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玩。
學中玩,玩中學。
在玩的時候學到的知識也會很多。
只要你認真。
上期答案及解釋:
點擊查看上期內容:不一樣的成語(1)
成語解釋:
1、三言兩語:
◎ 三言兩語,三言兩句 sānyán-liǎngyǔ,sānyán-liǎngjù
(1) [in a few words]∶用幾句話
這事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
(2) [short]∶簡短地說
她總是圍著圍裙走來走去,三言兩語地跟每一個人交談
--
國語辭典
三言兩語sān yán liǎng yǔ ㄙㄢ ㄧㄢˊ ㄌㄧㄤˇ ㄩˇ
形容言語簡短,不多說話。《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三言兩語,不聽時也只索罷了。」《紅樓夢.第六七回》:「說有一個道士,三言兩語把一個人度了去了;又說一陣風颳了去了。」也作「三言兩句」。
【解釋】幾句話。形容話很少。
【出處】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我到那裡,三言兩句,肯寫休書,萬事俱休。」
【示例】若不是我這老手~拿他降伏住,還不曉得鬧點什麼事情出來哩。◎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三回
【近義詞】隻言片語、簡明扼要
【反義詞】長篇大論、喋喋不休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形容說話簡明扼要
2、進退兩難:
◎ 進退兩難 jìntuì-liǎngnán
[up a gum tree] 前進也難,後退也難。形容陷於困境和僵局,騎虎難下
--
國語辭典
進退兩難jìn tuì liǎng nán ㄐㄧㄣˋ ㄊㄨㄟˋ ㄌㄧㄤˇ ㄋㄢˊ
前進不了,又後退不得。形容處境困窘。《三國演義.第六五回》:「今馬超正在進退兩難之際,亮憑三寸不爛之舌,親往超寨,說馬超來降。」《西遊記.第二一回》:「呆子又不敢上他門,又沒人看守馬匹、行李,果是進退兩難,愴惶不已。」
【解釋】前進和後退都難。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
【出處】宋·李靖《衛公兵法》:「凡攻城之兵……進退又難,前既不得上城,退則其師逼追。」
【示例】孔明曰:「既主公在涪關~之際,亮不得不去。」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
【近義詞】進退維谷、進退為難
【反義詞】進退自如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處境困難
3、高歌猛進:
◎ 高歌猛進 gāogē-měngjìn
[stride forward singing militant songs;advance triumphantly] 高唱歡歌,闊步邁進。形容飽滿的情緒,高昂的鬥志
我們應該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高歌猛進
中國人民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正高歌猛進,努力奮鬥
--
國語辭典
高歌猛進gāo gē měng jìnㄍㄠ ㄍㄜ ㄇㄥˇ ㄐㄧㄣˋ
大聲唱歌,勇猛前進。形容情緒激昂,勇往直前。如:「朝著目標高歌猛進。」
【解釋】高聲歌唱,勇猛前進。形容在前進的道路上,充滿樂觀精神。
【出處】《解放日報》1996.6.13:「我國廣告業高歌猛進。」
【示例】中國的體育健兒正再接再厲,高歌猛進。
【近義詞】勇往直前、一往直前
【反義詞】裹足不前、垂頭喪氣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褒義,形容情緒高漲
4、福星高照:
形容人很幸運,有福氣。
--
國語辭典
福星高照fú xīng gāo zhàoㄈㄨˊ ㄒㄧㄥ ㄍㄠ ㄓㄠˋ
好運當頭。如:「他最近又升官又發財,真是福星高照。」
【解釋】形容人很幸運,有福氣。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九回:「管保你這一瞧,就抵得個福星高照。」
【近義詞】洪福齊天、福如東海
【反義詞】生不逢時、禍不單行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人很幸運,有福氣
5、肝膽相照:
◎ 肝膽相照 gāndǎn-xiāngzhào
[show utter devotion to sb.;be loyal-hearted] 肝與膽關係密切,互相照應。比喻互相之間坦誠交往共事
所恃知己肝膽相照,臨書不憚傾倒。——宋· 文天祥《與陳察院文龍書》
如今承老弟你問到這句話,我兩個一見氣味相投,肝膽相照,我可瞞不上你來。——《兒女英雄傳》
--
國語辭典
肝膽相照gān dǎn xiāng zhào ㄍㄢ ㄉㄢˇ ㄒㄧㄤ ㄓㄠˋ
比喻赤誠相處。《幼學瓊林.卷二.朋友賓主類》:「肝膽相照,斯為腹心之友。」也作「肝膽照人」。
【解釋】肝膽:比喻真心誠意。比喻以真心相見。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宋·趙令畸《侯鯖錄》:「同心相親,照心照膽壽千春。」
