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交」前兆?尼加拉瓜聯大未提臺灣令島內焦慮

2020-12-25 環球網

【環球時報記者 謝戎彬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第74屆聯合國大會(以下簡稱「聯大」)一般性辯論24日至30日在美國紐約舉行。臺灣15個「邦交國」29日全部發言完畢。緊盯聯大發言的臺灣媒體29日發現,繼巴拉圭後,尼加拉瓜也隻字未提臺灣,再次拉響臺「外交」警報。

臺灣工商時報網29日報導稱,此次聯大發言中有4個「邦交國」未提臺灣,分別是宏都拉斯、巴拉圭、梵蒂岡和尼加拉瓜。其中梵蒂岡在聯大一般性辯論發言時一向不提臺灣,巴拉圭7年來首度未在發言中提及臺灣,但有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支持臺灣參與聯合國體系,和宏都拉斯的做法相同。而尼加拉瓜則是唯一未在聯大一般性辯論中發聲挺臺,也沒有致函古特雷斯的國家。報導稱,尼加拉瓜連續兩年未替臺灣發聲,但去年曾致函古特雷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友邦」在聯大的發言情況,一向被視為臺灣「外交」的重要觀察指標。去年聯大一般性辯論中發聲挺臺的索羅門群島和吉里巴斯先後與臺「斷交」,因此「友邦」在聯大舉行期間的動向更受矚目。報導稱,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24日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時,尼加拉瓜就未表態支持臺灣,因此「被認為雙方外交已拉警報」。此前臺「國安會」召開會議,分析在年底前可能還會有一兩個「邦交國」與臺「斷交」,此次尼加拉瓜的舉動引發外界聯想。

29日,臺「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再度緊急解釋說,臺灣與尼加拉瓜「邦交」篤睦友好,尼歷年來都以不同方式聲援支持臺灣的國際參與。她還說,近期尼加拉瓜國內面臨經濟、社會發展等嚴峻挑戰,因此尼外長在聯大發言中著重闡釋尼國內外情況。

尼加拉瓜位於中美洲中部,面積13萬平方公裡,人口600多萬。1930年,中華民國政府設立駐尼加拉瓜總領事館,由駐巴拿馬公使館兼管,國民黨政權遷臺後雙方繼續保持「外交關係」。1985年,因臺當局在尼加拉瓜內戰中暗中支持反總統奧爾特加的前政府軍,雙方中止「外交關係」。1990年,查莫羅政府上臺後,再度承認臺當局。

為了留住尼加拉瓜,臺當局不斷撒錢。2018年10月,臺「外交部」宣布將原在薩爾瓦多執行的6個計劃轉移至尼加拉瓜,包括家庭水產養殖、海水魚養殖和健康蔬果種植等。今年2月,尼加拉瓜議會同意接受臺灣提供的1億美元貸款。臺灣「中時電子報」批評稱,在多米尼加和布吉納法索先後與臺「斷交」後,蔡英文採取的應對策略就是配合美國日益升高的「反華」浪潮及制衡大陸的規劃,迫不及待地充當美國的馬前卒。她真正擔心的是「斷交」破壞自己的2020年選情。儘管如此,雙方關係仍不斷拉響警報。今年5月,臺當局「邦交國」瓜地馬拉和尼加拉瓜未提案要求世界衛生組織邀請臺灣參加大會。9月初,尼加拉瓜媒體又報導稱,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因經費不足,取消尼學生的獎學金受獎資格。

《環球時報》記者2014年年底曾到訪尼加拉瓜,與當地政界人士和企業家,包括時任副總統、議會多數黨領袖、軍隊參謀總長、警察總長等高官有過交流,還曾到尼總統府採訪過總統奧爾特加。《環球時報》記者曾問奧爾特加,尼政府有沒有打算讓中尼關係更近一步,比如恢復外交關係是不是尼正在考慮的選項?奧爾特加說:「我在1986年首次訪華,那是中國和尼加拉瓜兩國、兩國的執政黨和兩國革命的第一次相遇。在新的歷史時期,如果有機會,我們願意再次相遇。我充分理解中國在新形勢下的決策。」雖然尼加拉瓜與臺灣「建交」,但當地人對中國的發展非常好奇,也很關注。在尼國內有很多中國製造的商品,一些中國企業在尼國內也有投資,比如紡織業等。不過,《環球時報》記者在尼採訪時遇到的華人面孔遊客,都來自臺灣,幾乎沒有遇到過大陸遊客。

