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網警案例警示系列:你以為的「搖錢樹」多半是平臺詐騙

2020-11-27 江西網警巡查執法

房子限購、限貸款、限……,買房躺賺已成過往,「炒房」更是只會有去無回;股票不溫不火,技術門檻高,「小白」大概率被割韭菜。投資這麼難,我一個億的小目標何時能實現吶!網上炒股、炒黃金、炒期貨的微信群裡時刻上演著賺大錢激動人心的故事,富翁寧有種呼!,揭竿而起我就是下一個財富神話,神話遲早會破滅的,現實是負載累累、悔不當初!事例如下:


近期,李先生(化名)被拉入一微信炒股群,群內的「指導老師」熱情指導李先生投資。李先生先是賺了幾筆,後「指導老師」自稱是銀河股票的操盤手,誘惑李先生下載了銀河股票軟體投資股票,李先生便按對方要求一步步從股市撤出自己的資金充值到該平臺,最終無法提現被騙190餘萬元,令人痛心的是很大一部分資金是向親戚朋友借來的,可想而知,李先生後續的還債之路必將漫長而艱辛……


騙術揭秘:

平臺投資類詐騙團夥利用人們的投機心理,藉助虛假的網絡投資平臺,引誘、哄騙受害人將資金投入平臺,通常會抓住部分人員的貪婪心態,「放長線釣大魚」,先讓受害人小賺嘗到甜頭,而後誘惑其逐漸加碼,投入大量資金,再捲款消失。此類詐騙具有極強的隱蔽性和迷惑性,單個案例詐騙金額高,造成的損失往往是一個家庭無法承受的,嚴重破壞社會穩定。



網警提示:


1、不可能存在短期暴利的理財產品,號稱收益大、風險低的投資不要輕易相信;


2、投資平臺須從官方途徑下載,非正規渠道下載的投資平臺均不可信,並在投資前充分了解該平臺是否真實可信;


3、不要隨意添加陌生人為好友並和陌生人談論有關投資、理財等涉及資金的問題;


