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後胡言亂語?酒後吐真言?男子稱自己曾殺過人?真相究竟是怎樣?
紹興柯橋警方縝密偵查、循線追蹤
最終鎖定了他!
2016年年底,柯橋區公安分局王壇派出所民警在下村入戶走訪時,得到了一條線索:某村民不久前參加了一次聚會,觥籌交錯間,有一男子宣稱自己天不怕地不怕,自己在外地殺過人,那麼多年依舊沒事。
大家覺得這男子肯定是酒後胡言亂語,聽過也就當笑話而已,可這位村民覺得男子講的有板有眼,不像是虛構的內容。
王壇所民警隨後將情況匯報給了領導,討論後決定將這情況一查究竟。
困難重重陷入僵局
如何證實案件真實存在?
案件於何時於何地發生?
案情如何?
如何找到男子的身份信息及住所?
千頭萬緒中,以陸渭祥所長為組長的4人偵察組決定,先弄清嫌疑男子的身份信息。
王壇派出所民警再次下村走訪,通過幾天的摸排了解到了一些線索:該嫌疑男子自稱郭小偉,安徽人。此外,民警還獲得了「郭某」的手機號碼,及其微信上的一張正面照片。
但是,就在案件有所進展,有點眉目的時候,民警遇到了問題:在全國公安逃犯庫中,並未找到案件相關信息。
難道郭小偉所說的真的是酒後胡言亂語?偵查一時間陷入僵局。
這時,有民警提出了大膽的猜想,郭某冒用了他人的身份,因為命案逃犯不可能使用真實姓名。
但是,柯橋警方手中僅有一張郭某自拍的照片,身份不明,讓專案組不知如何下手調查。
分析比對找出真相
警方並沒有放棄,根據郭某的手機等相關信息,王壇派出所民警在流動人口暫住信息中發現了一條寶貴線索:男子「李某」在暫住登記時,使用了郭某的手機號碼作為聯繫方式,經提供線索的村民確認,該暫住證照片中男子即是郭某。
民警立即通過全國人口信息庫查詢「李某」的具體信息,發現該身份證信息同樣存在著冒用的可能,「郭某」的微信照片、「李某」的暫住證照片、全國人口庫的照片,通過技術分析,這個所謂的「李某」很可能冒用了他人的身份信息。
那這個「李某」究竟是誰?
為此,王壇派出所聯繫了柯橋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請求幫助。
通過信息化警務排查,藉助科技手段和專業分析比對,刑偵大隊民警發現「李某」很可能就是逃犯郭其林,該人在2009年8月5日涉嫌一起聚眾鬥毆致人死亡案,被義烏警方網上通緝,已潛逃多年。
真相
根據「李某」的暫住信息,民警很快鎖定了他的住所位置。
今年1月7日凌晨1時許,民警經過5個小時的蹲守,在柯橋街道紅豐公寓門口將「李某」抓獲。
經審訊,郭某交待自己殺人後逃離義烏多年,經過多地輾轉,最終落腳紹興柯橋,並冒用李某的身份信息,與他人結婚生子,原本以為自己已經成功避開警方的追捕,沒想到還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最終被柯橋警方抓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