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西:「教育的100種可能,是源於孩子的100種可能」

2020-12-22 新京報

記者丨何安安

李鎮西已經寫了83本書。近日,李鎮西的第83本書《教育的100種可能》經由灕江出版社出版,這位被稱作「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式教師」的知名教育者說,「教育的100種可能,是源於孩子的100種可能。」

9月22日,李鎮西(右一)在《教育的100種可能》新書發布會上。

在這本書中,李鎮西寫了36位學生的人生軌跡,這些學生有的來自他20世紀80年代大學畢業後所帶的第一個班,也有的來自他退休前教的最後一個班。他們之中有教師、醫生、空姐、飛行員、藝術家、科研工作者、公交車司機、火鍋店老闆、足球教練、搖滾歌手等。他試圖超越師生情感和教育技巧,深入學生內心,展示他們的精神成長,並通過他們的人生經歷去展示他們的人生和當年教育的關係。他希望通過這些故事,讓包括家長在內的所有教育者明白:每一個孩子都有屬於他個性的成長和成功。

9月22日,李鎮西《教育的100種可能》新書發布會在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總店)舉行。發布會上,李鎮西將這本書稱為是他和學生共同締造的教育童話。書中的一位學生,成為了一名公交司機。為了完成這本書,李鎮西特意乘坐了他的公交車,他對李老師說:「李老師,我沒有出息,但乘客很喜歡我。」李鎮西說:「這就是出息。」

教育的本質是陪伴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李鎮西在書中表示,我們尊重眼前的這個孩子,不是因為他「很可能」將來成為傑出人物,而是因為無論現在還是將來,他都是一個有尊嚴、有個性、有著豐富內心和獨立思想的人。

在完成這本書時,李鎮西有一個困惑,「因材施教」喊了兩千年,為什麼今天的教育依然把所有學生都往「應試教育」一條路趕,通過了的是成功者,被淘汰的是失敗者?「那麼多的家長、老師,都把學生往大學趕,往985趕,往211趕,可是很多學生永遠達不到那個目標。」李鎮西說,因為達不到,於是家長焦慮,老師急躁,整個社會焦慮不安。怎麼辦呢?他希望通過自己的這本書,通過這些孩子的故事證明:無論這個學生現在怎樣,將來都有無數種可能,「如果沒有這些學生,我的好老師是空的。」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教育?李鎮西說,「使一個人努力在某件事上表現自己,表現出自己的優點來」,這就是真正的教育。學生在成長,李鎮西也在成長,回顧自己的教師生涯,他說:「我的教育其實傷痕累累。」而在這本書的最後的代跋中,他寫道:「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喜歡我」。在從教三十多年的生涯中,他反思了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情不自禁地對不喜歡的學生冷眼相待,不由自主地挖苦諷刺,或不公正地批評、懲罰……對中等學生(「不起眼」的孩子)的冷落……還有更讓學生無法忍受的「老師偏心」。在發布會上,他說:「希望家長和老師通過這個書用另外一個眼光看自己的孩子,從容、欣賞、包容,和孩子一起創作出屬於自己的教育奇蹟或者說教育童話。」

《教育的100種可能》(上、下),李鎮西著,灕江出版社2020年9月版。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教育學會自我教育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冉乃彥常年從事自我教育、家庭教育追蹤研究。在發布會中,冉乃彥說,他和李鎮西有過類似的經歷,雖然他當班主任時,帶的都是亂班、慢班,都是調皮鬼,但他依然引以自豪。他贊同李鎮西的觀點,教育的目的不是讓所有人都很出名,而是要教他們做一個真正的人,而這正是身為教師最幸福的事情。

中國陶行知學會求真教育實驗研究院院長王旭明同樣是教師出身,「我們人應該怎麼活,有多種的可能。」在他看來,教育的100種可能,是哲學命題,也是教育命題,更是生活常識,教育常識和哲學常識。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一常識呢?王旭明認為,李鎮西的這本書以及其他著作,最為重要的意義正在於對杜威、對陶行知教育思想身體力行的踐行。

教育的100種可能到底怎麼成為可能?這是資深媒體人、教育部「國培計劃——中小學名校長領航工程」理論導師沙培寧首先提出的疑問。沙培寧認為,好的教育,就是讓我們不斷地打開,而不是閉塞,要豐富,而不是窄化學生的生命可能性。沙培寧說,無論是李鎮西,還是陶行知,他們對學生可能性的研究,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核心,基礎教育對人的一生到底有什麼影響?沙培寧表示,書中所講的可能性,就是不確定性,而學生的不確定性,恰恰是以教育賦予他們的確定性為支撐、為內在的機制生長出來的。教育要找到貫穿學生一生當中的道,在基礎教育階段,就是學生形成一個人格穩態的結構。而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的作用是巨大的。

