城240多家小微企業全部復工復產
    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助力「六穩」「六保」武漢市岱家山科技創業城240多家小微企業全部復工復產本報訊 (王藝霖 餘 音 記者張 華)「我們公司2013年入駐時,總經理和員工加起來僅5人,產值不足30萬元。
  • 讓年輕人創業夢在武漢落地發芽壯大
    他說,年輕人的夢想就是城市的夢想,年輕人的成功就是城市的成功,年輕人的崛起就是城市的崛起,武漢數量龐大的知識青年是城市的寶貴財富,各區各部門要盡最大努力調動青年創業激情,服務好創業青年,讓年輕人的創業夢在武漢落地發芽壯大,讓知識青年轉化為新型商業力量,這是政府部門為武漢長遠發展的應盡之責。   在江岸區岱家山科技創業城青桐創業者咖啡廳,唐良智坐下與創業者、投資者交談。
  • 湖北邁入科技創新黃金時代
    20多所大專院校、140多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500多家科研機構、64位兩院院士、200多萬在校大學生……湖北科教資源得天獨厚。    「科技十條」、「新九條」、「黃金十條」……荊楚大地迎來新一輪科技創業大潮。    開啟金鑰匙:讓紙上專利走向市場    「首款氫能客車,今年11月有望下線。」
  • 光谷80家企業入選2020武漢上市後備「金種子」、「銀種子」
    近日,武漢市企業上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2020年武漢市上市後備「金種子」、「銀種子」企業名單。其中「金種子」企業110家,光谷共有54家企業入選,佔比49.09%;「銀種子」企業62家,光谷企業有26家,佔比41.94%。行業集中分布在光電子、生物醫藥、晶片等領域。
  • 武漢再添「國字號」名片!昔日城中村如今成長為「智造小鎮」
    點擊播放 GIF 0.9M入駐岱家山科創城的武漢釔態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記者 胡冬冬 攝武漢岱家山科創城再添一張「國字號」名片。10月30日,工信部公布2020年度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名單,武漢岱家山科技企業加速器有限公司運營和管理的漢口岱家山瞪羚企業創業基地進入榜單,是本年度武漢市唯一入選的基地。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是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的聚集地。武漢開展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建設5年來,岱家山科創城三次入圍「國字號」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岱家山科技創城,從城中村發展而來。
  • 頻頻「出鏡」央媒!這些畫面,記錄二公司與國同慶時刻~
    頻頻「出鏡」央媒! 這個假期雙節相逢 舉國同慶二公司人在央媒頻頻
  • 讓種子長成大樹 天搜大創平臺孵化創業夢
    文章原標題:讓種子長成大樹 天搜大創平臺孵化創業夢想  一顆種子,需要越過巖石、將根深植在泥土中,不斷朝著藍天奮發向上,迎接陽光雨露,並且挺過炎夏的酷日和隆冬的嚴寒,才能成長為一顆濃蔭蔽日的參天大樹。
  • 武漢理工大學舉辦新材料科技成果對接活動
    「科技創新絕不僅僅是實驗室裡的研究,而是必須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動力。」7月13日上午,武漢理工大學在會議中心201舉辦專場對接會,推介新材料科技成果。
  • 央媒看武漢丨校園書聲起 處處育生機
    支援武漢的中央指導組社區防控專家組組長吳浩出現在十八中教育集團的開學第一課上,「在武漢,我每天要步行10公裡左右,深入一線,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吳浩分享戰疫經歷,學生們認真聆聽。「減少舌尖上的浪費」以及垃圾分類也成為開學第一課的重要主題。西城外國語學校的食堂裡,400多名初一新生迎來開學第一餐。在打飯窗口,同學們先說需求,然後按需盛飯盛菜。
  • 武漢四所市屬高校校長喊你「來武漢上大學」,明天看直播
    28日上午10點30分,武漢高校校長網上直播喊全國考生「來武漢上大學」活動進入第四場,來自江漢大學、武漢商學院、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等四所武漢市屬高校的校長走進長江日報直播間,喊話高考生,來武漢上大學。
  • 湖北省發布首批50家「科創板種子」企業名單
    \據湖北日報4月18日消息,記者4月17日從湖北省上市辦獲悉,湖北首批50家「科創板種子」企業名單發布。證券業內投行人士稱,這是全國首份正式公布的地方科創板後備企業名單。今年是湖北「上市公司倍增計劃」的第二年,企業上市推進工作取得開門紅。
  • 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呼籲——希望更多企業家來幫助武漢
