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紀行】 對話記錄(3)自己安排自己的葬禮三則

2021-02-22 fan的零敲碎打

【美國紀行前言】

2012-2013,在美國訪學一年。日子待得越久,就越能清晰看出,國內當下普遍流行的很多關於美國的說法,頗多臆想成分,隨產生紀錄些見聞的想法。

將這些觀察寫下的目的,不是想簡單得出「誰更好」的結論,而是想通過這些書寫,儘量逼近真相(當然,你可以說從某個層面講,真相根本不存在),把那種簡單的黑白夢幻式思維給打破,更複雜、準確地看待世界、看待自己。這無關自信,也無關自尊,只與事實有關。剩下的判斷,每個人自己來做。

【8、自己安排自己的葬禮】 

在朋友舉辦的Party上,遇見一位年近六十歲的喪葬承辦人(funeral director)。他身穿老式黑色西服套裝,表情嚴謹,髮型紋絲不亂。當他告訴我他的職業時,我一頭霧水搞不明白。 

在我印象中,一般一座中國城市裡,只會有幾家喪葬場所,而且都屬於國家。中國人在死後,若是國家(單位)的人,會由國家(單位)按照級別安排你的後事方案,不同級別,有著不同的操辦模式。很多親屬為了此事的高、低規格,會和國家(單位)討價還價,因為,這意味著一般中國人非常看重的「國家(集體)對個人的蓋棺論定」。而不屬於國家(單位)的人(比如城市裡的個體經營者,或者鄉村裡的農民),則會按照各地民間風俗,依慣例進行。 

這位先生名叫道格拉斯,早先做過中學英文教師八年,告訴我,他非常喜歡自己現在的工作。 

他說:「在哥倫布這個只有二百多萬人口的城市裡,有五、六十家喪葬教堂(公司)。我的工作主要就是去和健在的人們一起討論,如何安排他們自己的葬禮、墓葬狀態。比如葬禮裝飾、鮮花的選擇,比如葬禮上誰來講話、講話的秩序,墓碑的設計等等。」 

我好奇地問:「您是同他(她)一個人討論嗎?這些人的年紀大概都多大呢?」 

「大部分是一家老小一起來交流的,少部分是單獨面對面談。一般都是六十歲以上的人了,當然,也有三、四十歲的年輕人,但不多。」

最後,他很慢地、一字一句地告訴我:「美國人就是想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包括死亡!」

【9、老人、死亡與小孩(1022)】 

我的室友,一年級數學系研究生大衛八十多歲的祖母過世了。

聽到消息後,他馬上一路開車,從俄亥俄州的哥倫布,趕回家鄉弗羅裡達州一個小城參加葬禮。

三天後一個明媚秋日的下午,大衛疲倦地開車返回到哥倫布住所。坐在起居室裡,慢慢和我聊起葬禮以及祖母的故事。 

他的祖母年輕時離婚,之後沒有再婚,一個人帶著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生活。孩子們長大離開她之後,自己獨居近二十年,住在離大衛叔叔(大衛父親的弟弟)家不遠的街區,直到最近這一年,因生活不能自理,才搬到叔叔家裡。 

祖母兒孫三代人,大部分都從全美各地趕到弗羅裡達叔叔家中參加葬禮。葬禮上,大家聊起了很多小時候祖母的趣事,唱起小時候祖母喜歡的歌曲,有眼淚,也有歡笑。 

我說:「中國的葬禮,無論在鄉村還是城市,各地都有一些固定的程式,美國也是這樣嗎?」

大衛告訴我:「葬禮在美國,全是由自己家庭來辦的。每家的模式都不太一樣,但一般來說,都會有追思環節,即每個人會回憶一些與逝者的故事與大家分享,基調往往是幽默的、逗趣的。」 

我因為在美國一路走來,發現很多墓園,常常就會建在住宅社區旁邊毫不避諱,於是問道:「你們小時候是不是就會經常參加葬禮?」

大衛回答:「是的。小時候就對死亡以及死亡的過程很熟悉了。」

我說:「我們這裡,尤其是城市裡的小孩,平時生活中幾乎完全看不到死亡。即使有長輩過世,父母也常常覺得會嚇著小孩不吉利,不讓參加葬禮。因此,真得等到這些小孩長大後自己的親人故去時,他們完全沒有任何心理與經驗準備,會很長時間都難以平復。」 

大衛告訴我,祖母在臨去世前幾天還打給他電話,問他功課怎樣?問他做助教教學生開不開心?因為祖母知道,他的夢想是做一名教師,老人家想確認,他是否真得喜歡教書這件事。電話裡聊了很久,直說到祖母累了,說不出話為止,那是他們最後一次通話。 