回到之前的問題,什麼樣的老師才能真的使「一百種可能」成為可能?沙培寧認為,這需要為師與為人高度統一,堅定積極的人性假設,具有超強的社會情感能力,堅持日常持久的輸出以及多種多樣的教育方式。教育是人性的投射,一個人怎麼做人就會怎麼做老師。如何具有超強的社會情感能力呢?需要站到對方的位置,感受學生的感受,可以從孩子的眼睛望出去,「作為老師你不要忘記自己曾經也是一個孩子。」

作者丨何安安

編輯丨董牧孜

校對丨陳荻雁

相關焦點

  • 非常道248:教育的100種可能18
    248.教育的100種可能18《教育的100種可能》(下)的閱讀接近尾聲,一條條鮮活的生命,一個個平凡的人,一種樸素而崇高的人文情懷
  • 好書共讀丨從丹麥教育暢想中國未來教育的多種可能——《教育的100種語言》薦讀
    他主張尊重每個人,每個人都是他自己,教育是把人生點亮。不只是老師給學生講授,同時老師也在學習,互相學習。丹麥的教育是從最底層開始建立起來的。尊重每一個老百姓,尊重他們是誰,尊重他們自己的人生經驗,基於這一點使他們提升,通過對話去學習。」——節選自《教育的100種語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考試上,教育就沒意思了」李鎮西 現任新教育研究院院長。
  • 教育的100種語言——丹麥教育見聞
    本書由教育名家李鎮西在丹麥訪學的日記結集而成,詳細記錄了作者兩次到丹麥學習和考察的見聞和感受,涉及師生關係、家校關係、升學選擇、中丹教育的不同等多方面的主題,為我們全方位揭開了丹麥學校教育的面紗。作者還特別原汁原味地呈現了每一節課的課堂筆記,特意保留了有關丹麥社會和自然景物的記敘和描繪。
  • 教育專家李鎮西:為什麼要讓孩子都出類拔萃?要找到適合的路
    教育專家李鎮西:為什麼要讓孩子都出類拔萃?要找到適合的路 11月1日,著名教育專家李鎮西新作《教育的100種可能》新書籤售會在成都言幾又書店舉行,該書由灕江出版社出版,其中記錄了他36個學生的人生經歷。這些學生來自各種崗位,他們的多數在當年是普通生,甚至是「問題生」。
  • 李鎮西:原來丹麥不僅僅有安徒生——《教育的100種語言》自序
    我在回答主持人關於「中國和丹麥教育最大的不同之處」的提問時說:「丹麥教育最大的特點是兒童的自由,而相比之下中國學校的孩子不夠自由。這裡的『自由』不是指行動上的無拘無束、無法無天,而是指心靈的放鬆、精神的舒展和思想的飛翔。
  • 轉發: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喜歡我——新著《教育的100種可能》
    【李鎮西】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喜歡我——新著《教育的100種可能》跋原創 李鎮西1 鎮西茶館 今天 ( 這是我以前寫的一篇文章,曾經在鎮西茶館推出過。這次《教育的100種可能》一書寫完後,我特意將這篇文章作為「跋」放在後面。)
  • 《教育的100種語言》:丹麥不只有安徒生……
    產業升級需要更多的信息、知識、技術,需要更好的教育。教育方式的革新,一開始就強調必須讓孩子有想像力,不能再像過去一樣。隨著這種需求,民眾學校也在發展,不是只教農民一些知識點,而是更加專業。不管怎樣發展,格隆維的思想一直是基石。他主張尊重每個人,每個人都是他自己,教育是把人生點亮。不只是老師給學生講授,同時老師也在學習,互相學習。丹麥的教育是從最底層開始建立起來的。
  •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掌握這100種遊戲,輕鬆成為孩子王
    很多人小時候,可能都和小夥伴們玩過很多種互動的遊戲。記憶中,我跟鄰居家的哥哥姐姐一起去爬過小山包,蹚過小淺溝,扮過家家酒。爬山涉水讓我強健體魄、增長了見識,更讓我漲知識的,還是在扮家家酒的過程中所學到——同理心和為人處世的道理。
  • 懂壺人介紹100元以下的紫砂壺可能是這3種!
    在淘寶上搜索紫砂壺,我們會見到很多100元以下的紫砂壺,銷量很高,一個月幾千把都是常態,而這樣的店鋪,往往打的還是名家大師全手工的招牌。而凡是懂手工的朋友都知道,手工做的壺,一天做一把都算是比較厲害了,做兩把的那都是極高產量。一個月幾千把,那根本不可能。
  • 【探訪】每個孩子都會100種語言,但被社會偷走了99%
    【探訪】每個孩子都會100種語言,但被社會偷走了99% 作者:小筱 發布時間:
  • 雞的100種做法
    《家常主料100種做法叢書》科學系統地介紹了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材的100種做法,並有針對性地進行了營養分析,還有100個貼士提示。雞的100種做法網易教育訊內容簡介《家常主料100種做法叢書》科學系統地介紹了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材的100種做法,並有針對性地進行了營養分析,還有100個貼士提示。
