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取消加分?看大學招生老師怎麼說

2020-12-16 奇幻科學城

「目前人類科學技術正在以不可估量的速度發展,不願意學習和接受科學知識,同時也沒有太好家庭背景的普通人,雖然將來不至於沒有飯吃,但想成為未來社會的精英的可能性也不會很大...」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其中關於重申「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引起了中小學生及其家長們的關注與討論。

高考一直被形容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生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家長與孩子們也十分關注高考的動向。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取消高考加分」呢?它將對未來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們,有怎樣的影響呢?

為解答家長們的疑問,我們特別採訪了參與中國科學院大學本科招生工作的吳寶俊老師,談一談他對此次高考改革的看法。

吳寶俊:

現就職於中國科學院大學。2004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物理系,2012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理論物理博士學位。

以下為採訪文字內容:

小編:吳老師,您好。對於教育部此次全面取消奧賽、科技競賽以及體育特長的高考加分,有什麼原因呢?

吳寶俊老師:長久以來,體育特長生認定、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這三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弄虛作假情況。

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相對而言成績作假的情況並不多。但競賽培訓的產業化,與高考減負的大政策方針存在一定程度的衝突。所以,加分被取消也是可以預見的結果。

小編:在新頒布的課標中,我們能看出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中小學生的科學教育。而現在,高考卻取消了針對科技類競賽的加分,家長就會有個疑問,「高考都不考,我孩子從小學科學有什麼用」?

吳寶俊老師:孩子的教育培養,對每個家長而言,都是嚴峻的考驗。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家長的視野以及對「學習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的認知,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如果家長認為孩子學習的目標只是拿到一張蓋著政府的籤章的身份認定證書(所謂的文憑),那麼孩子能夠順利成才的可能性不會太大。

目前人類科學技術正在以不可估量的速度發展,不願意學習和接受科學知識,同時也沒有太好家庭背景的普通人,雖然將來不至於沒有飯吃,但想成為未來社會的精英的可能性也不會很大。

小編:所以,您是認為「取消高考加分」並不影響家長對於孩子科學素質教育的重視。

吳寶俊老師:相信有視野的家長,會明白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同時也會明白這重要性並不依賴於高考是否存在額外加分的環節。

另外,取消高考加分,只是取消了高考的一個特殊福利,不代表取消了高考的科目。對於認真學習的孩子來說,這幾分加分其實算不得什麼,取消掉也不至於打消孩子學習科學的積極性。

小編:雖然,教育部取消了競賽高考加分,但這類競賽成績對於高校自主招生的考核,是否有其他幫助呢?

吳寶俊老師:世界上任何一所優秀的大學,對有天賦的人來說都是敞開懷抱的,不同之處在於採取何種方式去選拔接納有天賦的人。

高考,作為一種統一考試制度,相對而言是各種選拔方式中最為公平公正的。但高考的考試難度是基於總體人群來設計的,對於天賦最高的少數人群而言解析度不足。所以高考也分化出諸如保送,自主招生,綜合評價等等方式作為補充。

小編:也就是說,這類競賽還是能夠作為很多大學自主招生的參考標準?

吳寶俊老師:數學或物理的傳統知名競賽,作為一種專業性極強的評價模式,註定會受到大學的青睞。即便取消高考加分,也依舊會成為潛在的重要參考。這是由其客觀性決定的。

但是對於競賽,需要補充的是,現在的競賽門目眾多,有些競賽及相應的培訓(特別是針對初中以下年齡段的)由於組織者水平不足,淨出偏題怪題,早已偏離了人才選拔的目標,對學生智力的成長也是弊大於利,大學對此也深惡痛絕,所以並非所有的競賽成績都會成為大學專業考察的重要參考依據。

在您負責招生工作的「中國科學院大學」,是如何選拔特長人才的?除了學科成績之外,還有其他重要的衡量標準嗎?