我問:「祖母小時候帶過你嗎?中國很多祖父母都會幫助自己的孩子帶孫輩的。」

大衛說:「沒有,這種情況在美國非常罕見,我也只是在節假日能見到祖母,但感情非常好。」說到此處,大衛的眼裡閃動著淚花。 

我有一個園藝師朋友,他的母親也是離婚後一個人生活了十幾年。所有兄弟姐妹都各自在外生活,到最後,母親因病生活不能自理時,園藝師朋友辭職從費城回到哥倫布家中,照顧母親近一年後送走了老人。 

大部分普通美國老人家,都會選擇自己獨立生活,不肯跟孩子住在一起。生活不能自理後,也多選擇去老人院。居家和孩子在一起,並在家中過世的,有,但不普遍。

位於中產居住社區旁,建於1806年的哥倫布聯合目的(Union Cemetery)

【10、新錢(new money) 和 老錢(old money)】

和一個曾在日本、韓國教過多年英語,出身名門的美國人考夫曼聊起,為什麼韓國婦女很多都喜歡美容(手術)? 

他說:「那是因為韓國原來窮,大家都差不多,現在富了,但都是新錢。『新錢』和『老錢』不同。新錢最大的特點就是『想要』,什麼好的東西都想要。另外,韓國婦女結婚後,害怕丈夫有別的女朋友,同時還要和周圍的親戚、好友們攀比,所以,她們希望自己『看上去完美』。我有一個費城的老友,是很老很老的錢了,我就從來沒見過他向別人炫耀什麼東西。」 

我說:「中國和韓國幾乎一模一樣。我們的老錢在歷史上都被消滅掉了。現在的富人,全是新錢,也是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炫耀』。」 

然後,我們聊到了前兩天一起去參觀過的,此地一個佔地十幾公頃的私人莊園。 

該莊園主曾在中國、日本住過多年。因此,在莊園裡,除了北美特有的寬大草坪、成片樹林外,還有古舊的日本茶室,小巧、精緻的日式、中式園林景觀,長壽鶴銅雕,滿池荷花……這個莊園每個月向公眾開放四天。莊園主的居所也在裡面,是一座三層House。現代式二層橫線條白色房子,頂部,是莊園主以為的具有亞洲風格的紅褐色貼瓦坡頂。 

考夫曼告訴我,莊園主準備在過世後,將莊園捐獻給州裡供公眾使用。 

我說:「這和中國古代一些故事有些相像。我記憶中,中國傳統園林的主人也有類似習慣,會在某些天,將私家園林開放給老百姓來遊玩。在漢末至南北朝時期,還曾出現過『舍宅為寺』的風氣,即富商把自己的家宅捐為佛寺供公眾使用。」

 我接著問:「他們為什麼不留給後代呢?」 

他聳聳肩說:「一個是遺產稅太高,另外,富人們也不想留給孩子太多錢,孩子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註:美國遺產稅非常高,最高為 50 %( 250 萬美元以上)。而美國民法規定不動產做慈善資產是全額免稅的。美國對遺產稅的徵收及做慈善的免稅,鼓勵了富人對各種慈善事業和公益事業的投入,最終對貧富差異進行了調整與平衡。美國有錢人常常會建慈善基金會,讓子女做理事打理。遺產稅背後的法理及價值觀依據,很多來自於基督教(清教徒)的一些觀念。

收藏有大量私人捐贈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公 號 非 專 業 內 容 往 期 回 顧】

對話記錄(1)雙向洗腦五則

對FF日記的日記式感想5(0321-0324)

對FF日記的日記式感想4(0319-0320)

對FF日記的日記式感想3(0316-0318)

0317今天說

對FF日記的日記式感想(0311-0312)

對FF日記的日記式感想

我會記住這些……(20200206)

當代藝術?I《室內設計師》(2011.2,27期) 

