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兩會的召開,委員們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諸多寶貴的建議和意見。這些寶貴的建議和意見將會讓教育走向一個新的臺階,讓我們來看看主要的建議和意見有那些?
建議將寒暑假改為春夏秋冬四個假期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建議「將寒暑假改為春夏秋冬四個假期」,建議一出引發網名關注!
劉希婭指出,每學年學生假期有兩個:30天左右的寒假和60天左右的暑假。兩個假期的時間都非常長,對家庭陪伴和家庭教育帶來大挑戰,特別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於學生長時間居家而集中產生的親子衝突甚至引發學生心理問題,都反映出家庭教育親子陪伴的效果參差不齊。建議每學年設置4個假期,原則上一個季度結束安排一個假期;每個假期從10天到30天不等,4個假期的總量不超過90天。
如果將寒暑假改為春夏秋冬四個假期,一是可以減輕家長因長時間監管孩子而帶來的家庭負擔;二是可以緩解因假期過長家長普遍把孩子送到補習班而帶來的對素質教育學校教育的負面影響;三是可以避免因學生在家學習生活與學校學習生活長時間脫節而帶來的新學期返校後的不適應;四是假期分散後家長有更多機會陪伴孩子旅行等,而增進親子感情;五是可以利用假期部分時間開展集中的職業體驗、勞動實踐、社會參與、生存體驗等,加強孩子的社會實踐,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
建議增加「生命健康」「勞動」兩門課程
此外,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還建議,正在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中,增加「生命健康」「勞動」兩門課程。
她表示:新增單列「生命健康」課程,涵蓋生命教育、身體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科學認識生命的形成,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提升健康理念,認識生活習慣與身體健康的關係;增強社會適應性、自我認知與接納、情緒調控、人際交往等心理品質與能力。
新增單列「勞動」課程,明確各學段勞動技能學習要求和勞動實踐要求,培養當代學生奮鬥、創新精神,切實落實五育並舉。
此前,據教育部官網,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中共中央、國務院就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提出意見。其中明確提出,要設置勞動教育課程,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
建議增加體育成績在考試中佔比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紅25日在政協大會發言指出,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主要指標連續20多年下降,33%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隱患,小眼鏡、小胖墩、小糖人等情況突出。我國缺乏科學系統的健康教育體質監測和幹預體系,每天鍛鍊一小時的學生不足30%。
因此她建議,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增加體育成績在考試和升學測試中的佔比。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以學校為基礎的健康普及教育。建立科學的督查抽查和公告制度,將青少年體質問題納入績效考核,實施必要的行政問責。定期公布兒童青少年健康狀況和排名。
將遊泳技能納入全國中小學義務教育必修課
「限制遊泳不是預防溺水事故的有效措施,學會遊泳才是預防學生溺水的有效手段。要讓學會遊泳成為一種基本生活技能。」 全國人大代表、三峽旅遊職業技術學院科研與督導處處長楊德芹建議,要把「遊泳教育」作為中小學校的創新教育來抓,將遊泳技能納入全國中小學義務教育必修課。
她建議,各級財政要加大對中小學遊泳教育經費的投入預算,新建的中小學要把建設標準「遊泳池」納入學校建設規劃。對於不能在校園內建設遊泳池的學校,可利用校外社會資源進行遊泳技能培訓。同時鼓勵社會資金自建遊泳池,服務中小學生遊泳教育。
至於相應師資,楊德芹認為,可以從教師中培訓一批兼職遊泳指導員和救生員,也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社會組織在校外開展遊泳教學和訓練。要將「會遊泳、懂救生」作為學校新招錄體育教師的必備條件之一。教育、體育行政主管部門要制定並落實遊泳指導員配置計劃,努力建設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實行遊泳教師持證上崗。
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
