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出現這4種情況,先別著急,可能是你的餵奶姿勢有誤

2020-11-06 映雪育兒

醫院提倡母乳餵養、母乳營養豐富,能滿足孩子發育所需,再加上母乳餵養對產婦產後恢復也非常有利


所以,很多產婦堅持母乳餵養,但是大多數父母都不知道的是,母乳餵養也不簡單


只有掌握正確的餵養技巧,才能讓寶寶更好吸收母乳營養,而錯誤的餵奶姿勢對寶寶和產婦都有影響,那麼具體有哪些危害,快來一起看看吧!

導致乳房疼痛

錯誤的餵奶姿勢,第一個受到影響的就是產婦本身。大部分媽媽都經歷過乳頭皸裂的疼痛,卻殊不知這種鑽心的疼痛是可以避免的,因為這種疼痛很大程度是寶寶銜乳姿勢不當造成的。


當寶寶在用力吮吸的時候,會把乳頭一起吸入然後吐出,期間敏感的乳頭就會來回摩擦寶寶的口腔和上顎,產生皸裂和破皮,從而導致產婦疼痛難忍。

影響寶寶發育

銜乳姿勢不正確可能會造成乳腺堵塞,進而增加寶寶吃奶的難度。


當媽媽乳腺管被堵住後,寶寶無法吮吸到母乳,只能用更大的力氣,這也是產婦感到寶寶越吸越疼的原因。


與此同時,寶寶由於喝不到足量的母乳,時間一長他身體發育所需營養就得不到滿足,進而耽誤成長。

產生抗拒情緒

同樣如果寶寶由於吸乳姿勢不當,不僅吃奶費勁,加上無法吸吮到母乳,寶寶就會認為乳房無法再提供食物,挫敗感加上肚子飢餓,會讓寶寶漸漸抗拒吃奶


而如果家長也沒有意識到寶寶不吃奶的根本原因,會覺得該儘快斷奶了,從而停止母乳餵養,這樣母乳中的營養就會被浪費。

母體泌乳減少

有些產婦會發現,明明自己一開始母乳分泌量還是挺多的,但是沒多長時間乳汁就變得越來越少


其實這也和寶寶銜乳姿勢不當有關,因為姿勢不當,母乳無法完全流出,乳汁流量少不僅會讓寶寶吃不飽,還在餵養完成之後,產婦乳房中的乳汁不增反降

最後寶寶銜乳姿勢不當導致吸不到乳汁,是無法通過增加餵養時間和吮吸次數而改變的,只能調整寶寶姿勢,讓母乳更好地被吮吸出來。

相關焦點

  • 寶寶出現這4種表現,就別再給孩子餵奶了,他可能已經脾胃受損
    可偏偏有些寶媽不了解這些,簡單的把養育嬰兒當成了奶娃長大,其實,哪兒有這麼簡單。至少在我們發現寶寶出現了下述幾種表現時,就要停止給寶寶餵奶了。所以,當寶媽發現寶寶有溢奶的表現時,立即停止給娃餵奶,如果孩子還是哭,那就檢查一下,孩子是不是有尿意?是不是身體的其他方面不舒服等等。萬不可抱起來就餵奶,就好像寶寶唯有餵奶才不會哭似的。
  • 給寶寶餵奶還總哭不停?可能是寶媽餵奶的姿勢不正確
    給寶寶餵奶還總哭不停?可能是寶媽餵奶的姿勢不正確對於寶寶和媽咪來說,母乳永遠是一個焦點話題。大家都知道母乳餵養有好處。有充足的母乳餵養可以促進寶寶更加健康的成長。可是很多時候給寶寶餵奶還總哭不停,這是為什麼呢?
  • 這4種姿勢餵奶最輕鬆,看看你是哪一種?
    對於新生寶寶,許多媽媽都會選擇母乳餵養,但新媽媽們往往會在哺乳中出現很多問題,或是哺乳姿勢不當,或是首次餵乳手足無措。不當的餵養姿勢會容易使媽媽感覺腰酸背痛,也可能會使寶寶誘發中耳炎、口腔疾病等,第一次給寶寶餵奶,媽媽應注意什麼?
  • 這種餵奶姿勢,竟然會傷害寶寶的聽力?可能你也做錯了
    是的,你沒有看錯!尤其是很多母乳餵養的媽媽,因產後虛弱或傷口疼痛喜歡躺著給寶寶餵奶,娃舒坦,媽媽也舒坦。殊不知,這片刻的輕鬆與舒適可能給寶寶的聽力埋下隱患。寶寶有這些症狀要警惕中耳炎當寶寶的耳朵出現問題時,大多數媽媽都不清楚寶寶耳朵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 寶寶吐奶很常見,可出現這4種情況的時候,家長抓緊帶娃上醫院
    可就是這一耽誤,孩子出現高熱驚厥,這才給孩子送醫院,醫生給的意見是可能是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從這個事情看切忌不能「諱疾忌醫」,沒有那誰生來就是做父母的,要學習並相信科學。什麼是吐奶呢?出現這4種情況的時候,立刻帶娃上醫院◆ 身體發育緩慢這一情況典型的表現就是:體重不增,有的嬰幼兒食量大,越吃越多,幹吃不胖。
