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三種都是屬於俗稱的「無損」音頻文件格式。
APE和FLAC的文件相比WAV體積要小一些,在音頻的提取和轉化過程中,也經過一定的壓縮,因此和原始錄音對比,APE和FLAC文件本質也是「有損」,只不過損失很小,接近可以忽略不計;其中APE算法有較好的壓縮率,相比之下FLAC壓縮率有所不如,因此同品質的FLAC文件往往略大。
WAV是由微軟公司開發的一種電腦音頻格式,屬於數位化的無損音頻格式,誕生較早,也比較常見,一般而言WAV音頻的文件體積都較大。
2、DFF和DSF,都是採用DSD編碼的音頻格式。
DSD是DirectStreamDigital的縮寫,表示直接比特流數字編碼,是SACD(SuperAudioCD)的編碼模式,由Sony與Philips在1996年共同開發誕生,與採用PCM編碼的DVD-AUDIO陣營競爭。
DSD編碼用1bit比特流的方式取樣,採樣率2.8224MHz(CD44.1kHz取樣的64倍)的高取樣方式,直接把模擬音樂信號波形以脈衝方式轉變為數位訊號,並以約四倍於傳統CD音頻文件的空間儲存音樂,因此可以提供更為優秀的聲音效果。由於取樣次數高,所以取樣過的波形很圓順,十分接近模擬波形。
DFF和DSF就是採用DSD編碼所製作的音頻文件,由於DSD由索尼和飛利浦共同開發,因此兩家也分別採用了DFF和DSF作為文件格式名,DFF文件最初被索尼用於PS遊戲機上的音頻,後來進一步的衍生為專用於音樂產品的SACD,並深受發燒友推崇。
DFF和DSF主要用於沒經過壓縮的雙聲道錄音,體積比WAV文件更大。由於DSD編碼的音頻文件體積龐大,對於數據量更大的多聲道音頻,一般會另外採用經過壓縮的DST格式。
在網絡年代,數位音樂早已成為主流,甚至在汽車音響領域,數位音樂取代傳統的CD播放也已成為趨勢,而在這個熱潮之中,上述無損格式音頻,憑藉著更佳的音質,也受到了發燒級聽眾的追捧。然而,要聆聽無損音頻,無論哪種格式,首先都需要播放設備支持對相關格式的解碼,而目前的汽車音響業界,能夠全面支持APE,FLAC,WAV,DFF,DSF等格式的高品質音源還是較為稀缺。
近期,英國GypsySound(吉普賽之聲)即將推出的首款數字播放器,就會全面支持上述各種無損音頻格式,並且在音頻的播放品質上,也達到讓人驚豔的高水準,對於每一位的CarHI-FI玩家而言,這款數字播放器的面世,相信都將會是2020年裡令人難忘的一份巨大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