臺灣《旺報》援引島內拉美研究學者楊建平的「預言」稱,尼加拉瓜與臺「斷交」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臺灣人以為緊緊靠著美國、日本就可以無後顧之憂,「這種心態很危險」。楊建平直言,這些中南美洲「邦交國」心知肚明,臺灣地區領導人到訪只是表面上的理由,真正打的算盤還是「過境美國」。臺灣前「外交部長」程建人也說,中南美洲「邦交國」要注意尼加拉瓜,最近該國接連發生森林大火、年改遊行示威等事件,內部政局與經濟不穩定,很有可能生變。

相關焦點

  • 臺媒又炒「友邦」在聯大發聲挺臺,還「揪出」一個5年沒發聲支持的...
    臺灣「中央社」24日報導稱,帛琉、馬紹爾群島、巴拉圭3個「友邦」在發言中挺臺參與聯合國體系。報導還提到,宏都拉斯已連5年未在聯大辯論發聲支持臺灣。帛琉總統小湯米·雷門格紹資料圖(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75屆聯合國大會,各國領導人通過預錄影片發言。
  • 蔡英文「訪」尼加拉瓜行程出變故 或遇「中途斷交」
    資料圖:蔡英文參觀巴拿馬運河除了擔憂遼寧艦外,臺當局還害怕蔡英文出訪期間可能遭遇「中途斷交」。臺視新聞網稱,當局4日公布了蔡英文「出訪」的細節行程,但詭異的是,明明是應邀參加尼加拉瓜總統奧爾特加的就職典禮,但行程裡卻沒有安排雙邊會談,就連「國宴」也沒有。這讓人回想2009年,馬英九出訪尼加拉瓜,硬是被奧爾特加放了5次鴿子。這次蔡英文「出訪」再次引發外界質疑臺灣與尼國的關係可能出現變數。此前臺媒稱,臺駐尼加拉瓜「大使館」遲遲無法找到尼國接待的對口官員。
  • 蔡英文出訪尼加拉瓜行程出變故 臺當局憂心「中途斷交」
    蔡英文出訪尼加拉瓜行程出變故 臺當局憂心「中途斷交」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記者 郭孝偉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李俊峰】除了擔憂遼寧艦外,臺當局還害怕蔡英文出訪期間可能遭遇「中途斷交」。
  • "斷交"前兆?臺"友邦"總統稱蔡英文來自中國臺灣
    (原標題:"斷交"前兆?臺"友邦"總統稱蔡英文來自中國臺灣)蔡英文與巴拉圭總統(圖:臺灣《中時電子報》)海外網8月16日電 蔡英文日前出訪「友邦」巴拉圭和貝里斯,過境美國洛杉磯時,綠媒曾多次宣稱「臺美外交突破」。
  • 臺灣"斷交"潮背後隱藏著一個密碼
    (聖多美普林西比與臺「斷交」時,島內的諷刺漫畫。如今多米諾骨牌效應早就被印證了。圖片來源:臺媒)布吉納法索「斷交」,對臺灣雖然來得突然,但其實早就已經出現端倪。對於接續「斷交」的衝擊,蔡英文在記者會上公開喊話,認為「這是中國一連串對臺灣的外交打壓」,看,氣憤之下,連「中國大陸」這「維繫現狀」的指標性用語都不用了。當局端出的第二個原因,是「中國多年來強力的金援攻勢」。這話連島內網友都不以為然,畢竟,「金援外交」可是當年臺當局的利器。按照這個邏輯,「可以省錢了」應該高興才對,為何卻氣急敗壞搞譴責呢?
  • 蔡英文訪尼加拉瓜行程引質疑 島內輿論擔憂「友邦」生變
    臺灣《聯合報》8日稱,知情人士表示,目前處於美國政權交接期間,臺方一方面須顧及美國現政府,另一方面又期盼與未來新政府有所聯繫,分寸拿捏掌握上,得格外謹慎小心。臺灣「風傳媒」刊發的文章稱,川蔡通話(臺灣將川普譯作川普)後,島內呈現一股詭譎的氣氛,蔡英文顯得低調,希望降低事件可能造成的恐懼。加上聖多美普林西比與臺「斷交」與大陸復交的政治訊號,蔡政府需要一段時間消化,短期內應不會有出乎意料的演出。