去年,中國教育報曾聯合騰訊教育,對家長們關心的陪寫作業問題發起了調查問卷,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的家長都因孩子的作業問題發過火,超過一半的家長甚至會動手打孩子。有的家長感嘆:就像每天都打兩份工,下班比上班更痛苦!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提出關於給小學生家長減負的提案,呼籲改變家長「陪作業」「代作業」的現狀。
範小青在之前的調查中發現,除了完成課本知識方面的作業題,家長還要陪著孩子做其他許許多多的「作業」,比如手工課的作業,美術課的作業,有的甚至要求小學生做APP。
「社會有分工,家長不是老師,家庭教育主要在孩子的修養、品格,道德以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等方面,而不是具體教孩子怎麼做作業。」範小青認為,更多的家長做不好老師該做的工作的,結果反而壞事——家長著急,難免打罵,孩子更加學不進,適得其反。
範小青提出,給小學生家長減負,其實也是給小學生減負,更是讓教育回歸初心,回歸根本。範小青建議:學校給家長的「陪作業」任務一定要適度和合理。
小編注意到,2019年7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到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建議中小學配備專職校醫和專職保安人員
近年來,針對中小學生的人身傷害案件時有發生。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實驗學校校長崔建梅建議,國家層面制定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專職保衛人員配備標準,並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學校配備專職保安人員。此外,針對校園公共衛生安全工作,她還建議中小學配備專職校醫,保障師生健康衛生。
她建議,學校保安人員可以按照「雙重身份,雙重管理」原則,由公安部門負責培訓,勞動關係隸屬於公安部門管理下的專業保安公司,由保安公司負責支付保安員的工資、意外傷亡保險和養老統籌資金。日常管理以教育部門管理下的學校為主,由所服務學校負責保安日常工作的管理和考核,並根據考核結果向保安公司提出續聘、調整、退回等意見。
應如何改善校園公共衛生安全工作?崔建梅建議教育部、衛健委等部門聯合出臺政策,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條例規定配足校醫。同時應給學校核定校醫的事業編制,從醫科院校招考專業人員,落實好編內校醫與編內教師同工同酬的相關規定。
在線學習免流量
這一次新冠肺炎的疫情,全世界進行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網際網路教育實驗,線上教育也經歷了一次真正的「大考」。無論是硬體建設、資源整合、質量評價、隊伍素養,教育都明顯落後於已有技術和時代要求。
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全國政協委員朱永新教授帶來了《關於公益性學習資源(在線學習)免流的提案》。朱永新介紹,「關於在線學習免流量的提案,直接來源於我在新冠肺炎疫情『停課不停學』期間對於在線教育的觀察」。疫情期間,河南南陽一名高三學生在平房的樓頂蹭鄰居家的網絡上網課,河南洛寧縣14歲女生在父親的陪伴下晚上到村委會大院支了張桌子蹭網學習,這些畫面背後的無奈讓我印象深刻。據調查,高清畫質的視頻節目一個小時需要800MB左右的流量,如果一天上網課5小時,則需要近4G流量,一個月接近100G流量,花費都在百元以上。朱永新表示,這對於在數字寬帶未能覆蓋的貧困偏遠地區、只能長期使用網絡學習的困難家庭來說,是一個不菲的費用。
家庭教育儘快立法,讓父母「持證上崗」
「加快家庭教育立法,是從源頭保障家庭教育切實發揮教育和價值引領功能的一項必要行動。」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第二中學校長庹慶明建議,家庭教育儘快立法,提升家庭教育地位、明確家庭教育核心內容、擴大公共服務供給、規範家庭教育行為,從制度層面推進解決家庭教育面臨的突出問題,促進家庭教育工作持續發展,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供法治保障。
作為一名從業20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庹慶明認為,我國家庭教育目前缺乏有效的社會支持系統,家長自身的素質與教育能力也參差不齊。同時,現行的法律、法規不僅對不履行家庭教育責任的家長缺乏有效制約,而且對政府及相關部門在家庭教育中的責任也沒有明確規定,很難形成齊抓共管的格局。
因此,庹慶明建議,在家庭教育相關法律立法時,應強調地方政府在促進家庭教育健康發展中的責任;強調家長的職責,父母需持證上崗;對家庭教育的運作及保障機製做出法律規定並明確家庭教育的公共性與個人隱私的界限。此外,還建議把每年9月的第一個周日確定為家庭教育日。
對此,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