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大物博,城市的規模也是十分巨大,超級城市在中國早已不是什麼稀奇事兒。而在接近300個城市中,最引人側目的還是十大城市。那麼中國十大城市都有哪些呢?下面我們隨著時間這條縱軸一起來看下吧。
1、民國時代的十大城市
民國時期的十大城市實際上是院轄市(相當於今天的直轄市)當中的前十位,它們分別是:上海、天津、漢口(武漢三鎮之一)、南京、北平、重慶、瀋陽、廣州、青島、西安。
說起民國的十大城市當然要重點提一下上海、南京、重慶和漢口。上海在民國時期地位超然,是遠東第一大城市,同時也是全中國的工業中心、外貿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
南京自不必說,民國首都,地位相當於如今的北京;南京淪陷後,重慶在戰時成了首都,後來則成了永久陪都;漢口則是武漢三鎮之一,繁榮一時,曾經是直追上海的存在。
2、1949-1966年的十大城市
新中國成立後,北京被確定為首都,因此發展十分迅速,畢竟計劃經濟時代,全國都要支援北京的建設。
在此期間,十大城市的位次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十大城市是:上海、北京、天津、武漢、瀋陽、廣州、南京、重慶、西安、哈爾濱。
此間北京的集中發展很有成效,已經迅速成長為僅次於上海的大城市。東北的哈爾濱則由於工業發展,挺進前十。作為共和國長子的遼寧瀋陽,名次也得到提升。
3、1978-2000年的十大城市
中國在經歷了十年動蕩和兩年搖擺後開始了改革開放,經濟建設成為了中心任務,城市的經濟功能愈發突出。
在這段時間裡,發展最快的當屬南方城市,尤其是廣東的廣州和深圳,1998年時廣州已拿下城市經濟探花位置,深圳則從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迅速成長為全國經濟第五城。
這時的十大城市是:上海、北京、天津、廣州、武漢、瀋陽、重慶、南京、西安、成都。
不過從1988年開始,瀋陽就開始失速,杭州則異軍突起,此後幾乎一直保持全國前十。
4、21世紀以來的十大城市
城市的競爭永遠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有的城市前期表現很亮眼,但是後期卻逐漸衰落了,有的城市前期根本無人知,如今卻成了嚇人一跳的大城市。
進入二十一世紀,最初的十年不少沿海城市經濟增速十分亮眼,甚至一度進入全國經濟排名前十,比如青島、無錫就是前十的常客。
但是隨著形勢的轉變,內陸大城開始發力,尤其是成都,雖然成都在20世紀長期居於全國城市經濟排名的前十,但是在21世紀初的10年,前十中根本沒他的位置。不過在2012年以後成都就再也沒有跌出過前十,而且位次處於穩中有升的態勢。
此外,東北地區的城市在這一期間也開始集體衰落,瀋陽正式退出十大城市序列,東北城市集體「淪陷」。
而深圳也終於擺脫了常年經濟低廣州一頭的態勢,2017年成功反超廣州,並且逐漸拉大了差距。這個原本不起眼的小城,如今早已站上風雲之巔!不過深圳的綜合實力還是和內陸省會大城有不小差距。
這一期間的十大城市一直都有很大的爭議,畢竟城市的綜合實力可不僅僅是GDP,以下城市都有競爭十大城市的實力: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杭州、武漢、南京、重慶、成都、深圳、西安、蘇州。
各位看官,你認為未來還有哪些城市能夠角逐十大城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