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經濟日報 》2020年8月29日第5版刊發了《武漢岱家山科技創業城:助企業從「種子」長成「大樹」》一文,文章講述了多年來,湖北省、武漢市以及武漢市江岸區政府對岱家山智慧財產權小鎮給予的持續政策支持助力了企業成長。全文如下:
「真沒想到,從專利申請提交到授權僅僅用了18天時間。」武漢洪興偉業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朱正義說,專利授權使企業產品更受市場信賴,訂單紛至沓來。
武漢洪興偉業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環保企業,位於武漢岱家山科創城。
「目前,岱家山科創城按照『校園式創業社區』模式,已建成16萬平方米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載體及孵化體系。」岱家山科創城負責人鄧徵祥說,「創業者只要有創意、有理想,就可以在這裡完成產品設計、孵化培育、加速發展的全過程,幫助企業從『種子』長成『大樹』。」
圖為武漢岱家山科創城。(資料圖片)
打通全鏈條
「創新不會停止,創業是最長遠的就業。」鄧徵祥說,科技創業城的建設為岱家山帶來了可持續發展新空間。
多年來,湖北省、武漢市以及武漢市江岸區政府均對岱家山智慧財產權小鎮給予了大力支持。武漢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武漢市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18—2020)》,明確提出「深入推進岱家山智慧財產權創業小鎮建設」。
從2017年開始,岱家山科創城按照新發展理念、全鏈條載體、一站式服務、高層次人才、智能化產業5方面要求,在全國率先打造智慧財產權生態小鎮。目前,該小鎮已形成集聚企業、集約資源、集中服務、集成技術、集群產業的智慧財產權「五集」態勢,一批創新創業企業紛紛入駐;設立質量技術服務工作站等9個科創服務專項工作站,打造服務集中平臺;自設種子資金,並引入銀行、風投等社會資本及各類政府基金。
2019年,武漢市又秉承「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理念,通過招投標方式向全球規劃設計機構公開徵集第二批8個重點項目規劃方案,武漢江岸區岱家山就是其中之一。根據規劃,岱家山科創城北至三環線,南至後湖大道,西至百步亭路,東至堤邊路及解放大道,用地面積304公頃,進一步擴大了創新創業活動的物理空間。
如今,武漢岱家山科技創業城已成功入選全國41家「科技創業孵化鏈」。
孵化顯神威
這幾天,六合天地(武漢)環境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德坤忙得團團轉。隨著產業鏈上遊企業相繼復工復產,六合天地也恢復了活力。王德坤自豪地表示:「我們公司擁有大量專利,一張張專利證書就是一張張訂單啊!」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專業2013屆畢業生李恆剛出校門就帶著他的項目入駐岱家山科技企業孵化器,並成立了以綜合治理城市揚塵為主營業務的創新型環保企業——武漢毳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在智慧財產權服務專員的幫助下,李恆於創業第二年就擁有了首件實用新型專利權。如今,公司研發的高空噴淋系統已在國內近500個工地使用,年銷售額超千萬元。
要形成智慧財產權集聚區,優質創新創業項目是「源頭活水」。據岱家山科技企業加速器負責人鄧培介紹,岱家山科創城對創客空間內的創業項目實行評審機制,選擇優質創新源頭項目進入孵化器。「我們努力吸引創客前來,逐步構建起『基地+基金+創客』生態圈,促進創新創業資源開放共享。在這裡,創新創業者能夠輕鬆找到資金、市場、技術、人才。」
截至目前,岱家山科技創業城共孵化培育出3200餘項智慧財產權成果,發明專利授權量超100件,每年各類智慧財產權申請量超400件。
圖為岱家山科創城智慧財產權服務專員給企業有關負責人講授申請專利的要點。(資料圖片)
服務增活力
5月15日,岱家山科創城舉辦科創中小企業產品直播營銷節活動,園區內3家科創企業負責人走進直播間,展示企業科技產品及前沿技術。
直播間裡,武漢奧森迪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傅法煜展示了企業去年底研發出的一款智能雷射焊接槍。「雷射焊接不僅強度高,焊縫漂亮,而且更高效。傳統操作需花費一個小時,雷射焊接只需5分鐘至10分鐘就可完成。」
當日,岱家山科創城市場拓展服務年活動同步啟動。園區還計劃儘快搭建展會「雲平臺」,定期開展園區企業產品「雲展示」,並針對中小微企業開展直播及市場營銷培訓,幫助拓展市場渠道。
武漢捷探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兩年前創立的地球物理勘探綜合方案提供商,2019年底入駐科創城。「在園區服務專員幫助下,目前我們已完成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準備。」公司總經理張偉告訴記者,「最近訂單量一下子上來了,今年銷售收入增長20%應該問題不大。」
談及岱家山科創城孵化成功率如此之高的經驗,鄧培表示,「EIP機制」功不可沒。「E即進企業,I即問需求,P即促發展,每家企業都有園區派出的智慧財產權、質量技術、項目申報等九大服務專員專門對接。我們還圍繞企業普遍需要的科技信息、研發測試、產品裝配、質量檢測等需求,整合資源,採取『線上+線下』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完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功能,為企業提供個性化技術創新服務。」
作為武漢市創新創業重要試點,岱家山科技創業城80%的企業均集中在智能機電領域。為更好滿足企業需求,岱家山科技創業城投資400多萬元採購了全套專業設備,在園區內打造智能機電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免費為園區企業提供檢驗檢測、試驗及產品裝配等服務。
「以前做機電檢測試驗,需要四處聯繫實驗室,又勞神又費力。現在,園區內就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省錢又省心。」武漢雷博合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力寶說。
針對疫情發生以來企業普遍存在的流動資金匱乏情況,岱家山科技創業城還啟動「金融稅務服務月」活動,全方位、多渠道宣講政策、對接資源,落實各項復工復產政策,幫助17家在孵企業獲得貸款超過2000萬元。(經濟日報 記者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