    >武漢晚報訊(記者胡義華)在亞布力論壇武漢特別峰會上,活躍著大批武漢大學校友,一批優秀的企業家。8月12日下午5時許,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竇賢康情不自禁為武漢呼籲:武漢是安全的,希望更多的企業家來幫助武漢。
  • 央廣網、光明日報等數十家媒體聚焦,武漢這所高校成交1.89億元
    ,並且受到央廣網、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數十家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導。,加強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共享,強化科技服務對接,打造了&34;公益直播品牌,持續為大家全方位展示、推介湖北重點高校的科技成果,同時也設置了企業技術需求發布、科技金融政策等環節,助力企業了解高校科研成果,高校科研團隊&34;企業需求,投融資機構關注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 拓寬多種上升渠道,注重學生技能培養,湖北生科院讓小種子變成大樹
    近日,一個個好消息從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傳來,該校多幾百餘名畢業生分別被武漢紡織大學、長江大學、江漢大學、湖北第二師範學院等高校錄取,錄取率高達89%。近年來,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一直十分重視學生在學歷提升的引領。尤其在疫情期間,為做好專升本工作,該校老師通過各種途徑向學生宣傳專升本相關報考政策,指導學生備考複習,鼓勵學生升學深造。
  • 武漢本周將持續冰凍模式!出行一定要看這條微信丨最武漢
    小編在開了暖氣的辦公室依然裹著大棉襖帽子和圍巾感覺像是開了個假空調看下武漢這周的天氣情況↓大家別看高溫突破了冰點寒風撲面、融雪吸熱,  因車流量偏大,通行緩慢的有:G55二廣高速東嶽廟站出口;G70福銀高速往武漢方向漢口北至橫店樞紐段。  因施工,G4京港澳高速軍山長江大橋禁止貨車通行。
  • 武漢高新技術企業達4417家創新高
    12月3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浴火重生英雄城 感恩奮進新徵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武漢」系列新聞發布會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以「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主題,市科技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等介紹科技創新驅動,實現動能轉換,打造科技創新高地等情況。
  • 武漢甘露山文旅城正式開工 以大文旅,助武漢成為「雙循環」節點之城
    武漢甘露山文旅城開工儀式現場10月27日上午,武漢市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武漢甘露山文旅城主會場盛大召開。從先進位造、現代服務,到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及其他,這個由總投資2907.6億元、165個項目所組成的城市新經濟龍身之上,又添一片巨大「銀鱗」——由融創中國攜手武漢城建集團打造的世界級旅遊度假項目武漢甘露山文旅城正式啟建。湖北省、武漢市與黃陂區人民政府相關領導,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武漢城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付明貴及雙方企業重要領導共同參加了本次開工活動。
  • 武漢農學會熊恆多:科技助力脫貧致富的學會帶頭人
    2017年以來,熊恆多帶領武漢農學會專家服務團隊累計參加市科協組織的扶貧活動6次,如「精準扶貧、攜手同行」活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暨科技扶貧活動、扶貧日活動、幹部下基層活動等,組織市農業農村局、江漢大學、武漢農學會、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武漢種子商會、武漢種業協會、長江蔬菜等會員企業和專家,開展送技術、送溫暖、送書籍活動,為貧困村、貧困戶送去先進的技術、農資和慰問金,每次總價值約3-6萬元
  • 劉寶林:武漢種下一棵健康「大樹」
    3月12日適逢一年一度的植樹節,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北楚商聯合會執行會長劉寶林,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舉辦世界大健康博覽會,相當於在武漢種下一棵健康的大樹。  公司茁壯成長得益於武漢資源豐富  在全國藥品流通企業十佳中,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而且是唯一的民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