答: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從201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目前每年招生規模在400人左右,覆蓋全國12個省市,依據每個省的不同情況,採取統考,綜合評價等方式招生。對於參加競賽並獲得優秀成績的同學,學校也會保持關注,但也依舊要按照學生所在省的招生程序來錄取。對於有綜合評價的省,面試環節學校會自己出題,不會直接採納各種競賽成績。

科學院是培養專業人才的地方,也就是培養優秀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地方,這樣的地方招收學生,不光看成績,也要看學生的興趣和志向。沒有興趣和志向,而抱有其他功利目的,是不可能在這條路上走很遠的。

由於興趣和理想無法通過量化的方法來衡量。所以招生時學校和考生也需要坦誠相待,學校會表明自己的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和課程難度,由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做選擇。對於合適的好苗子,我們不會錯過。但對於不合適的人,我們也不會刻意爭取。這有點像談戀愛,要選最適合自己的人,而不是一味選條件最好的。

小編:很多孩子會在小時候夢想成為一位科學家,但在一般人印象中,家長們都覺得科學研究這個行業很難實現物質追求。所以,很多家長更關心,孩子從事科學行業後,會生活的更好嗎?

吳寶俊老師:每個職業都既有優點又有缺點,沒有哪個職業是完美的。在眾多職業中,科學研究工作既不是最好的,卻也不是最差的。它的特點在於前期投入的時間長,職業生涯進入穩定期較晚。

現在這個時代,一個人先要在自己專業拿到最高的學位(一般是博士學位),才具備繼續從事職業科學研究的最低標準。博士畢業後很可能還要繼續做博士後,積累一些學術成果,才能得到在大學或科研院所工作的機會。這裡每個環節都存在著激烈的競爭,都需要勤奮努力地工作。

所以做學問的人,可能結婚會晚一些,生小孩會晚一些,買車買房會晚一些。不過,該有的也都會有,不至於缺什麼。

科學研究工作,作為一個職業,整體構架是金字塔形,靠近塔頂的人最為出色,收入也最高,不用擔心物質問題。塔底的人也許會清貧,收入微薄。但話說回來,哪個行業不是如此呢?

此外,金錢收入是評價生活狀態的重要標準,但不是唯一標準。社會對一個人的評價,除了金錢,還有名譽。科學家具有很高的職業聲譽,往往更容易得到社會的尊重,這種尊重,不是金錢能夠換來的。

編者按

對於此次高考「取消加分」,家長們也許會有一種錯覺,那就是「科技競賽高考加分」當做「重視科學素質教育」,把「取消科技競賽高考加分」當做「不重視科學素質教育」,那就徹底錯了。

取消高考加分的初衷是公平原則,《通知》已經指出,要進一步促進城鄉區域入學機會公平,也就是所有的考生都應該回到高考這個公平的賽道上。今後不會再有人因得獎,而在賽道上獲得額外的加速,或者說他的起點線比其他考生要更靠前了。

但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等還是高考的必考科目,能在其他競賽中獲獎的學生,回到課業學習中成績仍然是優異的。並且他能將更多用於參賽和準備參賽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課業學習中去。

退一步說,孩子參與競賽雖然不能得到高考加分,但就如吳寶俊老師所講,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卻專門瞄準這樣的特長生。

3月20日晚,北京大學本科招生網公布了北京大學2018年「數學英才班」招生簡章,這也是北大首屆「數學英才班」招生。其中,錄取條件就包括「在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取得優異成績者」、「在國內外數學專業相關學習實踐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者」。

其次,中小學生的家長們要知道孩子接受各種類型的學習教育,目的永遠是讓自己變得更強、更優秀。如果接受素質教育僅僅是為了加分,那麼素質教育也就變成了應試教育的附庸,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

如果因為「科技競賽」能加分,孩子才學,而不加分了,孩子就不學。這只能說明孩子並不喜歡科學、科技,缺少了興趣這個最好的老師。從這個角度講,「取消加分」恰恰是還原了素質教育的初衷,還原了它本來的面貌。

那麼,你對「取消高考加分」有什麼看法呢?