  • 0-12個月寶寶餵奶量、餵奶姿勢,及寶寶吐奶的應對措施,建議收藏
    ◆ 1~2個月 餵奶量要依據寶寶身體增長的情況,6-7次左右,間隔3-4小時是合適的 但寶媽們要記得,餵奶的總量不要超過1000毫升以下,否則會出現奶量過多寶寶無法消化的情況。
  • 這種餵奶姿勢,竟然會傷害寶寶的聽力?你可能也做錯了
    寶寶的聽力敏感而脆弱,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會影響寶寶聽力的因素,很容易被家長忽視。很多家長可能會知道,不能隨便掏耳朵。但其實,日常生活中還有一些容易忽視的動作,也有可能傷害寶寶聽力,今天丁香媽媽就來跟大家說說。躺著餵奶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最舒服的餵奶姿勢莫過於躺喂,娃舒坦,我也舒坦。
  • 寶寶吃奶時哭鬧?4種原因與媽媽有關,2種是寶寶問題,爸媽了解
    4種原因與媽媽有關,2種原因與寶寶自身有關。新手爸媽需要了解。 不管是飢餓引起的哭鬧還是沒有安全感引起的哭鬧,一吃奶準能讓寶寶瞬間止哭。如果寶寶在吃奶時仍然還哭鬧,媽媽首先需反思是不是這4個原因。 一、媽媽母乳不夠 如果寶寶在吸吮時用盡了很大的力氣只能吸出來一點點,著急飢餓的寶寶當然會不滿,所以就會出現吃奶時哭鬧的情況。
  • 餵奶姿勢有好多種,掌握正確的姿勢,你和孩子都舒服
    4.媽媽餵完奶的時候應該先把手指頭輕輕塞進孩子的嘴角,然後把孩子的頭慢慢移開乳房。5.孩子喝奶的同時也會吞下空氣。正確的哺乳姿勢看看哪種適合你。在媽媽掌握了餵奶的流程後就可以實踐操作了,餵奶的姿勢至關重要。如果姿勢不恰當很有可能影響孩子身體健康以及顏值。
  • 這4 種姿勢餵奶最輕鬆,看看你是哪一種?
    寶寶常常吐奶、厭奶,怎麼辦?想要催奶、追奶、斷奶,如何做?丁香媽媽推出特約專欄《5 分鐘母乳課堂》,每周五如期邀請工作 10 餘年、國際認證泌乳顧問的張徵醫生手把手教你解決餵養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助你輕鬆實現母乳餵養!很多媽媽在諮詢中提到了自己在哺乳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情況,比如說乳頭疼痛啊,乳頭長小泡啊以及患上了乳腺炎等問題。
  • 餵奶姿勢不對,寶寶與寶媽兩敗俱傷,這3種常見傷害要當心
    歷經了10個月漫長的等待,經歷了生產的痛,當你攬寶寶入懷,第一次與寶寶親密接觸,他那胖嘟嘟的小嘴含住乳頭盡情地吸允時,你是不是既激動又溫暖呢?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有了當媽媽的感覺。其實,母乳餵養的學問很大,大的方面咱們暫且不說,就以餵奶姿勢為例,如果餵奶姿勢不正確,寶媽與寶寶都會受傷害,這絕不是什麼小事情,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傷害一:導致寶寶「地包天」「地包天」是比較通俗的說法,專業的說法稱為「反咬合」,正常情況下,應該是上牙包住下牙,而「地包天」正好相反,這是下頜發育過度,上頜發育不足導致的
  • 寶寶經常吐奶是怎麼回事?是脹氣惹的禍,和餵奶姿勢有關係
    小寶寶剛出生,特別的脆弱,父母照顧寶寶的時候需要格外小心,小寶寶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父母需要沉著應對,找到問題的根源,才能夠更好地把問題解決。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寶寶剛喝完奶沒多久,就會吐奶,甚至會從鼻子噴出來。看到寶寶這樣的狀況,父母會非常心疼,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 母乳餵養有「門道」:給寶寶餵奶時,媽媽的這5種行為要「拒絕」