【示例】弟與公子以~,互相知心,故敢以實言相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
【近義詞】披肝瀝膽
【反義詞】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用於真誠相處
6、俠肝義膽:
【解釋】俠客的肝,義士的膽。形容見義勇為、鋤強扶弱、打抱不平的心腸和行動。
【出處】《蒲柳人家·後記》:「一家聽著,先是生氣,擔驚,繼而又被趙錄明的俠肝義膽和一片熱心所感動了。」
7、赤膽忠心:
◎ 赤膽忠心 chìdǎn-zhōngxīn
[utter devotion] 赤誠忠實的心,形容十分忠誠
那種促使人們去進行戰爭的赤膽忠心
--
國語辭典
赤膽忠心chì dǎn zhōng xīnㄔˋ ㄉㄢˇ ㄓㄨㄥ ㄒㄧㄣ
形容極為忠誠不二。《封神演義.第五二回》:「臣空有赤膽忠心,無能回其萬一。」《三俠五義.第五七回》:「那一番赤膽忠心為國為民一派的正氣,姓白的,你見了也就威風頓減。」也作「忠心赤膽」。
【解釋】赤:比喻真純。形容十分忠誠。
【出處】明·湯顯祖《還魂記·淮警》:「賊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膽向胡天,靴尖踢倒長天塹,卻笑江南土不堅。」
【示例】又有公子一個嬤嬤爹,這人姓華名忠,年紀五十歲光景,一生耿直,~。◎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
【近義詞】忠心耿耿、披肝瀝膽、耿耿此心
【反義詞】陽奉陰違、口是心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指對集體的忠誠
8、心安理得:
◎ 心安理得 xīn』ān-lǐdé
[feel at ease and justified;have an easy conscience] 自信做的事情有理,心裡坦然
到後來忘卻了真,相信了謊,也就心安理得,天趣盎然了起來。——魯迅《病後雜談》
--
國語辭典
心安理得xīn ān lǐ dé ㄒㄧㄣ ㄢ ㄌㄧˇ ㄉㄜˊ
行事合情合理,心中則坦然無憾。《東歐女豪傑.第三回》:「原來我們只求自己心安理得,那外界的苦樂原是不足計較。」
【解釋】得:適合。自以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裡很坦然。
【示例】到後來忘卻了真,相信了謊,也就~,天趣盎然了起來。(魯迅《病後雜談》)
【近義詞】問心無愧
【反義詞】忐忑不安、問心有愧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9、唾手可得: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很容易就能辦到:拿個冠軍,真是唾手可得的事情。
--
國語辭典
唾手可得tuò shǒu kě déㄊㄨㄛˋ ㄕㄡˇ ㄎㄜˇ ㄉㄜˊ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唾手可得比喻容易得到。《三國演義.第七回》:「韓馥無謀之輩,必請將軍領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文明小史.第四一回》:「以為這學堂教習一事唾手可得,那知回家數月,到處求人,只因未曾走這康太守的門路,所以一直未就。」也作「唾手可取」。
【解釋】唾手:往手上吐唾沫。動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極容易得到。
【出處】《後漢書·公孫瓚傳》李賢注引《九州春秋》曰:「始天下兵起,我謂唾掌而決。」
【近義詞】易如反掌、輕而易舉
【反義詞】大海撈針、難於登天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褒義
10、理所當然:
◎ 理所當然 lǐsuǒdāngrán
[justifiably; a matter of course; as it ought to be; be both natural and right; it goes without saying; it is what propriety requires] 按道理應該如此
就把來結識了這位大哥,也是理所當然。——明· 馮夢龍《醒世恆言》
--
國語辭典
理所當然lǐ suǒ dāng rán ㄌㄧˇ ㄙㄨㄛˇ ㄉㄤ ㄖㄢˊ
以理而言應當如此。《朱子語類.卷六○.孟子.盡心上》:「只是理所當然者便是性,只是人合當如此做底便是性。」《醒世恆言.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就把來結識了這位大哥,也是理所當然。」也作「理固當然」。
【解釋】當然:應當如此。按道理應當這樣。
【出處】隋·王通《文中子·魏相篇》:「非辯也,理當然耳。」
【示例】善者福而惡者禍,~。◎明·趙弼《續東窗事犯傳》
【近義詞】天經地義、不容置疑
【反義詞】不以為然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玩法:
將下面列示的字填寫至上面空格處,不可重複使用,要全部填寫。
此系列推送將做成連載,本期題目將在下期給出標準答案
下面開始這一期的不一樣的成語。
來吧開動腦筋,將你的答案、成語故事、以及你想說的話留言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