  • 探訪|每個孩子都會100種語言,但被社會偷走了99%
    朋友圈聽說義大利瑞吉歐教育世界巡迴展來到北京,作為當前歐美主要學前教育形式,慕名已久的堆堆一看展覽地點在798創意園的尤侖斯當代藝術中心,文藝細胞增生的俺背起相機,頂著烈日,丟下工作,冒著迷路(24K純路痴)的風險趕到展覽現場……展覽由「瑞吉歐教育中國中心」和尤侖斯創意探索地帶(UCCA Studio)共同舉辦,以「兒童學習的奇蹟――兒童的100種語言」為主題
  • 100種讓孩子愛上閱讀方法!
    孩子一直在閱讀,可是感覺沒啥效果……對於這類問題,其實光靠一兩句話真的很難說清楚。因為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形成有效的閱讀能力更是需要家長持之以恆的引導和堅持,更需要專業教育工作者的參與。對於如何在家庭中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每種方法的側重點也不太一樣。
  • 糖水的100種做法
    《家常主料100種做法叢書》科學系統地介紹了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材的100種做法,並有針對性地進行了營養分析,還有100個貼士提示。該叢書具有經濟適用、價格實惠、易學易做等特點。
  • 讓孩子愛上閱讀的100種方法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對於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每種方法的側重點也不太一樣。今天小一給大家推薦100種閱讀培養技巧。如果您的孩子不愛讀書,從今天開始用這100種方法嘗試一遍吧,總有一種方式能幫助您轉變孩子悄悄地愛上閱讀!
  • 清華情侶記錄大學生活的100種可能!一起看名校生的大事記!
    清華小夫妻的奇妙經歷」的視頻火起來的up主,好奇寶寶可以自己去戳b站視頻)可媽可嗎發布的視頻「清華情侶畢業前做的最不後悔的一件事 | 大學生活的一百種可能 | 超感人+強力雞血」。 01 他們到底做了什麼 兩人僅憑二人之力,在最後100天裡,連續100天,為100多個同學,在100多個地方拍下了100個故事。 (同時還要兼顧他們的畢業論文,以及可媽當時還在校學生會辦活動,可爸還在院學生會辦活動。)
  • 「每一個孩子都是我的驕傲」
    ——讀李鎮西老師《教育的100種可能》(三)全國著名小學特級教師霍懋徵有一句樸實卻又感人的話:「每一個孩子都是我的驕傲
  •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童心童趣、快樂成長、愈發優秀
    我推薦《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用戲劇遊戲培養九大能力。《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怎樣才能讓孩子在變優秀的同時也能享受童年的快樂呢?這本《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對新手父母來說,可謂是一礦教養助力的寶藏,適用於3到12歲的孩子。
  • 音樂搭配視頻,酷狗「回聲實驗室」玩轉音樂的100種可能
    只要每位音樂人發揮自己獨特的創意,每一首歌曲都能演繹出100+種可能。活動期間,酷狗音樂人除了為達人們提供翻唱歌曲的機會,還通過酷狗音樂串串視頻提供自製翻唱豎屏MV的廣闊平臺,展現音樂人的多種才藝。提交與翻唱歌曲同時長的豎屏MV,還有可能被官方選中,獲得酷狗音樂串串視頻的獨家曝光機會,並得到補貼獎勵。作為酷狗音樂最新推出的視聽功能,串串視頻坐擁酷狗音樂幾千萬的海量正版曲庫,素材豐富,玩法新鮮。用戶在酷狗音樂APP內打開串串視頻,即可以豎屏MV的形式享受音樂,擺脫傳統音樂平臺的束縛,完美貼合短視頻時代的視聽習慣。
  • 教育的溫度-讀李鎮西的《教育的智慧》
    把每一個學生培養成幸福的人,是有溫度的教育思想。李鎮西老師,堅持自己的教育理想,一直堅持每天寫教育日記,教育手記和教育隨筆。他寫下了近20萬字的學生心理諮詢通信和青春期教育論文,決不人云亦云,做一個勇於獨立思考的教育者。多少年的教育實踐,他形成了這樣的教育思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著眼於每一個人的發展,而不是培養考試機器,而教育學生學會做人,乃是教育的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