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罵不講道理,也能讓孩子聽話?這個簡單的心理學妙招很實用

2020-09-13 CiCi媽媽說育兒

說教、吼罵、威脅、哄騙……,你是用什麼方式讓孩子乖乖聽話?根據每個孩子性格不同,家長們會因材施教,選用對自家孩子最有效的招數讓孩子服從安排。這些方式雖然對孩子有一定的效果,可同樣會帶來一些潛在的負面影響。

說教多了孩子會變得「左耳進右耳出」;威脅多了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厚臉皮」;吼罵多了容易給孩子帶來心理傷害……。什麼樣的方式既有效又不會傷害孩子呢?本文分享一個簡單有效心理學妙招,供爸媽們參考。

為了讓孩子乖乖聽話,家長們常見的方法

為了讓孩子乖乖聽話,家長們都曾使過渾身解數。一開始的教育方式大多是父慈子孝,慢慢地就變成了「雞飛狗跳」。「沒辦法,對孩子太溫柔,他反而越得寸進尺」,這是多數家長在教育不聽話孩子時常有的心態。這幾個家長們常見的方法,作為家長的你是否曾用過。

先好好說,不行就使出「絕招」

一開始教育孩子時,爸媽們都會拿出他們的十分耐心,和孩子好好講道理,給予孩子尊重和選擇權。有些孩子對此很受教,最後孩子聽話大人開心;有些孩子就不一樣了,好說歹說就是沒效果,沒辦法只能使出「絕招」,吼叫打罵威脅等等,先讓孩子此時乖乖聽話再說。

不聽話先打一頓,實在不行就兩頓

有些孩子性格真的就像是「天生的皮孩子」,其實這些孩子多數受家庭教育環境影響,已經形成了頑皮孩子的性格。家長疏忽教育,孩子性格已經難改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只剩下這種:不聽話時先打一頓再說,實在不行就兩頓。

「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威脅手段很管用

家長們都喜歡利用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心理,不聽話時,一句「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孩子立馬乖乖投降。這句話對於90%以上的孩子都很管用,因為幼年時期的孩子他們太在乎家長了,太害怕家長離開自己。威脅手段管用的背後,對孩子造成的危害同樣也是極大的。

「你要是聽話,媽媽就給你買XX」,哄騙手段起效快

知道孩子想要什麼,這是每個家長都知道的事。孩子不聽話時,只要使出這招哄騙手段,見效也是很快的:「你要是聽話,媽媽就給你買XX」。不管最後家長是否兌現承諾,對孩子來說都會造成的負面影響。

實現承諾了會給孩子營造出「我不聽話就能得到想要的東西」,不實現承諾會讓孩子覺得家長沒信譽,失去對家長的信任。

怎樣讓孩子「自覺」聽話?一個簡單的心理學妙招,爸媽們要了解

孩子不聽話是成長過程中必然出現的問題,有些家長總是選用的「不智慧」的招數,以此達到讓孩子乖乖聽話的目的;也有些機智的家長會恰到好處地運用孩子的心理,讓孩子心甘情願地被家長安排。怎樣讓孩子「自覺」聽話?這個簡單的心理學妙招,爸媽們要了解。

讓孩子「自覺」聽話,家長只需運用一個簡單的心理學妙招:假裝背著孩子講話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偷聽大人講話,家長可以假裝背著孩子偷偷講話:「你知道嗎最近孩子學習進步不錯呢,他寫作業比以前積極了很多,要是能夠寫完作業主動複習明天的功課就更好了。以後我們也不能總是覺得孩子不用功,其實他是在默默用功,爭取好成績給我看呢」。

孩子聽了這些話,不僅心裡樂開了花,而且以後一定會努力表現給家長看。與其苦口婆心地說教孩子、逼迫孩子、威脅孩子,還不如充分利用他們的心理,讓孩子自覺做得更好。

「孩子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你越不讓他們知道,他們越想知道」——背後討論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是很強的。他們會在大人背後談論的時候,特別是談論自己的時候,想知道你們說些什麼。所以家長可以假裝背著孩子去討論,引發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故意聽到自己說什麼。

「孩子喜歡被認可」——背後偷偷表揚孩子,並給予期望

誇讚心理對孩子成長有著諸多好處,孩子喜歡被認可被讚揚,特別是被家長認可和讚美。相對於表面讚美來說,背後的讚美更能激發孩子的進取心。偷偷誇讚孩子並給予未來的期望,孩子更容易朝著家長期望的方向努力,努力做得更好。