4、一旦上當受騙,注意保留相應證據,如聊天記錄、轉帳記錄、投資平臺帳戶信息等,及時向警方報案以挽回損失。


來源:南昌網警巡查執法

相關焦點

  • 南昌網警案例警示系列:大牛市行情在熱炒,投資理財要注意
    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最近在接待群眾報案中發現,有犯罪嫌疑人涉嫌利用股票「牛市」行情以帶報案人賺錢投資為由進行詐騙,並且報案人損失不小,請各位要擦亮眼睛,保護好自己的錢袋子,畢竟都是自己的辛苦錢!下面我們來看看兩個案例
  • 南昌網警案例警示系列:貸款客服致電要求註銷帳號,否則影響個人徵信?
    最近,有很多人接到一個自稱某金融公司人員的電話,說要註銷貸款帳號,不然會影響個人徵信,聽起來非常真實可信,近期冒充貸款平臺客服的詐騙案件持續高發90後青年群體為主,來電自稱是分期樂、360借條等網貸平臺的「客服」,一是告訴你在校期間曾註冊網貸平臺帳號或有貸款記錄的:根據國家相關政策需要配合註銷帳號,否則會影響個人徵信;二是說你在校期間沒有註冊貸款的:當事人的身份信息被盜用註冊了網貸帳號,有貸款記錄,甚至未還清,需要配合註銷否則會影響個人徵信
  • 網警案例警示系列:「肯德基」線上兼職陷阱,虛假博彩圈套詐騙你
    當你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是不是很心動?一部手機就可以日賺300-1000元月入過萬輕輕鬆鬆的節奏啊!當你識別二維碼後,騙子的套路就開始了。真實案例真實案例:2020年10月10日,湘東區下埠鎮王某(女)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關於「肯德基」的兼職刷單廣告,識別廣告中的二維碼後
  • 南昌網警案例警示系列:莫把網上感情當真,要匯錢堅決說:NO!
    案例: 報案人(羅某,31歲)2020年8月中旬,受害人在陌陌上與一男子聊天,對方自稱南昌本地人,在深圳工作,慢慢的便與對方確認了男女朋友關係。大約在8月20日對方告訴受害人說他有一個舅舅在玩一個外匯平臺穩賺不賠,問其要不要一起投資,報案人考慮到已經在網上確定了男女朋友關係,幻想以後要在一起生活,於是便答應了對方並下載了該平臺軟體並在對方的指導下進行購買,在第二次購買黃金外匯的時候突然發現無法提現,對方聲稱需要充值較大金額元才能提現,並且在對方甜言蜜語下相信了對方,充值完成之後發現還是無法提現,於是感覺自己被騙,並前來報案,致使損失金額較大
  • 南昌網警案例警示系列:「豔遇」不成反被敲詐,既鬧心又破財
    騙術揭秘:1、詐騙分子通過社交軟體主動添加好友,包裝成「開放、熱情、發嗲」的美女形象,提出「裸聊」要求;2、詐騙分子在聊天過程中誘導當事人安裝特定二維碼,需要輸入自己的電話號碼及驗證碼,往當事人手機內植入木馬,竊取個人通信信息;3、詐騙分子會將錄製的不雅視頻和竊取到的通信錄信息發給當事人
  • 萍鄉網警案例警示系列:記住這幾個詞,遠離網絡貸款詐騙
    萍鄉網警不建議您隨意在網絡上申請貸款,不要隨便在網絡上提供個人信息!無論是在哪一個金融平臺上進行貸款申請,所有正規的單位都不會在放貸之前,提前收取任何費用,牢記這一點,可以避免90%的騙局。真實案例2020年12月3日,萍鄉市蘆溪鎮柳江村一工廠的李某報警稱其接到一貸款電話,問其是否需要貸款,之後對方就加了微信,並給出一份貸款的合同,接著對方以要流水帳為由叫李某給指定的銀行帳戶存款,李某陸續轉了30000元時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 南昌網警反詐預警:急用錢?陌生人聯繫到平臺貸款需謹慎!
    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最近在接待群眾報案中發現,有犯罪嫌疑人利用微信、簡訊找到急需用錢的受害人,謊稱通過「平安金貸」「借唄」等平臺幫助受害人借款,以借款需繳納保證金或凍結資金等理由詐騙受害人錢財,讓本不富裕的受害者家庭雪上加霜。
  • 「全民反詐」南昌網警反詐科普系列:常見10大類型詐騙手法(上)
    為讓廣大群眾免受電信詐騙困擾,小編這兩天特意整理了網絡詐騙的常見案例,並分兩期為大家進行科普,希望對提升大家的防騙、識騙能力有所幫助。銀行金融類詐騙一.貸款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群發消息或在各大APP發布偽廣告,稱其可為資金短缺者提供貸款,月息低無需擔保,一旦受害人信以為真,對方既以預付利息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 【全民反詐】南昌網警案例警示系列:網絡招嫖入陷阱,色字頭上一把刀
