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到更多的家長與學棋兒童,在學習圍棋的初期少走彎路更快進步,小編給大家總結出以下幾點建議,相信一定能夠幫助到您和孩子在漲棋的道路上暢通無阻!
1
行為習慣
眾所周知,圍棋是一項高雅的藝術,可以鍛鍊孩子的沉穩、認真、鎮定的性格。但是孩子們向來都是非常活潑好動的,那麼我們究竟哪些習慣是我們必須要幫助孩子們在學棋初期要養成和堅持的呢。
1、落子無悔,沒有想好不要碰棋子,不許輕易落子
養成思考的習慣很多孩子在學習圍棋初期,對圍棋具有很強的遊戲意識,這一點其實很好,對於培養興趣非常有幫助。但是許多小朋友由於太注重玩的過程,下棋時毫不思考,或者下棋的過程中手總是在棋盒裡面抓棋子,在棋盤邊上玩棋子,這一點,是絕對不能允許的,並且要從開始就正確引導的。這種習慣會導致小孩連招、亂下,慣性思維等非常嚴重的壞習慣。認真的下棋習慣是在初期養成的,建議家長可以給孩子提出一些小要求,比如每步棋至少想3秒,下上去就絕對不能拿回來等等。
2、下棋坐穩坐直,切忌左顧右盼、歪坐、觀棋說話等
圍棋非常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在初期老師和家長一定要對孩子的對局態度進行嚴格要求。許多教育機構和家長在初期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的嚴肅性,在初期沒有幫助孩子形成認真專注的對局態度。尤其孩子在家裡一邊下棋一邊吃水果,和家長熟人聊天等都會導致孩子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
如果孩子無法集中精力投入在棋盤上,隨著水平的提高,進步效果將越來越不明顯,根據我的個人經驗,習慣不好的孩子,一般只能進步到業餘1段,就會遇到很嚴重的態度瓶頸。
3、養成標準的手勢,全面的感受圍棋文化
很多家長不太注意孩子下棋的手勢,也不注意孩子落子的習慣,更不在意孩子對於圍棋文化的培養。孩子們達到業餘5段還有落子姿勢不標準的情況。這一個很小的手勢其實會影響一個懂棋的人對於孩子的看法,認為不夠高雅,習慣不好,甚至行為野蠻。同時很多家長不太在意對孩子了解圍棋文化的培養,初期學習就過於功利只在意考級升段,或者完全只注重興趣,不關心孩子是否懂得「圍棋是什麼」這些都對於長期培養孩子素養,和漲棋有著深遠的影響。長期來看,不能去領悟圍棋文化的孩子一般達到業餘3段之後就會失去興趣,迷失方向,難以堅持,進而影響進步。
2
思想意識
第二個方面讓我們來談論一下家長們在孩子學習過程中錯誤的思想意識問題,這些問題很多時候會誤導孩子甚至直接影響孩子的興趣,導致天才的夭折。
1、家長漠不關心
一些家長在孩子學棋初期、中期,甚至後期對於孩子學習圍棋都是一個毫不關心的態度,最常見的說法是「我也不懂,讓他自己學去吧」,這是非常不好的一個認識。其實孩子在學習愛好時是非常需要陪伴和認可的,孩子每一次學習之後都是有一定的表現欲的。但是如果家長表現毫不關心,不問孩子學了什麼,自己也總是給孩子一種完全不懂的感覺,會讓孩子慢慢失去和家長交流的興趣,家長也無法了解孩子的情況。而且孩子一段時間後就會喪失管控和興趣。最好是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學習,由於成人的理解能力較強,往往初期是比孩子就進步快的。然後帶著孩子學,即成為孩子的小目標,也讓孩子樂意溝通。如果實在忙碌,可以讓孩子每次課後給自己講解內容,家長作為聽眾,認真向孩子學習,這些方式都會極大提升孩子的成就感。幫助孩子養成興趣並長期進步。
2、家長輕易指責
孩子在剛剛學棋的階段,其實最重要的是態度和興趣的培養,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勝負,和別人的比較放在第一位,總是針對不好的結果隨意的指責孩子,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結果在學習圍棋的整個階段都不是最重要的,家長要更多的關注過程。能夠具體指出孩子的問題再批評教育,更多關注態度,習慣的這些問題的管理。不要對棋本身或者勝負進行評論。勝敗乃兵家常事,而且勝負本身的過程也是對孩子鍛鍊培養的過程。切不可太過關注,指責孩子,讓孩子失去興趣,下棋存在恐懼,甚至對家長存在敵意。
