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任國戰 楊之甜
小青瓦、花格窗,庭院深深古磚房;品文化、賞民俗,老街假期迎客忙。經歷幾個月的「蟄伏」,位於安陽老城的網紅倉巷街恢復以往的熱鬧。選角度、擺造型、拍美顏、錄視頻……「五一」期間,倉巷街迎來大批市民遊客,人潮湧動,人氣爆棚。
倉巷街是明清時期保存至今的建築文化遺產,有著安陽的「南鑼鼓巷」之稱。近年來,安陽市委、市政府啟動老城改造復興工作。2018年,倉巷街被確定為河南省第一批歷史文化街區。經改造後,倉巷街處處體現了安陽老城的街巷格局、人文脈絡,彰顯出古都安陽的風貌和韻味,成為該市一道古色古香極具歷史文化韻味的「網紅街」。
「甲骨文和遊戲結合,讓小孩一下子感興趣,這個創意真不賴!」5月2日傍晚,來自安陽縣白壁鎮的趙女士帶著一家老小來到倉巷街,在街口的陳楠工作室裡,一家人被益智手機遊戲《甲骨消消樂》所吸引。遊戲以甲骨文字為基礎,將對應的文字方塊調換位置便可消除、得分,同時還設置闖關、加好友、文字對戰等趣味環節。孩子們好奇地看著變幻多端的甲骨文字,不停地問家人,「這是啥字?那是啥字?」
天已全黑,遊人興致反增。跟隨人流往裡走,遠遠聽到歌聲和鼓點聲飄來,原來,大倉門的院落裡正在進行一場表演。三名身穿白衣的女演員和兩名著漢服的小演員人手一支雲南手鼓,和著大屏幕放映的音樂伴奏,邊唱邊敲。院子裡擺著十幾張座椅板凳,戴著口罩的市民們,跟著音樂拍手……
「這兩天生意終於有起色了!」攤販張女士一邊給顧客炒酸奶一邊說,這兩天每晚都能賣幾百杯,炒到「手軟」。受疫情影響,倉巷街與安陽市其他景區一樣一度暫停開放。3月下旬,疫情形勢得到有效控制後,安陽各大景區陸續對外開放。為推動文旅行業復甦,該市於4月中旬發布《安陽市人民政府關於「迎客入安」支持旅遊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專門推出古城「一日遊」、歷史文化一日遊兩條惠民精品旅遊線路,倉巷街這才又恢復熱鬧。
「『五一』首日客流量超5000人,第二天4000多人,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目前有序開放3處展館,12家經營性文化門店和16家小吃。我們及時引導遊客分散參觀,提醒人員戴好口罩,避免人群扎堆。」安陽市文峰區古城保護與發展中心負責人介紹,倉巷街作為開放性街區,空間大,相對較安全,但進展廳的市民必須戴口罩,測溫後入內。為保證疫情期間防控工作,該中心和文峰區甜水井街道辦事處聯合開展值班,每天一名科級幹部帶隊,11名工作人員巡邏執勤,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和消毒工作。
夜漸深,人未散。幽深的天幕下,街道兩旁懸掛的紅燈籠和綴滿金色燈光的房瓦熠熠生輝,音樂聲、笑鬧聲、人們互相的竊語聲,聲聲入耳,倉巷街最有溫度的時候已來到。
編輯:李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