相關焦點

  • 為自己「設計」葬禮 初中生比高中生放得開
    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中,也往往迴避「死亡」這個話題,但廣州華師附中的學生們卻提前為自己「策劃」了一個葬禮。近日,在華師附中「歐洲文化巡禮」選修課上,老師給學生們留下了一道作業題目:試想,如果有一天你離開了人世,在你的葬禮上,你的家人或朋友會如何回憶你?同學們交來的作業讓老師感到驚訝。
  • 掌握自己的時間(方法):記錄、管理、安排
    記錄自己的時間;診斷自己的時間;消除浪費時間的活動來得到自由時間;統一安排拼湊成大塊兒的時間。用於檢討自己時間的這個表脫胎於《槓桿時間術》,確切的說,這是「槓桿效率月記事簿」的第二頁「時間回收檢查表」。「記錄下目前的時間運用狀況,回收時間進行有效的投資!1,以24小時制記錄下自己的起床、就寢時刻,計算出睡眠時間和可運用時間。
  • 沙龍葬禮安排:哀悼持續一個月 至親「頭七」不做飯
    以色列前總理沙龍11日病逝後,美國總統歐巴馬和副總統拜登先後發表聲明表示哀悼,並宣布將由拜登率代表團前往以色列弔唁。  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對沙龍的評價判若雲泥,一邊是「最偉大的保衛者」,另一邊是「應該下地獄的罪犯」。  以總統佩雷斯以「勇敢的戰士」「無畏的領袖」評價沙龍。「他是以色列最偉大的保衛者和最重要的設計者之一。」佩雷斯說。
  • 葬禮流程太過詭異,遺體被拒之門外,「看著」親友為自己哀悼
    據《每日星報》12月4日消息,29歲的切·路易斯(Che Lewis)由於事故不幸身亡,殯儀館卻拒絕他出席自己的葬禮,因為他的屍體「坐著」,而不是「躺著」。
  • 千里達及托巴哥29歲男子,死後被打扮成賓客,參加自己的葬禮
    參加葬禮原本是一件嚴肅沉痛的事情,但近日在加勒比海南部的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卻舉辦了一場奇葩的葬禮:殯儀館將死者做了防腐處理後,為其穿上帥氣的衣服,並戴上墨鏡固定在賓客座椅上,以賓客的身份參加自己的葬禮。但該行為遭到了教堂的反對,理由是禁止死者參加自己的葬禮。
  • 英患癌老太離世前策劃自己葬禮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鏡報》10月23日消息,英國威爾斯南部梅瑟蒂菲爾德市65歲的老太太卡瑞爾•哈林頓(Karil Harrington)6個月前得知自己患有無法治癒的肝癌,竟樂觀地策劃了自己的葬禮歡送會,盡享無限歡樂。據悉,卡瑞爾將葬禮歡送會安排在當地一所社交俱樂部,並裝飾以氣球和彩帶。41年前,正是這所俱樂部見證了她和前夫的婚禮。
  • U2主唱渴望完美葬禮 希望Bob Dylan獻唱
    http://ent.163.com  2005年03月04日 10:02   新京報 賈維   推新書寫明希望鮑勃·迪倫和帕瓦洛蒂能在自己葬禮上獻唱本書不但收錄了波諾與英國首相布萊爾、美國總統布希、前總統柯林頓的私人對話,波諾更首次在其中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理想葬禮的樣子。他希望鮑勃·迪倫和帕瓦洛蒂能夠在自己的葬禮上獻唱。
  • 假面騎士粉絲設想自己的葬禮,網友的回答扎心了
    最近,一位日本的騎士粉在看到電視上在討論以後想如何辦理自己的葬禮,突發奇想,說他要是死了,希望出席葬禮的人每人拿一根腰帶在他的棺材前站成一排,然後一起變身給他看!葬禮上一群騎士變身,那也是奇景了,他還想好了具體方案:1.申請參加的人寫上姓名和想要的腰帶2.如果人數大於腰帶數則採用抽選制3.在輪流上香時將腰帶交到每個人的手中4.在棺材前排成一列
  • 美國被殺黑人葬禮在休斯頓舉行,拜登參加
    在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死於明尼阿波利斯警察的兩周後,當地時間6月9日,其私人葬禮在休斯頓一座教堂舉行,包括前總統拜登在內的多位政要、弗洛伊德的家屬等約數百人參加。 葬禮的費用由與他同名的美國拳擊冠軍弗洛伊德·梅威瑟全權處理。
  • 太合音樂人「阿比路錄音紀行」完結 只想給音樂人最好的