    網絡虛擬色情服務詐騙就是犯罪嫌疑人在網上開設釣魚網站,以提供色情服務為誘餌,先後要求被害人交納定金、保證金為由,利用被害人難以啟齒的心態層層設套騙取錢財,一旦得手後立刻關閉網站及聯繫方式。警方在辦案過程中,通過對此類案件進行深入剖析,揭開案件背後的流程,提醒市民潔身自好。
  • 三大網絡詐騙案例
    2020年11月三大網絡詐騙 典型案例 01 網絡投資 案例 2020
  • 被騙後撥打網上報警電話,慘遭二次詐騙!真假「網警」如何分辨?
    繼續進入今天的反詐系列情景劇《甄聰明反詐記》,在前天的故事中,甄聰明的弟弟甄老實和女朋友兩人為了購買演唱會門票,落入了騙子的陷阱,遭遇了演唱會門票詐騙。直到付完款,兩人才發現不對勁,對方根本就沒有詢問自己所需要的場次和位置,接下來,兩人能否追回自己的損失的錢財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網警提醒】又雙叒叕有人被APP詐騙了!快點擊看看這些案例
    梅州公安反詐騙警示10月12日7時許,豐順縣的蔡某向警方報案,其於今年9月至10月間,在豐順縣湯坑鎮家中,通過網友介紹下載「XM」APP,並在該APP下面是近期發生的APP詐騙案例市民朋友們請警惕以下幾款APP都要小心啦!
  • 南昌網警提示:近日貸款類詐騙案高發 謹防被騙
    犯罪分子通過開設虛假網站、手機簡訊、借款APP等途徑發布「無抵押貸款」、「低息貸款」、「免息貸款」等貸款信息,廣泛獵取侵害對象,再通過銀行轉帳形式預付保證金、保險費、手續費等費用,從而達到詐騙目的。案例:
  • 【高山貓】針對隴南網警開展的淨網行動我的建議有幾點
    各位網友:   為了打造更好的社區交流環境,切實維護網絡秩序,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隴南網警網上巡查執法平臺已於近日正式上線,將在貼吧平臺開展網上巡查執法、警示教育、服務群眾、公開闢謠等工作,與廣大吧友共同構築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
  • 淨網2020「網警提醒」網絡交友需謹慎,詐騙分子套路深……
    ,你要知道現在不僅是網絡交友橫行的年代同時也是個網絡詐騙肆虐的年代在網絡的另一側跟你聊天的人可能是「天使」但更可能是「魔鬼案例一:交友類詐騙今年11月24日,松陽陳女士報警稱被詐騙。原來陳女士通過SOUL交友軟體添加了一名陌生網友李某,通過幾天網絡交流溝通後,健談的李某很快便與陳女士相談甚歡。陳女士在交談中發現李某不僅體貼幽默,而且在投資方面非常有頭腦。當李某告訴陳女士在「國匯創投」平臺投資虛擬幣有較高回報時,陳女士深信不疑。
  • 【網警提醒】說了一千遍一萬遍,刷單就是詐騙!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刷單就是詐騙! 刷單就是詐騙! 刷單就是詐騙!關於刷單詐騙各地網警蜀黍們都說了成千上萬遍可是每天還是有很多人被騙網警蜀黍表示心很痛你以為只有網購平臺上的刷單才叫刷單詐騙嗎No No No快遞刷單、兼職打字……都是刷單詐騙近日,小編接到淨網誌願者舉報,有不法分子冒充快遞員拉群進行刷單詐騙。
  • 11月三大網絡詐騙典型案例來了,請查收!
    2020年11月4日,一陌生人在網上要購買事主發布的二手玩具,事主加了對方微信,隨後對方在微信上給事主發布投資短時盈利的廣告,事主了解情況後通過對方提供的網址連結下載某平臺,之後事主通過網上銀行給對方提供的帳號轉款並按照對方要求操作,操作之後發現平臺內顯示為盈利狀態
  • 煙臺網警帶您識破三種刷單詐騙的套路
    煙臺網警帶您識破三種刷單詐騙的套路足不出戶,日賺千元,動動手指就能輕鬆賺錢,工資日結,絕不拖欠。看到這樣的兼職刷單小廣告,你心動了嗎?本來只想賺點外快,但一不小心你可能失去更多……煙臺網警為您總結了刷單詐騙的三大套路,千萬要記牢哦!
  • 【網警課堂】網警蜀黍帶你盤一盤錄取詐騙的那些事兒…
    警察蜀黍用真實案例帶你認識一下!錄取詐騙方式01教育補貼詐騙  通過冒充成「教育局」「財政局」等工作人員,主動與考生、家長聯繫,騙取家長或學生的信任,以領取「教育補貼」需先「激活帳戶」為由,讓其帶著銀行卡到ATM機上操作,從而盜取其銀行帳戶上的錢。
  • 網絡交友詐騙,這些「套路」你認識幾個?
    在詐騙過程中,騙子與受害者不見面,只通過電話、網絡聯繫。甚至,在曾接報過的一起案例中,騙子還與受害者視頻,增加可信度,並且通過網絡發送一些「美國大兵」照片以及所謂的裝有巨額「美金」包裹的照片,不僅成功率更高,而且詐騙金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