    ,不敢再讓寶寶有特別的反應了。,這5種行為要遠離行為一:逗笑寶寶因此,不管多著急,寶媽一定要換好衣服、清潔一番再餵奶。等到溫度合適的時候,先用奶嘴戳一戳寶寶的臉蛋,引起寶寶的吸吮反射。當孩子把臉轉向你的時候,就可以抓緊時間把奶嘴塞進寶寶的嘴裡了。此時要注意動作輕柔,防止傷害到寶寶嬌嫩的口腔。
  • 母乳餵養有「門道」:給寶寶餵奶時,媽媽的這5種行為要「拒絕」
    寶媽餵奶時,這5種行為要遠離行為一:逗笑寶寶很多寶媽就像小蘭一樣,看著寶寶可愛的樣子,總是想逗弄一下。如果寶寶一邊喝奶一邊笑的話,很容易嗆奶,傷害氣管。有的寶媽懶得換衣服就開始餵奶,反而讓孩子接觸到了髒東西。尤其是寶寶的免疫力比較低下,工作服上沾染到的細菌等等特別容易對寶寶造成傷害。因此,不管多著急,寶媽一定要換好衣服、清潔一番再餵奶。
  • 寶寶吐奶有這4種情況需就醫,預防寶寶吐奶,做好這3點很重要
    嬰幼兒期寶寶出現吐奶是很正常的事情,這是因為寶寶食道和胃部相連的賁門括約肌發育不全,比較鬆弛。寶寶喝奶的時候,誤吞了空氣,媽媽沒有及時拍嗝,氣體刺激括約肌收縮痙攣,就發生了吐奶。寶寶吐奶了,媽媽注意觀察這5點1、吐奶時嘔吐物顏色一般性的吐奶嘔吐物是白色的,如果伴有有紅色,可能是寶寶胃部或者食道有出血。如果伴有綠色,那就比較麻煩了,可能是是腸道堵塞,嘔吐物中含有膽汁。
  • 母乳餵養的寶媽注意,出現這幾種情況時不宜給寶寶餵奶!
    一旦奶水的質量因某些原因有所下降,肯定就會直接針對寶寶的身體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在寶寶餓了哭鬧時,不要著急馬上去給寶寶餵奶,一定要根據自身的情況而定。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情況下給寶寶餵奶是不好的,可能有些寶媽並不是了解的很透徹。有經驗所得在以下情況時的奶水並不太健康,寶寶吃了可能會有所影響噢!
  • 給寶寶餵奶後頭暈咋回事兒?可能有2種情況,後一種很少人知道
    昨天有個粉絲諮詢我,說是給寶寶餵奶後出現頭暈的的症狀,之前就有過兩次,問我要不要緊,是否需要去看醫生。可能很多哺乳期媽媽,覺得給寶寶餵奶後頭暈,是因為產後身體虛弱所致,其實除了身體虛弱,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很多人都沒聽見,下面就跟著京媽一起來了解下。
  • 媽媽這樣的姿勢餵奶,寶寶可能「地包天」!
    「地包天」一方面有可能是由於遺傳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餵養不當造成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如何防止寶寶出行「地包天」。「地包天」也叫「兜齒」,在醫學上稱為「反咬合」。上牙應當咬在下牙的外邊,而一旦表現為下牙咬在上牙的外面則為「地包天」。通常大家都認為「地包天」最重要的是影響美觀。
  • 媽媽這樣的姿勢餵奶,寶寶可能「地包天」
    「地包天」一方面有可能是由於遺傳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餵養不當造成的。不正確的餵養方式也會出現「地包天」:1 餵奶時平躺或者奶嘴的大小不合適,2 如果寶寶的多顆後牙齲齒嚴重,會迫使他使用前牙,下頜不斷向前伸,時間久了也可能會成為「地包天」。另外,不要讓孩子習慣要上唇,或者模仿別人伸下巴,這些都有可能造成「地包天」。如何掌握正確的餵奶姿勢?
  • 寶寶愛「打嗝」該怎麼辦?寶媽別著急,這4個小竅門可預防、緩解
    寶媽別著急,這4個小竅門可以緩解:1.撫揉寶寶的背部因為打嗝是由於膈肌發生收縮,所以幫助調節膈肌是很好的止嗝方法。4.喝橘皮水這個方法有很多寶媽都不了解,橘皮有舒暢氣體的作用,幫助寶寶腸道蠕動將胃部的空氣排出。當寶媽發現孩子打嗝時間過長,嘗試以上方法仍不見效時,就可以泡一杯橘皮水,等待水溫合適之後給孩子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