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顛覆傳統,網上網下相結合。
所謂網下閱卷,保留傳統老師的評卷模式,在答題卷的上的登分處打小題分,然後將學生試卷統一進行掃描處理。通過手寫識別技術,將老師打在試卷上的小題分數自動識別到閱卷系統中。考務員可對無法識別的分數可以進行懷疑處理,然後驗證,這樣大大降低了識別誤差。
這種閱卷模式不改變教師傳統閱卷方式,並且不給老師造成負擔。實現保留傳統閱卷痕跡,老師在試卷打的對錯符號和評語痕跡,提供給學生幫助,讓學生校對試卷的時候,可以清楚知道自己的對錯,同時減輕了老師統計分數的負擔,提供詳細的數據分析,實現考教結合的目的。
而網上閱卷模式則包含了目前市場上閱卷系統所含的所有功能,且與大部分高中學校、初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現有的網上閱卷系統兼容。教師可通過任何一臺聯網電腦對學生的考題進行無記名評閱打分。支持題目或題目組合的單評、雙評模式,支持自定義閥值進行三評或仲裁。
系統支持兩種閱卷模式相結合的方式,可以對試卷的某道題目自由設置網上閱卷模式或網下閱卷模式,保留閱卷痕跡,以此保證試卷評分的公平性
二、與時俱進,配合走讀模式
新高考的改革讓學生擁有自主選課的權利,可這樣就造成了人員分散,考生成績數據散亂,不利於老師統計等問題。而為了適應新高考走班模式,系統獨創的科目班級概念能夠快速便捷地解決走班模式的考試考務安排及後期走班模式的分班統計,能夠更科學、更到位地展示走班模式下的數據報告分析,彌補原有行政班無法對選修科目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