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史暑期研習營走進哈工大 兩岸學子分享新媒體創作

2020-12-17 環球網

臺灣學生參觀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園。(中國臺灣網 李傑 攝)

中國臺灣網7月24日哈爾濱消息 (記者 李傑)「臺胞學子2017臺灣史暑期研習營」今天進入第四天,80多位臺灣青年大學生營員今天走入哈爾濱工業大學,參觀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博物館,並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學生們一起,舉辦了一場「昨天、今天、明天」兩岸學子新媒體作品創作賞析交流會。

哈爾濱工業大學始建於1920年,以「工程師的搖籃」、「航天人才基地」而享譽全國,可見其工科的強大。哈工大參與了國家16個重大科技專項中的14項,在航天、機器人、小衛星、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取得重大標誌性成果。在「神舟」號系列飛船研製過程中,在「天宮一號」與「神舟」系列飛船交會對接任務中,也都作出過重要貢獻。

臺灣大學生首先參觀了哈工大博物館,這座奶黃色的古典建築原來曾做過學校的校舍,被稱為哈工大的「老土木樓」,建於1906年,拱形門、哥德式的外牆浮雕以及環形通透玻璃窗的瞭望塔樓極具特色,它歷經百年滄桑,本身就是一件珍貴的文物展品。

在講解員的介紹中,營員們了解到這座名校90餘年的發展史,《光榮革命傳統》、《知名校友》和《科研成果》等專題陳列展示著哈工大優良的辦學傳統、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輝煌成就。

在傑出校友展覽中,臺灣營員們發現了兩張「熟悉」的面孔——曾任臺灣地區「行政院院長」的孫運璇、曾任臺當局「教育部部長」的羅雲平。營員李睿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沒想到在這裡能見到自己小時候就很敬佩的孫運璇,他對臺灣的貢獻很大,在島內的風評極好,今天來到孫先生畢業的母校參訪,非常開心。

參訪之後,營員們來到校園內的多功能廳,與哈工大學生一起,進行新媒體作品創作賞析交流。

早在參加研習營之前,主辦方就在臺灣大學生中徵集原創小視頻作品,共徵集到60餘件,與哈爾濱大學的學生們提交的視頻作品一起,通過全體營員評選出30餘件獲獎產品,在今天的賞析會上等在禮堂映,並請作者談自己的創作初衷和感受。

從獲獎作品的內容和形式來看,大學生的視角新穎獨特,技術也令人驚喜。《遠望》雜誌團隊作品《臺灣教科書不告訴你的抗戰史》是對臺灣歷史教科書的疏漏不合理之處梳理和揭露,成功大學建築所史論組藍博瀚《桃仔園城之史》是對歷史古蹟的記錄拍攝,中興大學營銷所李雅芬《這一路上有你真好》反映臺灣學生與大陸學生在交流活動中一段難忘的緣分和友情,哈工大人文學院張敬悅、暢晉松、於晶創作的《大學生活》反映身邊小事的心得與感悟,臺灣中山大學博士班李昶志《站在同一條線上》反映青年對兩岸關係的分析和反思……

獲獎作品《臺灣教科書不告訴你的抗戰史》是由中華基金會《遠望》雜誌團隊集體創作的,《遠望》雜誌研究員張瑋珊代表團隊發言說,為了製作短片,大家去學動畫、學剪影片、學政治知識等等,我們都不是相關專業出身的,但是為了作品大家都願意付出努力,歷史是嚴肅的事情,希望大家多關注好看的視頻背後的真正意義。

哈工大人文學院張敬悅、暢晉松、於晶創作的《大學生活》反映了同學們的校園日常。哈工大素以學風好而聞名在外,講解的同學開玩笑地聲稱,本校校訓「規格嚴格,功夫到家」,同學們私下有另一種解釋,「規格嚴格,不讓及格;功夫到家,不讓回家」,學校對考試抓得極嚴,現在暑假了也仍然上課,從中可以折射出哈工大的學習氣氛濃厚及治學嚴謹。

由於時間倉促,兩岸學子間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交流,但通過作品的展示分享,雙方還是都對對方有了初步的了解。「網際網路讓海峽鴻溝變通途」,臺灣中山大學博士班李昶志在解釋《站在同一條線上》的創作初衷時候說,兩岸大學生之間沒有恩怨情仇,沒有上一代的包袱,隨著兩岸交流的深入,青年間的交集將越來越多,「共創雙贏」不是口號,這是兩岸青年間正在發生的事情。(完)

臺灣學生參觀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博物館。(中國臺灣網 李傑 攝)

