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遙煤礦突發瓦斯爆炸,現已有15人遇難、9人受傷。經過搶險救援,受傷人員生命體徵平穩,事故調查組著手成立進行下一步的調查。
煤礦事故頻發,讓人不由得想起這句話:「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這句話從不過時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生真的充滿了太多不可預測的意外,可能一個意外事故的發生,將人生之路全然變換了方向。
「礦難」二字背後充滿了悲傷的故事,不知道有多少女人失去了丈夫,多少頭髮花白的老人失去了兒子……多數礦工身為家中的頂梁柱,承擔著養家餬口的經濟重任。很難想像他們的家人該會多麼痛苦。
意外發生之後我們才真切明白了這句話,「這世間,除了生死,皆是小事。」
之前社科院曾公布了這樣一組數據:自2002年意外傷害的死亡率開始呈現下降的趨勢,在2014年達到了最低點。每年車禍死亡人數在10萬上下,工傷死亡人數約為5萬人,其他意外死亡2萬人,合計在20萬人不到。
可以從數據中推算出意外死亡的機率約為7萬分之一不到。
但是人生是不講究概率的,一件意外在我們身上發生的的概率只有0或者100。相對比全國14億人口來說,20萬人的死亡實在是個小數字,但是這20萬人的意外傷亡,帶來的是20萬個家庭一輩子都難以治癒的創傷和痛苦。可能還有更多的家庭為此付出昂貴的經濟代價,為了治病為了還款,生生把家折騰到支離破碎、傾家蕩產……
殘酷,但這是現實。
雖然在這種時刻提起保險顯得不合時宜,但真相是,保險確實在很多時候成為一個人的救命稻草。
生命之無常,人體之脆弱,只消每個人去醫院逛上一個小時,看看那裡的人間百態就能理解:有人因飛來橫禍被截肢;有人熬夜加班突發腦梗住進ICU不省人事;有人拿著一沓零散的紙幣哭嚎著求醫生救救她的孩子……
醫院的外牆聆聽了比教堂還多的祈禱,想想風險悄悄到來時,步履蹣跚的老人如何面對喪子之痛?徒留一人的配偶如何獨自撐起一個家?尚在襁褓裡的孩童如何面對未來?
如果,如果在意外發生之前,給自己配置一份保險,哪怕只是幾十塊幾百塊的意外險,在自己不幸身故後,自己的家人至少可以獲得一筆高額賠償金,至少生活不會一時拮据得難以維持,至少未來幾年家人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雖身死,卻能給家人保障和守候,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大義?
意外險是健康險和壽險無法替代的保險產品,槓桿極高,一般的意外險只要幾百塊,保額卻高達百萬,如果發生意外造成傷殘,還可以根據傷殘等級獲得相應比例的賠付,是其他保險產品沒有的功能。
而且意外險一般不限制投保人的年齡和健康狀況,誰都可以買,建議人手一份。
面對意外事故,旁觀人往往會問一句,「買保險了嗎?要是有保險就好了。」但是若是問問他們自己買了嗎,又往往得到的回答是「沒有」。有些事不發生到自己身上是不知道痛的,但輪到自己的時候再想起來保險,可能就來不及了。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何必和未知的意外風險賽跑呢?給自己買份保險,是對自己生命安全的尊重,也是對一個家庭肩負起責任,是意外到來時最堅固的後盾和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