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微信推出深色模式一事,各方眾說紛紜,看法不一。而筆者認為除了從產品需求的角度上考慮微信的做法外,我們更應該從微信本身的視角分析其產品的選擇。
微信作為國民級別的產品,版本升級的一舉一動一直牽動著我們這些產品人的心。就連張小龍先生也說過「每天總有一億人想教我做產品」,我們不單純是使用用戶,更是這個產品共同的參與者,我們迫切希望微信能夠更好,更加滿足我們用戶的需求。
蘋果作為全球級別的產品,型號升級的一舉一動一直牽動著蘋果用戶的心。就連庫克先生也說過「我們會更加重視中國市場」,我們不單純是消費用戶,更是這個產品共同的認可者,我們迫切希望蘋果能夠更好,更加滿足我們用戶的期望。
那麼問題來了,假如微信和蘋果乾起來了?用戶會支持誰?
終於,為了滿足人們探索真理的欲望,這一天被到來了……
事情發生在蘋果突然宣布所有軟體必須支持深色模式,而微信之前就說過「不上深色模式是為了呵護用戶的夜晚」。於是大家開始興風作浪,分為蘋果派和微信派,互相喋喋不休。其中蘋果派認為所有軟體支持深色模式是歷史趨勢,而微信派認為蘋果的霸道主義令人髮指。雙方弓張箭拔,大戰一觸即發。
更有人為了支持微信,分析其不上深色模式的種種原因,講的頭頭是道,大談用戶體驗……
面對謠言四起,作為一個產品人,我們該如何分析?
首先我們先要明確一個核心問題:深色模式究竟是否對用戶有好處?
從目前深色模式勢如破竹的發展趨勢來看,用戶對深色模式這個功能相見恨晚——深色模式能夠大幅度改善用戶夜晚使用產品的體驗,更何況有些用戶就喜歡深色主題色。因此深色模式這個功能對用戶具有極大的實用價值,這點毋庸置疑。
所以不應該單純從產品需求的角度上考慮微信的做法,而是應該從微信本身的視角分析其產品的選擇。
微信產品一直以來的定義就是為了簡化用戶的溝通,哪怕微信小程序能夠連接一切,其本質也是為了提高用戶與外界溝通的效率。因此在這個價值觀基礎上,微信的產品和服務是統一和諧的。
而網際網路的更新迭代勢必會形成很多很火的新鮮事物,比如匿名聊天,比如閱後即焚,再比如如今的深色模式,每個熱門的新產品新功能如果從產品需求角度分析,似乎都對用戶具有價值。
但微信更難得可貴之處在於其對新鮮事物的謹慎思考,判斷哪些對用戶只是短暫利益,而哪些會對用戶體驗產生深遠影響。而這種選擇的權衡就來源於微信對其價值觀的保持,並體現在其產品和服務中。
微信作為一款擁有10億用戶的國民級別產品,任何一點微小的舉動都會被視為激進的創新,因此產品升級表現更加追求穩健。
舉個例子:
在以抖音為領頭的短視頻潮流來勢洶洶時,微信似乎顯得無動於衷,就連短視頻的入口都做得猶抱琵琶半遮面,直到最近才在「發現」模塊中更新為「視頻號」(和「朋友圈」同屬一個級別)。
而這等規模對未來的布局,上一次出現是在微信小程序發布的時候。
所以簡約源於複雜,慎行源於深思。微信對產品有著天生的敬畏和信仰的追求,其三思而行的克制註定微信產品獨特的內斂品性。
其實早在去年年末,微信就開始內測深色模式,種種跡象表明,微信其實早已認可深色模式對用戶的實用價值。因此,在符合價值觀追求以及克制的產品文化時,在明確是什麼和為什麼這兩個問題後,怎麼做同樣舉足輕重。這時候只有靠產品說話,任何宣傳都顯得畫蛇添足。
而在最近微信更新了深色模式,對所有人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不只是變黑,換深色主題色這麼簡單,微信將所有能考慮到的細節都考慮周全,通過深色的深淺層度區分對應的模塊,原本的圖標在暗色背景襯託下尤為精緻,色彩的合理調配讓視覺更加舒緩,就連微信公眾號都友好提示請注意微信深色模式情況下的文章顯示效果。
細細品析微信的深色模式,工匠精神彰顯無遺。
因此,微信升級深色模式,不是潮流的綁架,不因用戶的追捧,不求短暫的利益,只是在符合價值觀的前提下,對原本克制的產品做了一次普通功能的極致升級。
因此在認同以上觀點的情況下,我們來分析微信的立場,其實微信和蘋果並沒有什麼戲劇性衝突,而且深色模式可以提高用戶體驗,微信作為一款優秀的產品,上深色模式只是遲早的事情。但人們總是希望微信能夠挑戰一下蘋果的權威,打壓蘋果封閉生態囂張的氣焰。我覺得這個觀點是不理性的。
微信如果仗著自己十幾億用戶,公然挑釁要挾蘋果,那麼換來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被蘋果強制下架。這好比一個PC軟體佔著自己有一定用戶量公然挑戰Windows系統一樣,換來的結果就是被系統無情的拋棄,除非這個軟體強大到自己就是一個生態系統。
不過會不會有例外呢?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有先例,那麼必然就會有第二例,第三例……系統廠商被裹挾,原來的軟體也會形成新的壟斷,制定新的規則。
Android和iOS各自佔據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半壁江山,而蘋果iOS正因為其獨特的閉環生態造就了其生態發展的繁榮昌盛——系統安全性更強,軟體質量更高,用戶付費意願更強。
而軟體廠商的收益和這個生態系統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微信自願放棄這部分市場,除了贏得某些人的喝彩聲之外,無疑會對其業務發展造成極大阻礙。
當iPhone用戶再也無法使用微信時,除非所有人都為了微信放棄iPhone,否則iOS可能會誕生第二個微信,與Android陣營的微信分庭抗禮,到時候是一種什麼樣的局面,恐怕微信自己都不好說吧。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之前的3Q大戰,強制用戶做二選一的抉擇是是一種可恥的行為,是一種特權的挑釁,是一個行業的倒退。產品是用於服務用戶的,同時自身也得到合理的收益,這才是一個良性生態的發展。如果產品各自為了自己的利益自立為王,只會造成用戶利益的損失,而當我們為了選擇這些無可替代的產品做出壯士斷腕的決心時,何嘗不是我們普通消費者和用戶的悲哀?
微信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通訊錄竟然無法分組,朋友圈權限設置麻煩等。我甚至希望在通訊錄能夠直接拉一個組,裡面的人統一設置為「僅聊天」,這樣他們就看不到我的朋友圈了,而不是專門點進朋友圈設置裡一個個設置。
但像我這類人的這些需求微信可能考慮到,也可能沒考慮到。作為產品人,我們沒必要為了微信的不合理現象強行解釋一波,而應該先分析該需求對用戶的實際價值以及對這個產品未來的可發展性。畢竟微信作為國民級別的產品,考慮的深度和維度比大多數人多的多,所以上不上某個功能,或許只是時機問題。
作者:濤痕,公眾號:一兩語
本文由 @濤痕 原創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由正版圖庫 圖蟲創意 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