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導」是什麼?教育部明確表態

2020-09-04 中國青年網

對於社會輿論關心的「高校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近日,教育部在答覆政協委員提案時再次予以明確。

記者注意到,教育部網站9月2日發布了《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2311號(教育類212號)提案答覆的函》(教提案〔2020〕第11號,以下簡稱「答覆」)。

在這份答覆開篇,教育部就明確:研究生導師是我國研究生培養的關鍵力量,是高校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國家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使命與重任。教育部歷來重視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先後出臺多個管理文件,規範導師指導行為,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

對於規範管理防止高校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異化,教育部列舉了四個方面的已開展工作。

第一,1995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印發《關於改革博士生指導教師審核辦法的通知》(學位〔1995〕20號),下放了博士生導師評審權,明確規定「博士生指導教師是一個重要的工作崗位而不是教授中的一個固定層次和榮譽稱號」,以適應博士生教育發展的需要和擴大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的辦學自主權。博士生導師與碩士生導師均由培養單位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設定崗位標準進行評聘。

第二,2018年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教研〔2018〕1號),文件強化了研究生導師政治素質過硬,師德師風高尚,業務素質精湛三大基本素質要求,明確了研究生導師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研究生學術創新能力、培養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增強研究生社會責任感、指導研究生恪守學術道德規範、優化研究生培養條件、注重對研究生人文關懷等七個方面的立德樹人職責,並提出健全研究生導師評價激勵機制、表彰機制和監督檢查機制等。

第三,2018年教育部印發了《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教師〔2018〕16號),結合高校特點,提出十條針對性的要求,包括堅定政治方向、自覺愛國守法、傳播優秀文化、愛崗敬業、關愛學生、誠實守信、廉潔自律等方面,每一條既提出正面倡導,又劃定師德底線。

第四,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委印發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教師〔2019〕10號),從加強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將師德師風建設要求貫穿教師管理全過程、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氛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保障等5個方面,提出包含「三個堅持」(堅持思想鑄魂、堅持價值導向、堅持黨建引領)、「三個突出」(突出課堂育德、突出典型樹德、突出規則立德)、「四個嚴格」(嚴格招聘引進、嚴格考核評價、嚴格師德督導、嚴格違規懲處)、「四個強化」(強化地位提升、強化權利保護、強化尊師教育、強化各方聯動)和「一個加強」(加強工作保障)在內的15項具體任務,全方位構建師德師風建設新格局。

對於下一步工作,教育部在答覆中表示,您提出的「制定法律界限明晰的導師權責規定」「建立健全規範導師指導行為的制度機制」「構建研究生導師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等建議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對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提升指導能力有很大啟發。下一步,教育部將充分採納您的建議,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要求培養單位嚴格導師選聘標準,加強導師團隊建設,明確導師權責,規範導師指導行為,支持導師嚴格學業管理。

二是針對研究生教育特點,聚焦導師指導環節,要求導師正確履行指導職責,遵循研究生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合理指導研究生學習、科研與實習實踐活動,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

