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特產千千萬,錯過了「烏江十裡畫廊」——沿河土家族的這幾樣,勢必會留有遺憾。
可別說小編話說地那麼滿,一起來看看就知道了。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是貴州省銅仁市轄自治縣,當地土家文化、紅色文化、烏江文化輝映,擁有著濃濃的地方風情。
因為烏江流經沿河境內132千米,當地又被稱為「烏江百裡畫廊」。
作為國家風景名勝區、水利風景區,麻陽河黑葉猴保護區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葉猴的棲息地和多種珍稀動植物寶庫;
世界最大的黑葉猴種群分布地,全國八大革命根據地之一黔東革命根據地的中心點,沿河是一個不得不去了解的寶藏。
當地的土家族是中國古代巴人的後裔,他們奉祭白虎、住吊腳樓、喝油茶湯、飲麻糖酒、吃灰豆腐、唱土家山歌、跳擺手舞,唱哭嫁歌、跳喪鼓等;
此外,還有洪水朝天等神話傳說,有針織挑花刺繡、木石雕刻、藤竹編織等工藝,有過趕年等節慶,保持著鮮明的土家民族風格和特色。
當然了,當地的特色不止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瞥見,食物中亦能看出一兩分,而空心李和沿河山羊,是最具代表性的兩樣特產。
沙子空心李因果肉與核分離而得名,產於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沙子鎮,以南莊、永紅兩村為佳,是區域性特色水果。
據沿河的縣誌記載,沙子空心李從1858年起在沙子鎮沙壩村一帶開始栽種。
因當地自然條件好,群山環抱、溪水縱橫、綠山碧水、低山、低中山、槽壩交錯並存,森林覆蓋率達36%,形成了雨熱同期,光溫同步,晝夜溫差大和小氣候明顯的氣候特點。
再加上產區內無任何工業企業,無化工汙染,山青水秀,空氣清新,給沙子空心李的生長造就了獨特的地理和氣候環境。
生長快,發枝力強,結果早,盛產期長的沙子空心李,果色青灰鮮豔,果肉脆嫩,酸甜適度,營養豐富,芳香可口。早在2006年,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沙子空心李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由於此果品主要用於鮮食,品位獨特,無論吃多少,都不會出現腹瀉現象,為李果中之佳品, 更是被當地人譽為「人間仙果,李中茅臺」。
這評價,是不是夠高了?
再就是沿河山羊。它可是全國聞名的地方優良品種,皮肉兼優,已有2000多年的養殖史。
早在70年代,沿河縣就被列為全省山羊生產基地縣,成為『貴州山羊』中心產區。
目前,該縣山羊存欄達30多萬隻,以天然放養為主,其肉質鮮嫩,羶味輕,富含賴氨酸和穀氨酸;板皮質地緻密,厚薄均勻,張幅適中,皮板柔潤,有「味精羊肉」之稱。
而且,繼空心李之後,2013年,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畜牧產業發展辦公室將「沿河山羊」申報給了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請求核准其註冊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得到了同意。
當地人喜歡,國家也認可,這樣的特產,吃的才放心,怎麼讓人拒絕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