在哈工大傑出校友展覽中,臺灣營員們發現了「熟人」的面孔——曾任臺灣地區「行政院院長」的孫運璇。(中國臺灣網 李傑 攝)

營員欣賞兩岸學生自己創作的新媒體作品。(中國臺灣網 李傑 攝)

哈工大學生介紹本校作品。(中國臺灣網 李傑 攝)

相關焦點

  • 海峽兩岸學子共祭甲午忠魂暨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活動在山東...
    7月3日上午,海峽兩岸學子共祭甲午忠魂暨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啟動儀式在山東省威海市劉公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舉行。希望同為龍的傳人和炎黃子孫的兩岸青年學子,能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潛心研習深入交流,在同根同魂的血脈親情中,產生共鳴;在同齡同代的思維邏輯中,形成共識;在同行同伴的研習活動中,增進友誼,為威臺兩地的交流合作提升,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青春正能量。
  • 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在榕開營
    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在榕開營 2015-07-05 16:30:13記者劉可耕 攝    參加海峽兩岸青年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的臺灣高校學子,參加該研習營素質拓展訓練。 記者劉可耕 攝   透過研習營搭建平臺,兩岸學子實地感受閩臺醫療合作熱度,這對今後探尋合作機遇大有裨益。」臺灣輔英科技大學副教授郭詩憲5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
  • 融入新瀋陽 共創新未來——2018年暑假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
    7月26日至8月2日,「融入新瀋陽,共創新未來」2018暑假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主題活動在瀋陽成功舉辦。8天的時間裡,來自世新、東吳、銘傳、東海、沈大等10餘所兩岸高校的60餘名師生歡聚沈城,聆聽文化講座,體驗傳統文化,參觀自然風光,遊覽名勝古蹟,走進陸生家庭,感受時代變遷,領略沈城風採,共同譜寫沈臺兩地青年學生交流的嶄新篇章。
  • 2016年暑假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在瀋陽舉辦
    2016年暑假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在瀋陽舉辦 2016年07月12日 14:5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2016年暑假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活動。  這是今年第二次在瀋陽組織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活動。
  • 臺灣青年大學生「徽風皖韻研習營」於皖落幕
    臺灣青年大學生「徽風皖韻研習營」於皖落幕 2019年09月20日 12:5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青年大學生「徽風皖韻研習營」是由安徽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臺盟安徽省總支委聯合舉辦。旨在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增進皖臺青年的交流交往和對兩岸歷史文化的相互認知了解。2017年迄今,連續三年,有近百名臺灣青年大學生到安徽交流研習,親身感受大陸的經濟發展和璀璨的徽州文化,追溯安徽的歷史和發展,體驗徽州民俗文化。
  • 2018寒假臺灣青年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
    未來,希望參與活動的臺灣同學能更多地和親人、朋友分享感受,也希望有更多的臺灣青年能來大陸看一看,兩岸共創美好的明天。  從故宮的紅牆琉璃瓦,到頤和園的臨水遊廊,從國博的傳世珍寶,到盧溝橋的獅子……這些極富歷史感的文化名勝在臺灣青年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1月21日的開營儀式上,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李功勤談及此次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研習營,認為意義重大,來這裡可以探尋中華文化的心靈原鄉。他希望對中華文化懷有赤誠之心的臺灣學子能珍惜機會、用心感受。
  • 臺灣大學生實習就業體驗營暨鎮臺學子夏令營開營
    金山網訊(章邦勇 譚藝婷)8月2日下午,2020臺灣大學生鎮江實習就業體驗營暨「鎮青春·少年行」鎮臺學子夏令營活動,在西津渡江蘇省對臺交流基地舉行開營儀式
  • 「相約蘇州·2020蘇臺大學生暑期傳媒研習營」在蘇州正式開營
    中國臺灣網8月8日訊 8月6日,蘇臺學子齊聚蘇州今日視界直播基地會場,歡快舉行「相約蘇州·2020蘇臺大學生暑期傳媒研習營」開營儀式。37位兩地學子將在專業導師和工作團隊的陪伴下,開啟一段10天9晚的新媒體學習之旅。
  • 【第1005期】第三屆「海外臺灣留學生長三角研習營」來蘇州參訪
    江蘇省臺辦政府網站7月12日訊 由江蘇省臺辦主辦、江蘇省第二師範學院承辦的「第三屆海外臺灣留學生研習營」一行40餘人於7月10日來蘇州參訪,交流團主要由留學海外的臺灣學子和江蘇第二師範學院的師生組成。在蘇州期間,研習營主要參訪了吳中區蘇州兩岸青年創業園,該園主任顧雪剛及園內臺灣實習生、臺灣青年企業家熱情接待了研習營並進行了互動交流。
  • 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活動在山東威海舉行