文/奇幻科學城 官方微信

轉載請授權,盜用必究。

相關焦點

  • 高考自主招生取消!網友:少數民族也不應該加分
    也有人反對這樣的看法,他們認為高考不是檢驗人的唯一途徑,也有很多憑藉自主招生進入好大學的學生一直保持好成績,最終考研考博走上人生巔峰。小編認為取消高考自主招生是教育部的決定,一定是經過各方面權衡以後的結果,取消自有取消的道理。
  • 教育部取消5項高考加分規定,保留5類加分,家長:重視專項招生
    在高考改革深化的過程中,高考的加分事項逐漸減少,進一步保障了考生在高校錄取起點上的公平競爭。從2018年的普通高校招生開始,教育部正式通知:取消奧賽加分和省級優秀學生加分等5項高考加分的規定。但是由於教育的地區差異,教育部依然保留至少5類高考加分政策,同時在「2019年普通高校的招生工作通知」當中要求進一步規範專項招生。
  • 高考加分政策該改善還是該取消?
    《中國青年報》刊發一系列報導,披露多起涉嫌高考加分作弊的案例。系統性的大面積的高考加分舞弊現實,拷問著一個困擾學生及其父母的尖銳問題:高考加分政策是不是正在走向變形甚至是失敗?《一虎一席談》PK:高考加分政策該改善還是該取消?
  • 安徽取消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所有加分都應該取消!
    安徽取消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所有加分都應該取消!喬志峰安徽:2022年起取消少數民族地方性加分項目,僅適用於省屬高校招生。近日,安徽省教育廳發布《安徽省關於進一步調整和規範高考加分工作的實施方案》。方案明確,自2022年起,取消「僑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屬」和「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兩項地方性加分項目。2020、2021年符合條件的高考考生仍具有加分資格,加分分值為5分,僅適用於安徽省省屬高校招生。(9月14日新華網)安徽做得好!期待其他地方也能跟上,期待其他加分項目也能逐步減少,直至完全消失!
  • 安徽取消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所有加分都應該取消
    important}安徽取消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所有加分都應該取消!少數民族地方性加分項目,僅適用於省屬高校招生。方案明確,自2022年起,取消「僑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屬」和「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兩項地方性加分項目。2020、2021年符合條件的高考考生仍具有加分資格,加分分值為5分,僅適用於安徽省省屬高校招生。
  • 8個省即將取消部分高考加分,你能否能趕上最後的加分政策?
    2項加分:其中逐步取消2項地方性加分項目。自2022年起,取消「僑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屬和「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兩項地方性加分項目。2020、2021年符合條件的高考考生仍具有加分資格,加分分值為5分,僅適用於我省省屬高校招生。
  • 高考加分被取消,網友怒贊,這些對象仍然享受加分政策
    1近日安徽宣布2022年起高考取消兩項地方性少數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引來網友怒贊。紛紛表示早該取消不合理的加分。原文:安徽省教育廳發布《安徽省關於進一步調整和規範高考加分工作的實施方案》。方案明確,自2022年起,取消「僑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屬」和「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兩項地方性加分項目。2020、2021年符合條件的高考考生仍具有加分資格,加分分值為5分,僅適用於安徽省省屬高校招生。
  • 安徽省高考取消少數民族加分,看看高考加分是如何「減負」的
    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第五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安徽省對高考加分政策將進行調整:自2022年起,取消兩項地方性加分項目:1、僑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屬(即全國性加分項目「3僑1臺中的兩僑);其中「取消少數民族加分」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實際上,安徽省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早在幾年前,山西、山東就取消了少數民族加分項,江西和遼寧也分別將在2023和2026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
  • 關注高考:安徽省取消少數民族、僑眷加分政策
    高考一直是每個家庭和學生高度重視的事,莘莘學子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了一朝如願,進入自己心儀的大學。在畢業後,能通過知識的力量、用自己的學識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回饋家庭。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教育也出現了差異化區別。
  • 安徽從2022年起,取消2項「高考加分」,網友:應該全國實行
    自主招生的升學政策的,一開始這項政策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優秀的考生有更大的機會被自己理想大學所錄取。安徽省將在2022年開始,取消少數民族的高考加分政策;2. 安徽省將在2022年取消僑眷和港澳同胞及其眷屬考生的高考加分政策。
