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通訊員 郭楠
12月7日至8日,良渚博物院少兒社教活動「良良中華漫遊記」來到了湖北省恩施市巴東縣,為巴東民族實驗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了有趣的良渚文化課堂,並捐贈包括《良良的陶器世界》在內的各類圖書共計1000冊;同時,本次「良良中華漫遊記」巴東行,也是一次館校合作共建的牽手之旅,良渚博物院與巴東民族實驗小學將開啟文化傳承館校共建項目,搭建起良渚與巴東之間的文化橋梁。
本次「良良中華漫遊記」由良渚博物院聯合杭州圖書館事業基金會、巴東「施言良語」語文名師工作室、青少年博物館教育推廣人姜舢共同發起;旨用圖書、課堂及其他互動活動,向巴東民族實驗小學的同學們普及良渚文化與中華文明。
良渚博物院資深社教員施舟英、青少年博物館教育推廣人姜舢,為同學們帶來了生動的良渚文化、博物館教育分享課程;向小朋友們揭開了來自五千年前的良良的身份之謎,引發了小朋友們對於良良、以及良渚文化的熱烈討論。飲食結構、交通工具、房屋宮殿、刻畫符號......這些良渚文化知識被一一解答,巴東的小朋友們也對良渚文化有了最初的認識。在博物館教育課程中,姜舢哥哥則是通過各種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場景,為小朋友們普及了奇妙又神秘的博物館文化。
今年10月1日以來,良渚博物院發起「攜一本書來——送給巴東民族實驗小學」公益捐書活動,聯合杭州圖書館事業基會、姜舢哥哥,共募集包括《良良的陶器世界》、《良良的古城世界》在內的少兒圖書共1000冊,在巴東民族實驗小學各年級建立「良良的圖書角」,比一比哪個年級的同學讀的書最多,希望以此培養同學們的閱讀習慣,從而激發他們更好地認識良渚文化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個人的文學和藝術修養。
除圖書捐贈以外,良渚博物院與巴東民族實驗小學館校共建項目後續還將開展「共讀一本書」讀書活動,倡議杭州、巴東的學生讀良渚、讀歷史、讀世界,寫下讀後感,讓文學的思想跨越地界在兩地互動起來;活動還發出誦讀倡議,收集同學們優秀誦讀作品,在良博及合作單位的新媒體上進行展播。
本次「良良中華漫遊記」巴東行,是良渚博物院的良渚文化進校園社教活動的深度版。社教員們基於繪本,通過講課為同學們打開良渚文化之窗,用圖書為巴東小朋友建起了一座書籍的歡樂園,用讀書讓杭州和巴東的青少年愛上歷史文化。
《良良的世界》系列繪本
《良良的世界》系列繪本是良渚博物院社教人員首次自主研發創作的兒童科普讀物。自2018年創立「良良的世界」社科普及品牌以來,良渚博物院相繼出版發行了《良良的陶器世界》、《良良的古城世界》,目前《良良的玉器世界》也即將面世。系列繪本編寫人員依據良渚80餘年的考古研究成果,在畫面上盡力還原五千年前江南水鄉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為青少年營造出生動、全面的良渚世界。來自良渚文化時期的8歲小女孩良良,是該系列繪本的小主角,她有一點點淘氣,並帶著強烈的好奇心,與家人們快樂地生活在良渚古城附近的村落。她的爺爺是著名的制陶匠人,故事就從爺爺為良渚國王製作專用陶器開始。小朋友們可以通過良良的的視角與經歷,體驗5000年前良渚時期人們的生產生活,規劃與營建良渚古城的過程,以及良渚先人所信奉的統一信仰,從而真正認識到良渚王國在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
「良良漫遊記」系列社教活動
圍繞《良良的世界》系列繪本,良渚博物院於2020年7月開啟了「良良漫遊記」系列社教活動,採用親子讀書分享會、互動社教課程等方式向廣大兒童觀眾傳播良渚知識、普及良渚文化。「良良漫遊記」系列社教活動共分為「良良博物館漫遊記」、「良良校園漫遊記」、「良良中華漫遊記」三個部分,旨在向全國各大博物館、校園、社區、企業機構、公益組織、貧困地區等輸出良渚文化,以《良良的世界》系列繪本為載體,進行低年齡層的良渚文化科普工作。
目前,「良良中華漫遊記」已經走過杭州、紹興、嵊州、富陽、桐廬等地,在當地均受到熱烈歡迎。「良良中華漫遊記」全國站隨即開啟,第一階段主要覆蓋湖北巴東、貴州凱裡等地,第一階段第一站為湖北巴東。
「施言良語」語文名師工作室
杭州市幫扶恩施州工作隊巴東縣工作組依託下城、巴東兩地教育協作共建機制,在「跨虹橋」幫扶品牌的引領下,不斷整合兩地教育優質資源,著重打造小學語文學科高層次骨幹教師團隊,創新小學語文教學人才成長培養機制。八月底,吳良紅老師在巴東民族實驗小學建立了「施言良語」語文名師工作室,架起兩地教育的跨虹橋。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