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生活條件變好,大家對於孩子的撫養再也不像從前那麼隨意,不單單要將寶寶生下來,還要好好地教育,因此每一個階段都非常重要,可以說在父母的眼裡孩子的事沒一件是小事。
對於寶寶來說,父母就是他們第一個老師,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父母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往往不知道究竟該要如何來教育。
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好的,因此希望他/她們去做一些好的事情,不過很多父母都忽略了有些事情其實是自己不能做的,下面就來看看在孩子初生時父母不應該做的事!
一、寶寶1-2月時父母不能放任哭鬧
身邊總是聽到不少老人說,孩子哭就讓他哭,不然容易被慣壞,多哭哭還能鍛鍊肺活量。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誠然不能寶寶一哭就去哄,但也不能讓寶寶一直哭。
1-2個月時,寶寶還太小,他不會用其他行為去表達情緒,只能用最原始的哭,其實哭鬧是寶寶們在表達某種意思,或許是餓了,或許是哪裡不舒服了等等,要是這個時候放任他/她們一直哭,那會讓寶寶非常缺乏安全感,從而影響到以後的性格。
二、寶寶3-5個月時父母不能不交流
這個時間段寶寶也發出一些「咿咿呀呀」的聲音,有些父母覺得這時候寶寶反正聽不懂,就根本不交流,其實這時候要多跟他說話,這樣有助於培養他的語言能力。更能讓他學會一些交流的方式。
三、寶寶6-8個月父母不能讓其封閉在家裡
寶寶這時候已經稍微有點力氣了,父母不妨把孩子帶到小區裡面與其他年齡差不多的孩子接觸接觸,或許在父母看來現在就算寶寶一起玩耍也玩不出什麼來,但是這也是他們成長必須要經歷的階段,與其他小朋友接觸玩耍,也能對他將來的性格養成有好處。
四、寶寶9-11個月時父母不能阻止他們爬行
這個階段寶寶的體格得到很大的發育,已經會慢慢想要自己爬行了,其實爬行也是向獨立行走的一個重要過渡期。
有些父母因為擔心寶寶在爬行時摔倒或是影響骨骼發育、弄髒衣物等等,所以每次寶寶爬的時候就會出手幹預,其實這是非常不正確的。這是寶寶主動探索世界,如果父母阻止會讓他失去對爬行的興趣,也會影響到以後的行走及發育。
五、寶寶12-15個月時父母不能阻止寶寶外出
這個時候很多寶寶都已經學會自己走路了,很多父母希望自己孩子一輩子都在自己的庇護之下,希望他能永遠不受傷害或是疾病的侵襲,但是這樣是不可能也是對孩子極其不好的。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如果因為父母的意志而去強行約束,那就會阻礙寶寶認識這個世界,就如同溫室中的花朵。只要陪伴孩子外出時做好相關的準備,那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常年只待在家中的寶寶慢慢會變得怕生、性格孤僻,從而影響到他之後的人生。
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無私且有自私的,但每一位爸爸媽媽都必須要明白一個道理,寶寶有自己的路要走,我們能做的是讓他們少受傷害,而不是過多去掌控!
另外這段時間其實也是媽媽的一個關鍵期,生完孩子對媽媽身體影響也是很大,如果不及時調理修復,那麼會有很大的影響!
這裡是幸孕媽媽,專注產後修復,關注私信我,獲得更多育兒、產後修復知識!點擊了解更多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