    去年夏天,太合音樂人「伴星計劃—阿比路錄音紀行」帶著三組獨立音樂人飛往倫敦,完成了一場令所有音樂人都嚮往的「頂級錄音之旅」。  近日,太合音樂人「伴星計劃—阿比路錄音紀行」紀錄片正式發布。這支記錄三組獨立音樂人在英國Abbey Road Studios錄製單曲的短片,也為這場音樂人圓夢計劃畫上圓滿句號。
  • 簡單生活格言三則:每天一點正能量,讓自己變得更好
    簡單生活格言三則:每天一點正能量,讓自己變得更好石頭的皺紋,黃金的微笑採訪一位石雕廠的總裁時,這位30多歲的王姓企業家說了這麼一句話:如果你只有雞糞,就賣肥料吧!3年後他打道回府,這時,他已是21歲的壯小夥。一天,他閒來無事,在亂石堆中嘆息,覺得命運不公,上天為什麼「安排」自己在這貧瘠的土地上降生?
  • 活出自己從了解自己開始——生命之書阿卡西記錄個案開啟
    阿卡西記錄閱讀介紹視頻▼關於阿卡西記錄閱讀這是一場特別並專屬於你的對話,來自於宇宙更高次元和你的精彩對話,透過閱讀你的「生命之書」阿卡西記錄而達成,從更高次元傳遞給你屬於你的阿卡西信息,指引你在人間的旅程!
  • 程曉玥母親去世後首發文,記錄葬禮前後心路歷程,堅強心態惹人疼
    程曉玥母親去世後首發文,記錄葬禮前後心路歷程,堅強心態惹人疼子欲養而親不待,程曉玥發千字長文悼念母親,言語間充滿堅強樂觀生活中總有很多的歡喜的事情讓我們開心著,也難免會有很多悲傷的事情讓我們失落傷心,但是這大概就是生活的本來面貌
  • 我和過去的自己告別 像是參加一場葬禮
    按耐住心中悸動的寂寞像愛上狐狸的羔羊一個風情萬種一個情竇懵懂白鴻02告別我和過去的自己告別像是參加一場葬禮沒有哀嘆,沒有輓聯除我之外,沒人記得我向這場葬禮豎起中指這是唯一的墓志銘白鴻03被春風吹到了十月飄然的零落成泥你踩著我並不在意我是否溫暖了另一顆種子白鴻作者簡介:席維儀,生於2004年3月
  • 美國的喪葬習俗
    2.購買棺材 美國的公墓也出售棺材。有的棺材樣品間就設在公墓的辦公大樓裡。棺材有幾十種之多,材料、形狀、顏色各不相同,但都敞開蓋板,內鋪錦緞被褥,舒適豪華。其中有不鏽鋼棺材,不漏水,不通氣,不變形,至少可使用50年。有的裝有特殊記錄裝置,即使因地震挪動了埋藏位置。也能根據這特殊裝置重新找到它。
  • 惠特尼·休斯頓葬禮在美國新澤西州舉行(圖)
    2月18日,在美國新澤西州紐瓦克市,歌迷在一幅惠特尼·休斯敦的畫像上簽名,表達緬懷之情。當日,美國流行樂壇歌手惠特尼·休斯敦的葬禮在位於新澤西州的「新希望」浸信會教堂舉行,這裡是惠特尼·休斯敦童年首次擔任唱詩班成員的地方。新華社記者王雷攝新華網美國紐瓦克2月18日電(報導員李大玖)美國著名流行歌星惠特尼·休斯頓的葬禮18日在新澤西州紐瓦克市「新希望浸信會」教堂舉行。休斯頓的家人、朋友及脫口秀女王奧普拉等數百人參加了葬禮。
  • 原神大月卡珍珠紀行和珍珠之歌哪個性價比高
    原神大月卡珍珠紀行和珍珠之歌哪個性價比高,在原神的遊戲中玩家們在冒險等級到達了20級之後將會解鎖常說的大月卡功能,大月卡裡有珍珠紀行和珍珠之歌兩個檔位,那麼哪個性價比高點呢,我們如果購買大月卡的話哪一個會比較划算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一起來看看本期的攻略內容吧。
  • 拳王阿里葬禮在其故鄉美國路易斯維爾舉行
    6月9日,親友們護送阿里的棺木到達葬禮現場。當日,美國拳王阿里的葬禮在其故鄉美國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維爾舉行。news.sohu.com/20160610/n453827261.shtml report 930 拳王阿里的葬禮在故鄉路易斯維爾舉行拳王阿里的葬禮在故鄉路易斯維爾舉行拳王阿里的葬禮在故鄉路易斯維爾舉行
  • 與自己對話
    孤獨是人生的常態,手機、微博或者朋友圈並不能解決你內心的空虛,你最應該做的是嘗試和自己聊聊!在法國時我曾讀到一篇報導,社會心理學家發現上班族一回到家就打開電視、打開收音機,他們也看也聽,只是要有個聲音、影像在旁邊。我們也可以自我檢視一下,你可以安靜多久?沒有電話、傳真,沒有電視、收音機,沒有計算機、沒有網絡的環境中,你可以怡然自得嗎?
  • 千里達及托巴哥一死者被拒絕參加自己的葬禮 坐在教堂門外
    11月25日,在千里達及托巴哥的迭哥馬丁,一名死者的遺體被放在教堂外的椅子上,他被拒絕參加自己的葬禮而在舉行葬禮當天,切的遺體坐在一輛靈車裡被送往教堂。路人拍到的視頻中,白色敞篷靈車沿著公路疾馳,有兩名男子坐在遺體的兩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