  • 喜訊,這項高考加分取消了!我們的高考變得更公平了
    高考對中國人來說,可能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點,一場考試決定了很多青年學子的未來。同時,高考制度也被認為是中國目前最公平的一項制度,相比於歐美大學的更加人為化的錄取制度,中國的高考可以更大限度地實現公平。但是,任何的公平安排也不可能達到絕對的公平,至少在高考制度中,一個「BUG」的存在,讓高考有時候不太公平。
  • 重磅:安徽高考取消少數民族加分,江蘇呢?
    少數民族高考加分是國家為了照顧少數民族的一項高考政策,但是有些人高考就因為不是少數民族沒有加分,一下子和別人的差距拉大了,一分之差幹掉了多少人。近日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消息,安徽省2022年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這引起了網友熱議,網友表示這政策特別好,建議全國推行,沒有區別對待才會減少歧視。據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消息,自2022年起,安徽省高考加分政策將予以調整。
  • 安徽省將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
    近日,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在召開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第五次新聞發布會時明確表示,根據教育部等五大部門關於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的有關規定,安徽省高考加分政策也做出了新的調整。2、取消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根據考試院消息可知,2020、2021年符合以上這兩項地方性質的高考加分項目條件的考生,仍然具有加分資格,但是加分分值只有5分,而且僅僅只適用於安徽省省屬高校的招生錄取。
  • 又一省份將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
    近日,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在召開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第五次新聞發布會時明確表示,根據教育部等五大部門關於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的有關規定,安徽省高考加分政策也做出了新的調整。
  • 關注高考:安徽省取消少數民族、僑眷加分政策
    高考一直是每個家庭和學生高度重視的事,莘莘學子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了一朝如願,進入自己心儀的大學。在畢業後,能通過知識的力量、用自己的學識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回饋家庭。(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次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幾條關於高考加分政策的新變動,有兩取消、四保留:取消兩項
  • 2018高考加分最新政策?高招還能加分嗎?取消加分項目有哪些
    中新網3月21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
  • 教育廳發布通知:2022年起取消2項「高考加分」,但保留了4項
    強基計劃取替了自主招生我們都知道之前的高考中是有一個自主招生的升學政策的,一開始這項政策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優秀的考生有更大的機會被自己理想大學所錄取。安徽省教育廳發布通知:自2022年起,取消這2項「高考加分」近日,安徽省教育廳發布了一則「最新」通知,宣布取消了這2類的高考加分政策,分別是:1.
  • 安徽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我這麼看
    據@中國青年報 報導:日前,按照五部門關於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的有關規定,安徽省高考加分政策有新調整。自2022年起,取消兩項地方性加分項目:1.僑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屬【即全國性加分項目「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含臺灣戶籍考生)」以外的「僑眷和港澳同胞及其眷屬」】。2.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
  • 高考取消兩項加分政策,安徽省率先實施,網友:其他省趕緊抄作業
    高考,是一場決定人生的考試,而分數是進入大學最重要的入場券。但很多時候,高考成績並不是最終的分數和衡量指標。在我國,對特殊學生,有著特殊的加分政策。這種加分雖然不多,但卻可以讓他們從1071萬人脫穎而出,比高考分數相同的其他考生進入更好的學校。
  • 這些人的高考加分將取消
    2020、2021年符合兩項地方性加分項目條件的高考考生仍具有加分資格,加分分值為5分,僅適用於本省省屬高校招生。通過梳理31省份高考加分政策發現,近幾年多地對「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進行了調整,宣布將取消加分的也並非安徽一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