  • 國際輿論警告臺將面臨"斷交多米諾":三個國家將與臺說再見
    被臺當局視為最重要的「指標性邦交國」之一的巴拿馬宣布與臺灣「斷交」,給島內投下重磅震撼彈,島內學者、政客、媒體紛紛警告,依照目前的形勢,巴拿馬不會是「最後一個」,「友邦」數量已跌至歷史最低點的臺當局恐面臨「雪崩式斷交」。
  • 布吉納法索「斷交」震撼臺灣 蔡英文惱羞成怒攻擊大陸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非洲國家布吉納法索昨天突然宣布與臺灣「斷交」,這已是蔡英文上臺兩年來的第四個,當晚,上臺不到3個月的臺「外長」吳釗燮引咎辭職。蔡英文昨夜發表講話,將「行政院長」賴清德、「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總統府」秘書長陳菊等都拉了出來,分擔壓力。
  • 薩爾多瓦"斷交"後 臺當局這倆"友邦"也被曝"鬆動"
    報導稱,帛琉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帛琉外來遊客共12.2萬人,其中有5.5萬人來自中國大陸,臺灣旅客卻只有9千人。報導分析指出,雖然臺當局「友邦」帛琉此前表示拒絕與臺灣「斷交」,但如果重視商業的參議員薩蘭格爾當選下屆總統,帛琉與臺灣「邦誼」恐會生變。除了帛琉,臺當局另一「友邦」尼加拉瓜也被曝岌岌可危。
  • 薩爾瓦多「斷交」後 臺當局這倆「友邦」也被曝「鬆動」
    報導稱,帛琉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帛琉外來遊客共12.2萬人,其中有5.5萬人來自中國大陸,臺灣旅客卻只有9千人。報導分析指出,雖然臺當局「友邦」帛琉此前表示拒絕與臺灣「斷交」,但如果重視商業的參議員薩蘭格爾當選下屆總統,帛琉與臺灣「邦誼」恐會生變。除了帛琉,臺當局另一「友邦」尼加拉瓜也被曝岌岌可危。
  • 臺當局借「臺布斷交」對抗大陸必然落敗
    華廣網6月5日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孫晉蔚的評論文章指出,布吉納法索是蔡英文上任兩年來第四個「斷交」的「邦交國」,也是本月內第二個「斷交」的國家。儘管布吉納法索的「斷交」聲明隻字未提中國大陸,只強調為了該國及人民的利益做出這一選擇,蔡仍將矛頭對準大陸,攻擊大陸「玩弄金錢外交」,聲稱「面對中國打壓,臺灣絕不會退縮,不會再忍讓」等。臺灣地區副領導人陳建仁表示,「大陸的打壓無法使臺灣遠離非洲」。「行政院長」賴清德表示,「對大陸一連串的外交打壓給予最嚴厲的譴責。」「立法院長」蘇嘉全表示「憤怒與遺憾」,呼籲「不要因為大陸的打壓而氣餒」。
  • 蔡英文含糊回應中岡復交 島內擔憂引發「外交雪崩」
    臺灣《聯合報》報導稱,三點聲明分別為:區域和平穩定與兩岸關係的健全發展,是兩岸共同的責任,兩岸間在國際上的針對性競爭無益兩岸關係的正常發展;民進黨的對外政策很清楚,就是與各國間維持和平、穩定與繁榮;「外交」沒有藍綠,需要團結維護「國際空間」。報導稱,對於大陸與甘比亞復交,是不是對不接受「九二共識」的蔡英文新政府的下馬威,阮昭雄聲稱「此舉是針對臺灣的國際空間,不是對單一個人」。
  • 臺灣現"斷交潮" 蔡英文:挑戰臺灣社會的底線