除了心理學妙招,這3個讓孩子乖乖聽話的方法家長也可以試試看

「家長假裝背著誇讚孩子」這個心理學妙招,對於某些孩子來說有好的效果,但不一定對所有孩子都有效果。針對於其它性格的孩子,家長還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

提前約定

不管是帶著孩子幹任何事,家長都要提前約定好,並得到孩子的肯定和承諾,讓孩子提前有個心理預期,這樣在失望的時候才不至於大吵大鬧,不可收拾。

比如帶著孩子去逛商場之前和孩子約定好,今天買玩具只能買一個,價格控制在50以內。這樣到了商場孩子看到了琳琅滿目的玩具都想要或是價格太貴時,家長可以和孩子說出門前已經做好了承諾,要做個守信用的好孩子,否則下次不能出來了。

換個方式「好好說」

家長都喜歡對著孩子碎碎念,「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你怎麼老是喊你不回答呢」、「叫你吃飯你怎麼老是不動呢」……各種碎碎念非但沒有起到效果,反而增加了孩子的逆反情緒。

家長可以換個方式「好好說」:「媽媽今天做了你最愛吃的土豆絲和一個新菜,你要不要來嘗嘗」。比用生硬的命令語句,換個方式來督促孩子、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更能達到家長理想的效果。

撒嬌裝柔弱

孩子都有個「小大人心理」,明星霍思燕曾經就用過裝柔弱這一招讓兒子嗯哼變成了一個「會幫忙保護媽媽的小小男子漢」。家長想讓孩子聽話、懂事,可以適當跟孩子撒個嬌、裝柔弱:「媽媽今天腰有點疼,沒法幫你收拾玩具了,你能不能幫幫媽媽」。

孩子是愛媽媽的,也有著保護媽媽的天性。平時如果媽媽表現得無所不能太強大,孩子才會覺得自己不用幹,自己也沒有機會表現。通過撒嬌裝柔弱的方式讓孩子「主動幫忙」,不僅能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還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CiCi媽寄語: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給父母的一顆種子,保護好了根,他們才能在風吹雨打下屹立不倒,向陽而生。世界上沒有天生不聽話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不用心教的父母。孩子有著屬於他們的天性,家長了解孩子不要光從表面來看,洞悉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教育起來才更有效。

