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故事】雲南司莫拉佤族村:「籬笆牆泥巴路」山村變成3A級景區
【解說】近日,儘管下著小雨,雲南省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內依然熱鬧非凡。不少遊客在村內拍照「打卡」,領略民族風情。在村民楊彩芹家,遊客們被佤族特色軟米粑粑吸引,爭相購買嘗鮮。
【同期】村民 楊彩芹
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可以賣兩三百個(粑粑),一天有一千多(元)毛收入。
【解說】為增加家庭收入,楊彩芹曾經遠赴廣東打工。如今,司莫拉佤族村發展鄉村旅遊,曾經「籬笆牆、泥巴路」的山村變成3A級景區,引來八方遊客,楊彩芹在家裡就能做生意賺錢。
【同期】村民 楊彩芹
現在在家可以做生意,生活也好多了,越來越好了。肯定喜歡在家裡面,在家裡面又可以照顧老人,又可以照顧孩子。
【解說】像楊彩芹這樣受益於鄉村旅遊發展的村民還有很多。在村民趙家海經營的小賣部,水、小零食等商品受到了遊客的青睞。因為遊客增多,他今年也增加了不少新貨品,諸如當地的手工藝品和土特產。
【同期】村民 趙家海
旅遊發展起來後,我這個鋪子和以前大不一樣了,好處很多。以前一天只能賣一兩百塊錢,一百塊多點。現在可能番了一兩番,收入比以前增加多了。
【解說】行走在司莫拉佤族村,極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活動廣場、佤族民俗文化陳列館等,讓人留連忘返。不少村民在自家門口做起小生意,一些村民正計劃著開農家樂。
【解說】來自大理的遊客楊紹才一家將司莫拉作為騰衝之旅的第一站,來看看這個「熱門的旅遊地」。
【同期】遊客 楊紹才
看到很多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也讓我們體會到很多、也學到了很多。感覺給我們的印象挺好的,我們還會帶著家人再來的。
【解說】據悉,通過發展多種產業,三家村2019年已實現經濟總收入3083萬元(人民幣,下同),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145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5.18萬元。「家家住上安居房,出門都是摩託轎車。」吃上「旅遊飯」的司莫拉佤族村,正在小康路上大步向前。
【同期】雲南省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黨總支書記 趙家清
群眾的內生動力也激發出來了,大家幹什麼事都比較激情也比較主動。對我們一些產業的落實、產業的一些發展,再把我們的一些零星化的種養殖都成一個規模化,做一些土地流轉。還有我們就近務工的一些方式,讓我們的群眾現在覺得比以前富裕得多了。
【解說】趙家清表示,在接下來的發展中,該村還會繼續發揮合作社的作用,做好規劃科學發展,實現村民持續增收。
記者 刀志楠 雲南騰衝報導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