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麼反盜墓的?修假墓,開山鑿崖墓

2020-12-13 騰訊網

今天跟大家聊的是一個老話題了——盜墓。

本來想著整理完整的盜墓和反盜墓的技術資料,可是盜墓是國家不讓的事(其實我也不會)。那就簡單點,看看土豪是怎麼防盜墓賊的吧。

想想馬上就是清明了,小易這麼窮,回到山裡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做點啥?比如,求老爺爺老奶奶保佑一下啥的。

招數一:虛墓疑冢

疑冢防盜,有一個考古名詞,叫「虛冢」。虛冢,只是秘葬方式的一種,又稱假墳、虛墓、虛葬、潛葬、潛埋,說白了,就是造若干假墓穴,而將真屍葬地隱匿起來。

傳說中最著名的虛冢,當數孔仲尼的弟子為其設的五座虛墓。晚清文人俞樾著茶香室叢鈔引東家雜記稱,當年孔子的墳西側有五座假墳,都是石頭砌成的。這些墳都是他的弟子為他造的,目的是防止後人盜掘。

招數二:構築崖墓

將墓穴挖在山崖上的巖石中,是另一種反盜墓招式。依山為陵,顯然比平地起穴那種封土式陵墓防盜效果要理想得多。但這種莽法一般人家造不起,也造不成。

李世民的昭陵玄宮。就是採用了這種防盜方式,是開鑿九螋山,今陝西省禮泉縣境內而就。其後唐諸帝多興師動眾,將附近風水上佳的山體都鑿空了。

招數三:鐵水澆築

將墓穴開鑿於山之中,堅固異常,防盜效果自然也非同一般,但是也存在明顯「漏洞」,其通往玄宮的洞口,盜墓者很容易找到。如何封閉洞口,工匠煞費苦心,其中用鐵水澆築,就是其中的硬招之一。

正史所記,最為著名的鐵水封陵,當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臺葬墓—乾陵。據館會要記載,「乾陵元宮,其門以石封閉,其石縫鑄鐵,以固其中。」

招數四:積沙積石

土丘墓最絕的反盜墓招式是「積沙」和「積石」,這種墓也有一個專業術語,叫「積沙墓」和「積石墓」,如果是複合型,則是「積沙積石墓」。

「積沙墓」俗稱流沙墓,是盜墓者最為頭疼和害怕的墓冢類型之一,出現時間很早。

乾燥的細沙如水,流動性極強,盜墓者根本無法挖掘盜洞,因為挖的時候,沙子會流淌,根本就形不成盜洞。就是挖成了,也極容易造成塌方,讓盜墓者成為殉葬者。

招數五:伏弩懸劍

在所有的反盜墓手段中,最為神秘的是「伏弩」。弩即是箭,伏弩,就是暗設在陵墓死穴,盜墓者必經之地,處,可以自動發射利箭的一種反盜集機械裝置。機弩,即裝機械的弓。

招數六:深藏伏火

漢舊儀裡所言,「將作營陵地,內方石,外沙演,戶交橫莫耶,設伏弩、伏火、弓矢與沙,蓋古制有其機也。」這段文字中透露出,古墓中的「伏火」是古人反盜墓設計的傳統手段之一。這種古墓也有一個名字,叫火坑墓,有些地方的盜墓者俗稱火洞子。

招數七:置放毒物

古代人常使用的毒物是水銀,在秦、漢及之前的陵寢中,使用水銀的記錄較多,齊桓公墓內便置有水銀池,水銀蒸發形成的毒氣。給盜墓者製造了很大的麻煩。

置水銀在陵墓中,最著名的當是秦始皇陵。史記秦始皇本記載,「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其陵使用的水銀量驚人,注滿了陵內的整個地層,形成了一個可怕的地下毒河。試想,在密封空間內,如果有盜墓者侵入,誰還能活著走出來

招數八:屠殺工匠

在所有反盜手法中,殉殺活口是神秘的,當然也是最違反人權的。在早期帝王級葬事中,一般都會將工匠和知情人就地處決,這已成為一種舊例陋習,並美其名日「殉葬」,實際上,這是防止知情者洩密而採取的滅殺活口行動,是一種反盜手法。

招數九:咒語恐嚇

上面所說的反盜招數都是「實招」,有一種「虛招』。一咒語,也是一種反盜墓手段。虛招雖然虛。卻不失高明,從心理上絕殺盜墓者,令其不盜而退。

世界上最著名的咒語出自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陵墓,金字塔。戴著金面具的圖坦卡蒙躺在純金製成的內槨裡,棺木上有一句咒語—誰要是幹擾了法老的安寧,死亡就會降臨到他的頭上。此外,棺上還有一句話—我看見了昨天,我知道明天。