三是明確博士生導師是因博士生培養需要而設立的崗位,不是職稱體系中的一個固定層次或榮譽稱號。切實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教育部明確表態!
    教育部明確表態!今天,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一問題,教育部態度一貫堅決,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教育部明確表態,省教育考試院被約談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教育部明確表態,省教育考試院被約談 在每年高考中,有兩類非常神秘的人,分別是「高考出題人」與「高考閱卷人」。由於高考事關重大,牽涉到上千萬考生的切身利益,絲毫馬虎不得,各方面的保密工作必須要做到極致。
  • 教育部表態了!
    教育部表態了!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
  • 教育部最新表態:研究生繼續大幅擴招
    近日(12月3日),教育部又對研究生擴招做出了最新表態,我們帶大家一起來看看~01、教育部對擴招最新表態12月3日,在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表示,教育部全面完成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規劃指標。
  • 教育部明確:博導不是職稱和榮譽稱號
    9月2日,教育部網站發布了對《關於規範管理防止高校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異化的提案》 的答覆。「制定法律界限明晰的導師權責規定」等建議,下一步將從3個方面開展工作,其中包括「培養單位嚴格導師選聘標準」、「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明確博士生導師是崗位而不是職稱或榮譽稱號。
  • 關於誰批改作業教育部有重磅表態
    今天有一條消息,很多家長看了估計會鬆一口氣,因為教育部已經表態,老師不能讓家長代為批改作業,也不能給家長布置作業。對此,主播嚴於信說,這個規定來得及時,但要落地恐怕也沒那麼簡單。  嚴於信:  今天聯播報導了教育部關於基礎教育的一場發布會,相關負責人明確說,老師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批作業,發現一起,嚴查一起。教育部的這個表態很必要也很及時,對這些亂象可謂是當頭一擊。不過,這一規定要想真正落地,恐怕也沒那麼簡單。過去這些年,各種減負的規定不少,但很多地方減負減到最後卻是越減越多。
  • 教育部表態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教育部表態 2020-12-10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教育部表態:研究生大幅擴招!對本科生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在2021年研究生考試即將到來之際,教育部再表態:研究生大幅度擴招。教育部:研究生大幅擴招在教育部發布會上,洪司長表示:我國研究生導師數量這四年來增加了近10萬人,博士碩士點增列了1000餘個。一些比較好的企業會劃定明確的學歷門檻,當然在很多方面,本科學歷相比於研究生學歷,並沒有什麼優勢。研究生擴招,我又應該怎麼做?畢業之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選擇,對於大一大二的學弟學妹來說,應該早早地明確目標。畢業之後你更傾向於考研還是工作?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教育部強硬表態,省教育考試院被約談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教育部強硬表態,省教育考試院被約談在每年高考中,有兩類非常神秘的人,分別是「高考出題人」與「高考閱卷人」。由於高考事關重大,牽涉到上千萬考生的切身利益,絲毫馬虎不得,各方面的保密工作必須要做到極致。因此,這兩類人由於身份特殊,絕對不能在高考期間以「出題人」或「閱卷人」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 比博士更難的,是博導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我國博士生導師已經達到11.5萬人。但事實上,在擔任博導職責這件事兒上,高校教師的「權利」實在是有限。就整體情況而言,在博士生培養環節中,導師的角色以「被動」為常態,在夾縫中求生存。
  • 教育部:博導不是職稱體系中一個固定層次或榮譽稱號
    來源:澎湃新聞教育部明確:博導不是職稱體系中的一個固定層次或榮譽稱號 對於社會輿論關心的「高校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教育部近日在政協委員提案時再次予以明確。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教育部網站9月2日發布了《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2311號(教育類212號)提案答覆的函》(教提案〔2020〕第11號,以下簡稱「答覆」)。 在這份答覆開篇,教育部就明確:研究生導師是我國研究生培養的關鍵力量,是高校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國家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使命與重任。
  • 教育部表態:禁止教師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老師必須親自批改
    12月10日,教育部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對於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律師點評】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給孩子批改作業已經成了學生家長的義務和任務。如果有哪位學生家長沒有完成批改作業的任務,還會被老師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這種情況在我們讀書的那個年代,是老師想都不敢想的!因為給學生批改作業本來就是老師履行教育職責的應有之義,是老師的法定義務。
  • 提升博士教育質量須加強博導崗位管理
    而在發達國家大學,博士生導師只是職務,指導博士生的助理教授、副教授,都是博導。把博導定位為職務,對健全博導制度很重要,有助於釐清「博導」身份邊界,進而強化對常識的認知,即博導只是一種職務,招不到博士生就不再是博導,要對自己的職務負責,而不是「評上」博導就一直是博導。這有利於在博導隊伍管理中引入競爭機制。
  • 武大300名博導下崗
    僧多粥少,只好考核上崗據武大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周葉忠介紹,武大實行新的管理辦法,與教育部去年的一項政策相關。據悉,自2008年起,該校博士生招生規模穩定在1550人左右,每年以個位數增長。2011年,教育部與相關高校共同推出博士生指標分配模型,根據一系列指標來確定各直屬高校的博士生招生人數。
  • 教育部明確:博導不是職稱體系中的一個固定層次或榮譽稱號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對於社會輿論關心的「高校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教育部近日在政協委員提案時再次予以明確。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教育部網站9月2日發布了《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2311號(教育類212號)提案答覆的函》(教提案〔2020〕第11號,以下簡稱「答覆」)。
  • 教育部對家長批改作業表態了,明令禁止!你怎麼看?
    這個群可以說是家長和學校的橋梁和紐帶,家長們為了支持老師的工作紛紛加入了這個群,然而現在有個有趣的現象,家長們不斷退群了,這是為了什麼呢?原來在群裡並不是布置學生作業這麼簡單,還要求家長做這個做那個,家長受不了老師給的壓力,白天要應付工作的事,晚上還要幫老師批改孩子的家庭作業。批改作業不是老師的事情嗎?
  • 光明日報:提升博士教育質量的根源是加強博導崗位管理
    而在發達國家大學,博士生導師只是職務,指導博士生的助理教授、副教授,都是博導。把博導定位為職務,對健全博導制度很重要,有助於釐清「博導」身份邊界,進而強化對常識的認知,即博導只是一種職務,招不到博士生就不再是博導,要對自己的職務負責,而不是「評上」博導就一直是博導。這有利於在博導隊伍管理中引入競爭機制。
  • 教育部表態了!
    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就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等問題,教育部再次予以明確
    對於社會輿論關心的「高校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教育部近日在政協委員提案時再次予以明確。在這份答覆開篇,教育部就明確:研究生導師是我國研究生培養的關鍵力量,是高校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國家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使命與重任。教育部歷來重視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先後出臺多個管理文件,規範導師指導行為,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對於規範管理防止高校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異化,教育部列舉了四個方面的已開展工作。
  • 教育部再對家長批改作業表態 湖南家長和學校有話說
    教育部再對家長批改作業表態,長沙家長和學校有話說 12 月 10 日,在教育部 2020 收官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做出上述表態。 當前,無論是網絡上,還是家長們的聊天中,孩子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家長批改作業等話題總能成為焦點與熱點。那麼,這種作業負擔、作業焦慮的本質是什麼?長沙的家長與學校對此又是怎樣的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