相關焦點

  • 教育孩子3個有效方法,廈門網友:管用,不打不罵也能讓他聽話
    說教多了孩子會變得「左耳進右耳出」;威脅多了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厚臉皮」;吼罵多了容易給孩子帶來心理傷害……。什麼樣的方式既有效又不會傷害孩子呢?本文分享一個簡單有效心理學妙招,供爸媽們參考。,爸媽們都會拿出他們的十分耐心,和孩子好好講道理,給予孩子尊重和選擇權。
  • 不打不罵,一樣可以讓孩子乖乖聽話
    中國人教育孩子的方法之一就是「棍棒之下出天才」。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挨過多少家長的罵,挨過多少家長的打。打罵教育有時確實是可以把孩子當下的問題解決了,但是之後卻會出現更大的問題。一旦家長覺得這種方法可行的時候,就會形成習慣,每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就會下意識的對孩子進行打罵。如果家長忽略孩子出現問題的根本而一味的打罵孩子,這是非常可怕的。對於家長來說,如何教育孩子也是一門學科,孩子身上出現的每一個問題都是有原因的,家長就應該要對症下藥。在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第一時間應該先反省自己,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不聽話?他是不聽誰的話?孩子不聽話到底有什麼原因?
  • 喜歡給孩子講道理的父母,會收穫一個更不聽話的孩子
    「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喜歡並支持的一種教育方式,一直以來被很多人所推崇。但很多人也發現了,講道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沒用。其實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他的孩子往往越不聽話。有位母親,七歲的女兒非常叛逆,最喜歡跟母親對著幹。
  • 八個科學懲罰孩子的小妙招,不打不罵讓孩子乖乖聽話,改掉壞習慣
    給孩子一直講道理,時間久了孩子根本不當回事,依舊我行我素,而對孩子進行打罵顯然不夠理智,而且時間久了,孩子越打越皮,到底怎麼還能科學有效的懲罰孩子呢?高先生的脾氣非常暴躁,屬於點火就著的那種,每次高先生的兒子犯錯時,高先生都氣的不行,大吼大叫的罵兒子,實在氣不過還要揍兒子一頓。
  • 為什麼有些孩子可以講道理,有些孩子卻不聽話?
    「 知乎上有個非常熱門的問題:在從未受過體罰的前提下,為什麼父母和孩子講道理但是事實是,很多時候溝通效果都不太理想。「聽話」的孩子總是少數,這是為什麼?除去孩子先天的稟賦和性格差異,有一個核心的原因很多家長卻往往不太重視或者不願意承認:我們有沒有做好孩子的榜樣?
  •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孩子不聽話能打嗎?能打,但要講方法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孩子不聽話能打嗎?我是一位雙胞胎男孩媽媽,這個疑問將從這2個方面來分析。1、孩子不聽話怎麼教,有什麼處罰手段?2、打了孩子,會給孩子留下陰影嗎?幾分鐘後,孩子情緒穩定,再和孩子講道理。這樣,孩子可以聽得進去,家長管理孩子也避免了老人家有寵愛孫子,怕孫子受委屈受責罰的。關在房裡,安靜的環境,可以讓孩子也學會反思自己剛才是不是做的不對。開著燈,是區別於「關小黑屋」,家長陪著,孩子也不會害怕,有陰影。
  • 不打不罵,如何讓孩子聽話?學會給孩子立規矩很重要
    孩子不聽話打他罵他真的有用嗎表哥的兒子就是人見人煩的熊孩子,每當到了串親戚的時候,我們全家人都特別害怕這個小侄子來,每當他來到我家時,家裡就會變得雞飛狗跳,一片混亂。面對這個熊孩子,表哥也十分頭痛,就在最近表哥跟我們說,有次控制不住打了兒子一頓。大家都覺得表哥的這頓打應該會讓小侄子安分一些,但是表哥卻跟我們說,事情和我們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
  • 家長越講道理,孩子往往越不聽話
    很少有小孩子認同父母跟他講道理是愛他的表現,要知道孩子最討厭父母長篇大論了。如果一天到晚跟孩子講道理,其實就是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一個不對等的角色上。「有些壞習慣不需要說清楚來改正嗎?」「不多教點人生道理給她她就迷迷糊糊過日子了!」是是是,您說得對。首先我不否認,給孩子講道理是正確的。
  • 為什麼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
    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曾經說過:三種對孩子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這句重要的提醒已存世百年......為什麼大人喜歡講大道理呢?我們對「講道理」的偏好,往往源於從小在家中和學校接受過太多大道理的教育。
  • 孩子不聽話,別著急,教子八計,不打不罵,讓你的孩子乖乖聽話
    important}文 |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經常有家長大倒苦水,說自己家孩子人挺聰明,但就是不聽話,小小年紀就「指揮不動」了,甚至你往東,他往西,就是不跟父母在同一根弦上。除了言簡意賅表達自己的意圖外,爸爸媽媽還可使用「休止符」時間,在孩子不聽話時靜口,用突然間的安靜讓孩子感到意外,從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身上。4、反客為主父母應該給孩子理解你的話的機會和時間。
