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文獻中學舉辦以「培根鑄魂育新人,啟智增慧展風採」為主題的第十屆校園科技藝術節,讓科技與藝術之花在校園熱情綻放,充分展示了學校科普教育和藝術教育成果。
市科技館走進校園科普系列活動設有科普課程、科技體驗等內容,工作人員為全體師生表演科普秀、機器人跳舞等,為科技節增添了不少的科技色彩。該校專門騰出兩間教室為科技展品室,在12日—16日開放給學生體驗。
此次還精心設計,周密安排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等科目的科技活動,帶領著文獻學子走進了神奇的科學世界,讓學生親自揭開科技的面紗,感受科技的神奇!
本屆科技藝術節美術活動以「2020年科技抗疫」為主題,共設藝術畫展、現場陶藝製作、現場沙畫製作、以「藝」抗疫百米長卷現場比賽4個活動項目。
一大早,參加活動的各年級各班代表、陶藝社團同學、沙畫社團學生齊聚逸夫樓廣場,用雙手描繪祖國大好山河、歌頌英雄事跡,感受藝術創新帶來的無窮魅力。
當天,以「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培育優秀時代新人」為主題的文藝匯演在學校操場上舉行。動人的旋律、悅耳的歌聲、優美的舞姿,贏得了嘉賓、家長和師生的掌聲與讚美。
市科技館工作人員帶來的科普秀表演、機器人舞蹈極具特色,師生自編自導的歌舞、朗誦、樂器演奏精彩紛呈,科技與藝術的雙重享受,令全體師生如痴如醉,讚不絕口。
福建省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帶頭人陳金海特邀到該校作《科技創新項目的選題》科技講座,向學生們講解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等概念,介紹透視科技創新大賽規則,分析開展科技創新項目如何選題,並重點引導他們如何培養創新意識,應用到學習生活中。大量耳熟能詳的案例、樸實的語言,牢牢吸引與會同學。
福建省美術學科帶頭人蘇舜明以國家公祭日為切入點,特意選擇國內外反映侵略戰爭的藝術作品,從細微之處分析作者的創作意圖,用美術的形式表達對歷史事件的觀點和思考。蘇舜明的講座激情四溢,用詞幽默風趣,極具時代生活氣息,學生們被深深吸引並引發共鳴。
此次藝術節為師生演繹個人風採搭建舞臺,播撒科技和藝術的種子,激勵學生勇於擔當,勵志勤學,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來源:文獻中學、城廂區融媒體中心
【來源:東南網莆田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