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州道縣,有這樣一種農產品,在宋代時候,曾經是朝廷的貢品,被當時的皇帝稱為「嶺南人參」。它的口感如何呢?農村相傳的「一口脆、兩口甜、三口、四口精氣神」就是最好的詮釋。
這個農產品就是道縣的雪蘿蔔。
雪蘿蔔在道縣各地都有分布,主要特點就是圓圓的,紅皮白心。記得小時候去放牛,在田裡扯個上來,洗乾淨,咬一口又脆又甜,還帶點淡淡的辣味,如果是泡在罈子裡,幾個小時後就可以吃,特別爽口。
雪蘿蔔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蘿蔔種都是自留的,選又大又圓的抽了心的雪蘿蔔挖出來,把上面的苗割掉一部分,埋在土裡,讓苗長出來並開花結果,果實成熟後採下來曬乾就可以了。
現在道縣由於人口外流的厲害,一些地方小規模的雪蘿蔔種植已經沒有了。
道州雪蘿蔔最主要的產地就是柑子園的巴截村,據說巴截村有片大洞,大概有1100畝,四面環山,土地肥沃,特別適合雪蘿蔔的種植。
巴截村種出來的雪蘿蔔又叫「巴截蘿蔔」,已有1200年的栽培歷史。
巴截村成片種植巴截蘿蔔,已經形成規模,是這個村的主要盈利特產。
在道縣到寧遠的公路上,巴截大橋附近,會有人在馬路邊賣雪蘿蔔,這就是正宗的巴截村的巴截蘿蔔。常常看到過路的車輛下人來買。
雪蘿蔔(巴截蘿蔔)除了生吃、泡吃,還可以曬乾做成蘿蔔乾,做成的蘿蔔乾可以放罈子裡做醃菜。
因為雪蘿蔔可以開胃,止咳生津,口感又好,被宋徽宗盛讚為「嶺南靈芝」。
如今的雪蘿蔔(巴截蘿蔔)在巴截人民的經營下,品牌已經打響,銷量已經打開,巴截村也奔上了致富之路!
感謝閱讀,關注我,一起討論永州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