    (原標題:臺灣現"斷交潮"蔡英文深夜瘋言:大陸踩我底線了)海外網5月25日電 布吉納法索24日宣布與臺灣「斷交「,這已是蔡英文上任2年來,被「斷交」的第4國,目前臺灣「友邦」降至18個。蔡英文24晚叫囂,「這已經挑戰臺灣社會的底線,這些行為無助於兩岸關係。」對此,島內網友表示,「蔡英文,臺灣不想和你捆綁在一起。」島內:大陸是想懲治「臺獨」分子事實上,臺灣這次被閃電「斷交」並非偶然。蔡英文於4月首次「出訪」非洲,布吉納法索總統就以「有重要國際行程」為由,拒絕接待,因此未安排蔡英文「訪問」。
  • 《臺灣「斷交潮」下一個會是誰?》之人均諾獎指數最高的...
    目前,臺灣在拉美地區的「邦交國」數量最多,其中一半位於加勒比海,其中就包括聖露西亞。國民教育水平頗高的聖露西亞,在外交方面也是頗有自己的套路。該國奉行的「遊走兩岸」早有先例。聖露西亞曾在1984年與臺灣「建交」,1997年又與大陸建交,2007年之後再度與臺灣「復交」。
  • 《臺灣「斷交潮」下一個會是誰?》之蔡英文度假地聖基茨
    最近這段時間,一個個臺灣所謂的「友邦」紛紛「拋棄」臺灣。9月16日,索羅門群島剛和臺灣「斷交」,90個小時之內,吉里巴斯以出乎意料的「突襲」方式也宣布與臺當局斷絕關係。  自此,臺灣僅剩15個「邦交國」:海地、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拉圭、貝里斯、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瓜地馬拉、聖露西亞、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史瓦帝尼、梵蒂岡、諾魯、帛琉、吐瓦魯和馬紹爾群島。
  • 陷「斷交」危機蔡英文赴「友邦」救火 BBC嘲諷:呵呵
    (來源:臺灣《聯合報》)日前,有臺媒曾曝出,臺灣在南太平洋地區的6個「友邦」正同時出現鬆動的情況,為鞏固「邦誼」,蔡英文28日出訪其中3個「友邦」。對於臺當局面臨的「斷交」危機,英媒BBC網站中文網站也進行了相關報導,不過,有臺媒發現,報導的文章竟然以「呵呵」二字收尾,略有諷刺意味。
  • ...島內網友算了一筆帳,蔡英文再連任一次,「邦交國」就幾乎沒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薩爾瓦多21日宣布與臺灣「斷交」,與中國建交。至此,臺灣的「邦交國」就剩下17個了……四個月內,臺灣連「斷」三個「友邦」,壓力最大的應該是蔡省長了。薩爾瓦多還是和臺」斷交「了 ,和中國大陸建交。除了蔡省長,上任才半年、屢屢為臺爭取」外交空間「的臺「外長」吳釗燮,此時心裡的陰影面積應該不會小於蔡省長吧……在21日上午的臺「外交部」記者會上,有媒體對此詢問吳釗燮,接任「外長」後,臺灣就丟了三個「邦交國」,是不是要負政治責任?
  • 擔憂「斷交潮難歇」,島內學者直批蔡英文「夜郎自大,政治幼稚」
    弔詭的是,誰都能看出蔡英文惱羞成怒,但本來要辭職的臺灣「外長」吳釗燮25日卻稱,蔡英文認為過去這段時間「外交表現還算不錯」,所以他不用走人了。島內網民因此怒批臺當局「厚顏無恥」。「斷交」危機中的臺灣民進黨執迷不悟,不從自身尋找癥結所在,只會像從前一樣將責任都歸咎於大陸,甚至擺出一副更加強硬的姿態。
  • 蔡英文在「斷交」記者會上笑得合不攏嘴 島內網友氣炸了
    蔡英文召開記者會的直播截圖(圖片取自李富城臉書)海外網8月22日電21日,薩爾瓦多與臺當局「斷交」,蔡英文隨後在蔡辦召開記者會說明情況。不過,記者會上,蔡英文卻像是未受到「斷交」的影響,臉上還掛著笑容,引發島內網友痛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