(來源:集郵天地)

相關焦點

  • 成都金堂發掘219座崖墓 這兩件精美玻璃耳環「亮了」!
    「鑿崖石以室兮,託高陽以養仙。」依山開鑿的崖墓,在成都平原是既壯觀又神秘的存在。考古專家們一次次發掘,正讓他們揭開「面紗」。今日,文旅君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為配合金堂縣某房地產項目建設,2019年3月中旬,該院在對該項目文物勘探過程中發現了金堂趙鎮中興村崖墓群。
  • 陝西發現石巖洞,攀巖者探秘險丟命,專家:它是2000年前古人建造
    ,而且至少存在了2000年;古人是怎麼建造這些巖洞的?;有單室墓、雙室墓,以及多室墓等。考古人員在崖墓中發現有空心磚,磚上刻有龍紋、虎紋和幾何圖案以及印有"元鳳元年"、"建武中元二年"等年號;空心磚上刻花紋作為建造墓葬的材料,這種做法在漢朝十分流行;從出土的空心磚以及文字資料來看,這些崖葬的年代為漢朝。至於當時人們為什麼要在懸崖上建墓?崖葬的意義是什麼?
  • 江南第一大墓:古人修墓像搭積木,可專家卻每次都失敗!
    三國時期的江南,被視為南蠻之地,距離中原文明遙遙千裡,而就在江西吉水發現了一座距今1700多年、規模宏大、結構奇特的古墓,它是三國東吳時期的一座大型「藻井磚室土墩墓」,考古人員稱之為「江南第一大墓」。
  • 河南一家族墓被盜9次,後輩無奈立碑刻下12個字,盜墓賊自此消失
    漢末三國時期盜墓現象的嚴重,致使種種反盜墓的形式中,曾經出現了所謂「疑冢」「虛墓」即以真假墓葬迷惑盜墓者的情形。其中,以曹操所設置的「疑冢」最為著名。民間傳說曹操有「疑冢」多至72處,有的「疑冢」甚至是設置於水中。泉州民間也曾傳說,施琅將軍共有7處「虛墓」,分別位於泉州的幾個古城門口。
  • 專家發掘千年古墓,竟在墓中吸入水銀中毒,頭髮越來越稀疏
    中國古人在去世前為了防止後人盜墓,通常都會在墓中設置各式各樣的機關。其中最典型的便是秦始皇陵中的九大機關,每一個都能讓盜墓賊有去無回。越是規格高的墓葬,裡面的反盜墓手段越多。這不,一位考古專家在發掘古墓的過程中就不慎中招了,回家之後狂掉頭髮。
  • 淨空法師:現在修福比古人方便,所獲果報卻不如古人
    ...佛法中教人修福,修福是什麼原因?你沒有見性。沒有見性要想得福報,那怎麼辦?只有靠「修」。靠「修」得到的這個福,不是自性的,自性才是無有止盡。像我們在淨土經裡面看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那是自性的福報。《華嚴經》上講到毗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也是自性的福報。諸位要明了,如果我們破迷開悟,明心見性了,像華藏、像極樂世界這樣的依正莊嚴就現前。
  • 自古華山一條路,絕險的華山長空棧道,古人700年前是怎麼修的?
    二是,五嶽大都矗立在平原或者盆地上,顯得格外的高大巍峨,古人又沒有條件對天下名山考察。 綜合起來,五嶽在古人的心中是無可取代的,而作為西嶽的華山,還有著華夏之根的稱呼。
  • 江西古代名人墓最全匯總!總共1713處!你家鄉有多少
    安陸大破金兵的南宋軍事家曹彥約,「鐵膽忠心扶社稷,鋼腸熱血鎮家邦」的明監察御史、三邊總督餘應桂,甲午海戰中「自請殺敵,拒絕投 降,指揮高升號軍艦戰鬥到最後一刻」的民族英雄高善繼等;或精通醫卜算曆,造福 一方,如元代太醫王國瑞,其醫著《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被收錄《四庫全書》,並 在明代被朝鮮大型綜合性醫書《鄉藥集成方》和《醫方類聚》引用,又如既是明代抗 倭名將又是風水大師的鄧子龍等;或巧奪天工,人人驚嘆,如憑空鑿石為墓的高士熊
  • 靖安李洲坳東周墓葬紡織工具和貴溪龍虎山崖墓紡織工具之比較