    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啟動儀式現場。(圖片來源:威海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7月4日威海消息 7月3日上午,海峽兩岸學子共祭甲午忠魂暨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啟動儀式在山東威海劉公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舉行。
  • 《Life is just meow》2019兩岸大學生新媒體研習營作品展示
    >以創意取勝以貓的視角展現不一樣的北京喵~~~大組作業選題:北京魂第六組創作作品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第六組《Life is just meow》創作理念在抽到北京魂的題目時,組員都是懵的——第六組聯絡員 景茜雅第六組作品由以下同學創作(排名不分先後)景茜雅 廖麗美 黃家莉 熱孜萬姑麗 梁沛雯董澤揚 張心潔
  • 第十九屆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在威海開營
    第十九屆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在威海開營 2019年01月22日 13:5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第十九屆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在威海開營。
  • 第三屆臺灣大學生敦煌文化研習營活動圓滿結束
    第三屆臺灣大學生敦煌文化研習營活動圓滿結束 2019年09月11日 10:5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9月11日訊 日前,由甘肅省臺辦組織實施的「臺灣大學生敦煌文化研習營」活動在蘭州圓滿結束。
  • 2016年寒假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在瀋陽活動綜述
    中國臺灣網2月19日瀋陽訊 2016年1月20日—27日,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主辦,瀋陽市臺辦承辦,以「銘記歷史、共敘親情」為主題的「2016年寒假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活動在瀋陽成功舉辦。在場的兩岸大學生們也紛紛勵志籤名,表達心聲。  此次研習營的榮譽團長、臺灣著名學者馮滬祥先生是瀋陽人。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對其祖父馮麟閣和伯父馮庸將軍的抗日精神給予褒揚,並頒發了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該紀念章由馮滬祥先生代領,並捐贈給位於瀋陽的中國工業博物館內的馮庸大學紀念室。
  • 進京趕考「殿試放榜」 臺灣學子「七步成詩」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7月9日上午,由北京市臺聯、福建省臺聯和福州市臺聯三方聯合舉辦的第二屆「臺灣學子重走科舉路研習營」分享匯暨結營式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辦,全國臺聯前會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北京市臺聯黨組書記王蘭棟
  • 2020年臺灣青少年戲劇表演研習營在粵開營
    開營儀式現場 郭東 攝中新網佛山12月5日電 (程景偉 林鳳海)2020年臺灣青少年戲劇表演研習營開營儀式,5日在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佛山南海校區舉行。兩岸青少年參加研習營活動 郭東 攝據了解,臺北市藝術文化交流協會原計劃組織臺灣青少年到廣東進行戲劇研習交流,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改為邀請在粵學習、生活的臺灣青少年參加,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組織兩岸青少年進行藝術交流,同時也邀請佛山當地青年戲劇愛好者參與。
  • 閩南師大28名師生赴臺參加文學研習營
    7月20—28日,「2015年臺灣藝文暨文化巡禮研習營」在臺灣明道大學人文學院舉行,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28名師生赴臺開啟此次「行旅天地,玩詩弄藝」之旅。  本次研習營圍繞詩歌與文學創作,開展名家講座、文學創作、茶道饗食與臺灣遊歷等活動。
  • 臺灣學子重走科舉路 進京趕考「殿試放榜」
    人民網北京7月9日電 7月9日上午,由北京市臺聯、福建省臺聯和福州市臺聯三方聯合舉辦的第二屆「臺灣學子重走科舉路研習營」分享匯暨結營式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辦,全國臺聯前會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北京市臺聯黨組書記王蘭棟,全國臺聯文宣部部長、北京市臺聯副會長陳小豔,臺盟北京市委秘書長、北京市臺聯副會長陳偉
  • 第六屆臺灣歷史教師中華文化研習營在西安開營
    國家文物局辦公室一級調研員朱曄、陝西省文物局文物交流合作處處長張彤、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會長張自鳴、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副會長、陝西歷史博物館館長強躍、研習營團長吳煬和、臺灣沈春池基金會秘書長蔡玉美及參加活動的臺灣教師出席開營儀式。本屆研習營共邀請來自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新竹縣、花蓮縣、苗慄縣等地的25名臺灣大中學歷史、國文教師參加活動。
  • 2020年臺灣青少年戲劇表演研習營在廣東開營
    2020年臺灣青少年戲劇表演研習營在廣東開營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林鳳海、郭東  2020-12-06 該研習營為國臺辦年度對臺交流重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