3、家長指導教師
部分懂圍棋的家長一定要注意,在學習初期,中期,後期都要相信老師,不要把自己的主觀想法強加給老師,比如讓老師發多復盤,讓老師安排多下棋等。其實老師對於每一位孩子都是非常關注的。而且每一位老師根據多年教學經驗對於孩子日常訓練的安排都是最合理的,對自己的教學節奏也是深有研究的。但是家長的過多幹預就會讓老師為了迎合家長,打亂節奏,對孩子的學習造成影響。
4、家長關心過度
這一點體現在孩子學習一段時間過後,家長總是不停地問孩子勝負,每一秒都盯著孩子是不是在練棋。其實圍棋學習是一個階段性很強的學科。進步往往不是一朝一夕,是一段時間後的一個結果,建議家長的關心保持在月度的頻率比較合適,同時再次強調不要太關注一兩盤的勝負,因為完全沒有意義。孩子的狀態,心情,認真程度,等等非常多的因素都可能決定短期的勝負。
3
學習技巧
最後這個板塊是關於孩子在學習初期比較適合的訓練方式,和學習路徑的指導,以及一些非常不適合的學習方式和誤區的介紹。希望能給孩子接下來的進步帶來幫助。
1、學習初期要勤練
學棋的第一年,是一個以練為主的時期,由於這個階段的圍棋只是比較簡單,所以課程進度是比較快的,許多家長更多關注孩子上課的狀態,不抓孩子課後作業的完成情況。也不幫孩子做一些課外的練習,這些都會導致孩子進步較慢。一個優秀的老師在上課過程當中只能把正確的思考方式教給學生,但是無法幫助學生把他應用到實戰當中。圍棋應用其實是有一個非常明顯的長時間過程的。學會和會用是兩個概念,需要大量的題目和對局積累,所以初期多注重聯繫尤為必要。可以找老師要一些練習的書籍,同時要保證老師的課後作業務必完成,不能拖沓。
2、學習初期不打譜
有些家長,經常會問我們老師一個問題,孩子們應該打誰的棋譜?其實負責任的說,在弈城7D以前幾乎不需要打譜,甚至很多高手都是到職業之後才打譜,低段位的孩子打譜,其實就是找數字,毫無作用,甚至還會誤導。
即使孩子的打譜方式正確,水平較低的孩子看高手的棋也像看星空,能看得見,卻看不懂。高手打譜,去品味頂尖棋手的棋可以照貓畫虎,但是低水平的孩子打譜再模仿其實是照貓畫壺,下的棋和打的譜完全不是一回事。即使你下的很對,你的對手也一定下不出高手的棋,但如果你沒有高手強大的計算力,你一定無法駕馭對手變招所帶來的複雜局面。還有很多孩子由於對高手棋譜的誤解導致招法變形,毫無章法。所以初期一定要打基本功為主,不要把精力投入到打譜上面。
3、路徑明確不越級
圍棋學習是一套科學的過程,每一個環節之間環環相扣,不能跳著學,更不能越級學。
比如一定要先學習活再學習殺,要先學習圍棋的基礎邏輯,和行棋步伐在學習定式,要先學習定式再學習布局,千萬不能混亂著學,想起什麼學什麼,更不能越級跳著學,比如要求學習複雜定式,流行下法,實戰套路這些東西。一段路徑混亂就會讓孩子思維混亂,很長一段時間都原地不前,而且前後內容連接不上也會導致招法變形,勝率下降。陷入瓶頸,難以掙脫。具體好的學習路徑,我會在近期的下一篇文章中詳細論述,幫助大家。
4、學習思路不背誦
我小的時候許多老師就告訴我們背定式背棋譜,當然現在也有很多的地區延續了這種「可怕的教學方式」。而且許多家長也對此深信不疑,圍棋三背深入人心「背死活,背定式,背棋譜」。
但實際上這三種教學方式都是非常錯誤的,死活訓練重要的是過程,大部分棋型都不會在實戰當中出現,而鍛鍊計算的過程是提高的關鍵,定式當中蘊含的棋理和招法之間的必然聯繫,以及定式的選擇才是定式的精髓,背下來的定式在實戰當中往往會在對手變招時吃大虧。背棋譜對於孩子意義更小,所謂「千古無同局」。孩子幾乎不可能下出與高手棋譜相似的棋型,即使你下的正確,對手也很難配合。想理解那麼高水平的棋對於孩子來說是完全不可能的,更不可能學到什麼知識,背棋譜的效率比打譜還低。是事倍功半的學習方式。
所以請不要再逼孩子們背什麼東西了,讓孩子在學習時多注意老師的講解和思考方式,理解思路才是提高棋力最快的方式。
圍棋學習的核心在於育人,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抗挫折能力,勝負意識,計算能力,高雅穩重的性格等等,不要太在意眼前的勝負得失。所以最後真誠的希望家長能夠在孩子的學習初期就幫助孩子形成好的行為習慣和意識習慣,同時參與其中與孩子共同進步。當您的思路正確,心胸豁然開朗後,您一定會發現圍棋能夠給孩子帶來的其實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