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弦織體的彈奏是有一定技巧性的東西,也可以說是熟能生巧。如果一直照著譜子的織體彈,肯定會覺得很好聽,但是為什麼會好聽呢?估計不多人說得出其中緣故。
其中一個原因,就包括了和弦轉位。什麼是和弦轉位呢?就拿最簡單的3和弦來說,正常排列是DO MI SO(135),DO是根音(也可以理解成是低音),MI是3音,SO是5音。我們打破這種排列,把它變成MI SO DO(351)或者把它變成SO DO MI(513),這就是和弦轉位。和弦轉位不能改變色彩,大和弦依舊是大和弦,小和弦依舊是小和弦,就好像你站著的時候也是你,不可能坐著的時候就不是你,對吧?所以無論你站著還是坐著還是躺著,都是你,和弦的道理也是這樣。
就拿C和弦來說,如下圖,這是它的3種轉位,無論怎麼轉,它還是它,如下圖:
和弦的轉位方式
至於和弦為什麼要轉位?估計很多學音樂的朋友沒有認真考慮這個問題吧,其實有一些人說和弦轉位是為了改變一下聽覺色彩,使到這個地方變得更動聽如何如何,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還不夠本質。
本人認為和弦轉位是為了讓低音變得更流暢,讓根音保持在3度之內,不讓根音出現跳進,這種手法適合運用於一些抒情歌曲伴奏。如果是歡樂色彩的歌曲呢?我認為有些地方不在乎根音流暢,大跳就大跳唄,不大跳還不歡樂呢。
我們拿C-F-G的最傳統的和弦連接來說,如果需要這個和弦連接變得柔和一些,那麼其中一個和弦必須得轉位,如果不轉位的情況下,C的根音到F的根音就大跳了,大跳了就不爽了唄,對吧。所以如下圖,讓根音變成DO,LA,SO,3個根音都在3度之內,平緩進行
根音保持流暢
好的,這是我對和弦轉位的一些看法,希望對各位學習音樂和做編曲的朋友有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