  • 不吼不罵,四個科學懲罰方法,讓孩子乖乖聽話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脾氣也越來越大,特別是在兩歲之後,他簡直就是從事事順從的小天使變成了愛發脾氣的「小惡魔」,什麼事都要和家長對著幹,壓根不把你說的話放在眼裡。面對孩子不聽話,家長剛開始還能有耐心的引導、教育孩子,後來次數多了,乾脆就開始了「河東獅吼」,甚至動手打孩子。
  • 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孩子往往越不聽話,你錯在這兒了!
    但人們也往往發現講道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沒用,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他的孩子往往越不聽話。有位家長說她7歲的女兒特別逆反,不讓做什麼就偏去做,她經常苦口婆心地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卻不聽,惹得家長常發脾氣。她知道打罵孩子不對,但不知該怎麼辦。我讓她舉個孩子如何不聽話的例子,她講了這樣一件事。她家住公寓樓五層,沒有電梯,走樓梯上下。
  • 孩子講不通,罵不聽,所以打一頓就解決了?
    不得不說養育孩子,真的是一場修行,你不僅要學習跟上當代育兒理念,還要不斷磨礪自己的好脾氣。所以你經常會看到一個媽媽,突然暴躁起來,對孩子又罵又打,歸根結底其實是因為忍太久了。講道理,罵孩子,打一頓,是三種大家認知中常見的管教方式,可有的媽媽覺得孩子皮太厚,講不通罵不聽,打一頓才能知錯。實際上,我們大概太久沒當孩子,已經忘記了孩子是一種越打越皮厚的物種。
  • 當孩子不聽話時,苦口婆心講道理不如編故事
    你怎麼不聽話呢?」「你要我說幾遍呢!都說了不行,很危險,摔倒了,還是你自己難受!」「你再這樣我就回家了,你不聽話,就不要再外面玩!」……昨晚帶孩子在小區玩的時候,親眼目睹了一位媽媽從最開始的還算心平氣和,到後來的威脅、暴躁、抓狂…這位媽媽看起來是一位頗嚴格的媽媽,說話的口吻,從頭至尾都非常生硬和嚴厲。
  • 孩子犯錯不打也不罵,學會這些懲罰小妙招,家長省事孩子懂事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懲罰孩子的小妙招!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有被父母打過的經歷,有一個家長在回憶時說,「小時候太淘氣,經常挨揍。」我問他,「那你打過你的孩子嗎?」他有些尷尬地點了點頭。我再追問他,「打完孩子有效果嗎?」他回答,「沒太用,但沒辦法啊。」
  • 家長越是喜歡講道理,孩子就越是不聽話,那麼家長該如何去做?
    後來有的家長發現了,其實講道理不一定要孩子全部聽懂,習慣和氛圍也很重要,便開始和孩子講各種各樣的道理,出現很多「不可以,不行」。實際上,講道理可以,但是要注意方法。並不是所有講道理的家長都會成功,有的時候,家長越是喜歡講道理,孩子就越是不聽話,這些方面的事情,家長必須知道。
  • 一句話解決孩子愛頂嘴,不打不罵,孩子乖乖聽話
    孩子兩歲前,那就是聽話的小天使,你讓他往東他不敢往西,更別提頂嘴了。可到了兩歲之後,孩子自我意識萌芽,開始喜歡和家長唱反調,就愛和你對著幹,弄得家長是一個頭兩個大。雖然一時有效,但卻會讓雙方心情都變差,特別是會給孩子心理留下陰影,委屈巴巴地去執行家長的命令。當孩子頂嘴時,家長其實不必著急生氣,而是要運用心理學去解決問題。案例:孩子晚上遲遲不去睡覺,而是忙著玩遊戲、看電視,這個時候家長說「快點去睡覺,不然明天就起不來了」肯定是沒多大效果的,孩子還是該怎麼玩就怎麼玩。
  • 熊孩子不學好不聽話到底該不該打,怎麼打
    其中有個小女孩憤怒地說:「我的爸爸最壞了,有一天我從幼兒園回來在家,我爸爸一進門就使勁罵我,我也沒招他沒惹他呀!」你看,從孩子的話裡,我們可以分析出幾個問題。第二,孩子畢竟還小,認識不到自己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犯了錯還不知道。第三,這個爸爸粗暴簡單,沒有耐心地給孩子講清道理就罵人。第四,爸爸的粗暴行為讓孩子很受傷,甚至於產生了心理陰影、對爸爸有了不好的印象。
  • 兩三歲的孩子不聽話還在打罵,學會這幾招,讓孩子乖乖聽話
    很多家長知道,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會變得特別的叛逆,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孩子兩歲左右,孩子就已經出現了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也會變得喜怒無常,而且孩子太小了,打不得罵不得的,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 為什麼你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看完就明白了
    每當做父母的在生活之中對孩子講起道理,他們聽完這些話總是滿口答應,但下一秒就又在打遊戲、熬夜、早上也不肯起床。 為什麼你講道理孩子不聽?很多人都會感到疑惑,為什麼孩子就是不肯聽話呢?、站在成人的立場去看待問題,我們並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考,也不能明白孩子現在面對的是什麼,想的是什麼,因此講出來的道理並不能打動孩子,偶爾嘗試著「蹲下來」,和孩子換位思考,也許我們更能明白孩子在想什麼,我們講的道理也更能讓孩子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