    3)基本包括以下幾部分:① 持經具:支承經線的部件,多為工字型繞線板,使用時可固定在地面某個點;靖安大墓出土的方孔紗長188cm,由此經線整經長度從出土的織物可知明顯加長,而且持經方式為單層持經。與靖安東周墓葬出土絲織品文物同樣意義重大的,還有1979年在貴溪龍虎山崖墓出土的一批珍貴絲織品和紡織器械。崖墓的時代在春秋戰國之際,基本與靖安李洲坳相當。墓葬中出土了許多重要的紡織品,品種有絲、麻、薴布等。從織物所在的部位觀察,絲絹應當是服裝衣料,麻布及薴布屬於墊屍之物,或裹屍之物。
  • 在清明節前後修墓可以嗎?要注意什麼?
    就大家關心的問題,說一說:在清明節前後修墓可以嗎?要注意什麼?清明上墳掃墓是為了紀念先祖、緬懷親人,知恩報恩的一種傳統習俗。這個過程有著很強的儀式感。清明上墳掃墓不只代表燒紙,還有很多內涵。包括:修墳立碑、遷入新墳地等。
  • 自古華山一條路,絕險的華山長空棧道,到底是何人所修?
    那麼這條路到底是誰修的呢?畢竟古代的科學技術不先進,能在懸崖峭壁之中修出這樣一條路,不得不讓人佩服。於是,賀志真畢一生之力,在華山建立了全真觀,為了能把全真教發揚光大,賀志真利用40年時間,先後開鑿了72孔巖洞,作為後來加入全真教的信徒的住所,另外,他為了能順利地羽化修仙,又在華山南峰陡峭高聳的半山腰上,用鑿子一點點鑿好了一排石孔,把制好的長石條鑲嵌在石孔中,然後鋪上木板。
  • 陝西寶雞 | 李茂貞墓
    李茂貞墓是夫妻合葬墓,同塋不同穴。進入秦王殿後,向右即為李茂貞墓道,兩壁畫滿了新補繪的壁畫,猛看唐風波瀾,細看神情陡然衰落,今人的手法和畫風實在是差強人意,如果是真壁畫,哪裡會有門票35元零距離的接觸感啊。
  • 西漢南越王墓|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該墓隨葬有大量珍寶、生活用器和15個殉人,充分反映了當時「事死如事生」的喪葬觀念,很多器物是墓主生前的實用器和珍愛之物。甚至有些器物,在當時就業已破裂,卻依然被珍視,經重新修補加工後繼續使用,並隨墓主人一起入藏相伴千年,可見古人對於玉,甚至是殘、斷、碎玉器的珍惜。
  • 明代大儒王徵之墓「被拆遷」 因修高速發展經濟
    真墓遭「拆遷」假墓得保護  站在轆轆把塬上西銅高速公路複線的施工地,遠遠看去,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徵墓如今就像一座孤島。  它周圍的黃土幾乎都被剷平了,只剩下它孤零零地矗立,墓體已完全暴露,有10米左右高。腳下就是即將穿墓而過的西銅高速公路路基。  6月10日這天,太陽毒辣,王可舉從墓的側坡爬上去。
  • 墓碑上的字遭鑿改,尉遲敬德本名叫尉遲融?專家:曾經也叫尉遲恭
    1971年10月22日至1972年1月18日,考古工作者對尉遲敬德墓進行發掘。補充一下,尉遲敬德死後獲賜陪葬昭陵,墓址就在現在陝西鹹陽禮泉煙霞新村。據史料記載,初建成的尉遲敬德之墓規模宏大,封土堆就高達 11 米,墓前大石碑居中,兩側石羊石馬森羅,墓地種植松柏,格外肅穆莊嚴。
  • 解放軍在山上挖防空洞,炸出一條墓道,就此發現了西漢中山靖王墓
    滿城漢墓是西漢武帝時期中山靖王劉勝和其妃竇綰的同塋異穴合葬墓,在其墓葬南側山腰還有數十座陪葬墓。西漢前期盛行鑿山為穴的營建陵墓方式,比如徐州的諸座西漢楚王墓,永城的梁孝王墓等。鑿山為穴建造陵墓工程十分巨大,也只能盛行於漢唐盛世。另外,上述墓葬基本開在山腳下,但是滿城的漢墓卻在山腰接近山頂的位置。
  • 浙江象山七旬新「愚公」五年鑿出千米遊步道(圖)
    開山源於單純想法  村民們口中的「老乾」名叫幹根才,今年72歲,曾經是丹西街道辦事處的一名職工,退休後就居住在老家黃避岙鄉。幹根才矮小瘦弱、兩鬢斑白、樸實憨厚,然而就是這個貌不驚人的老頭卻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他一鋤頭一鋤頭地為村民們鑿出了一條遊步道。這個當初被村民們戲謔為「痴人說夢」的想法,幹根才花了5年的時間讓它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