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城中心分校建好了嗎?
平樂坊小學在哪裡?
莞中新增初中校區的新風路動工了嗎?
帶著這些問題,我花了半天時間去實地查看、了解。
從香港街出來,騎行5分鐘就到了莞城中心小學。
校門口隨便擺放電單車,保安叔叔足夠寬容!
巷子太窄,手機根本拍不全一個校門口的全貌
這裡是資福寺的舊址,蘇東坡在此作《羅漢閣記》,東莞市展覽館的至正大銅鐘也源自此地,遠遠的還可以看到雲舍利塔(建於1876年)。
這是東莞最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名校,正如門額所書:千年資福至正鐘聲傳今古,百歲學堂悅納理念寫春秋。
沿著中心小學校外操場方向左拐,進去巷子30米,就是莞城福音堂的舊址,七拐八拐的小巷子,突然發現右邊牆體高大雄偉,此地原為看守所,不遠處就是老公安局宿舍,六年前我們在那裡看過房,感覺經過這片高牆,心裡怵得慌。
沿著高牆向新風路騎行,右側機器轟鳴,中心分校擴建E字型教學樓已經封頂。
教學樓已封頂
莞城的未來學校,應該很漂亮!
今年九月交付使用,受疫情影響施工有所耽誤,經主要領導督導和安排,按時完成肯定沒問題。
莞城是老城區,拆遷難度大,能拿那麼一大片地建學校很難得。這是莞城的未來學校,建成後將成為莞城軟硬體最好的學校,再掛上「中心分店」的招牌,家長應該可以買帳了。
沿新風路向茂光新幹線騎行,129號就是東莞市經濟貿易學校,據說這裡要改建為莞中新的初中校區,但校園靜悄悄的,沒有一點施工跡象。
該校建於1958年,首批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現在說中專年輕人都嗤之以鼻了,九十年代,初中階段的學霸才能有機會摸到中專門檻,若是國家級重點中專,那是學霸中的學霸,不過那個時候沒學霸這個詞,老土的叫法~尖子生。
我一直要尋找的是平樂坊小學,網上很少找到學校的圖片。按照導航,穿過北門橋,經運河西二路,工行路口右轉進去,就是熟悉的新光明市場,騎行至此,就已經遠遠望見一座嶄新的建築,那會是平樂坊小學嗎?這麼漂亮。
平樂坊正門
莞城英文實驗的招牌,也算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學校吧
教學樓側影
白色外牆、灰瓦裝飾,一派現代嶺南建築風格,走近一看果然平樂坊小學,這裡曾經是運河小學的舊址,前身為周屋學堂,梁啓超曾於此辦「冬學」,東莞中學第一批教師,皆出梁氏門下,康有為曾到此講學,這裡原本一所「百年老校」的舊址。
去年經改造投入使用,由莞城英文實驗學校集團託管,與莞英一脈相傳,現任校長黃旭珍,這是一位學者型校長,她還有兩個月就要退休了,去年毅然接手一所新學校,執著而努力,令人敬佩。
穿街走巷、駐足拍照和記錄,這一圈走下來,我有些感觸:這些學校其實都不錯,文化底蘊、基因傳承、教學管理、和領導者,都稱得上優秀,但是家長可能另有一個評判標準,如果說本來沒太大差距的兩所學校,或許在家長心目中卻是千差萬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