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這項能力是語文的關鍵,也是其它學科的基礎

2020-12-15 燈塔少兒閱讀

全國1071萬考生終於完成了他們人生的第一次大考:高考。高考之於學子、家庭、乃至社會都有重大的意義;它是每個學子對奮鬥和夢想的守望,也是每個學子的命運轉機。對本屆考生,疫情之下備戰高考的拼搏與奮鬥、自律與成長,註定將成為難以磨滅的集體記憶

2020年全國高考開考

今年的語文試卷對語文的關鍵能力考察尤為重要。依據《中國高考評價體系》,關鍵能力是指進入高等學校的學習者,在面對與學科相關的生活實踐或學習探索問題時,必須具備的高質量地認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科學考查語文學科關鍵能力,既是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語文命題的一貫追求。閱讀是考察的突破點。

閱讀是獲取知識信息、提高認知的基本途徑,關係著一個人的、才、學、識的完善和提升。在考查閱讀理解、信息整理能力方面,試題重視對「讀什麼、如何讀」的引導,提升思維能力和審美水平。以全國Ⅰ卷的文學類閱讀為例,材料節選自海明威的短篇小說《越野滑雪》,小說長於對滑雪的精彩描述和主人公細微的心理描寫,試題由此出發,引導學生突破傳統閱讀慣性,與作品對話,產生情感共鳴。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王寧

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各門功課都不會差

針對今年高考,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研製組組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寧說:「是否能讀懂、是否能講清楚、是否能理解深入,最重要的就是思維能力。考試非常重視這一點的考查,考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考生的思維能力。」

卓越的閱讀能力是學好各門功課的基礎,閱讀能力和富有成效的閱讀是提高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的不二法門,這在廣大教師和家長們中間已經形成了廣泛的共識。

閱讀能力強的學生不一定考第一,但各門功課都不會差。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不閱讀的孩子,本質上就是一個學習上潛在的差生。」為什麼有些孩子小時候聰明伶俐、理解能力強,到了青少年時期就開始智力下降,變得頭腦不靈活呢?那是因為他們不會閱讀!

前蘇聯教育家 蘇霍姆林斯基

堅持閱讀、經常思考的孩子會更聰明一點

讀書能力不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的,讀書能力低下的孩子,學習會越來越吃力,進而漸漸喪失學習的興趣;相反,喜歡閱讀的孩子,年紀越高學習就變得越容易。

蘇霍姆林斯基說:「凡是那些除了教科書什麼也不閱讀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就非常膚淺,並且把全部負擔都轉移到家庭作業上去。由於家庭作業負擔過重,他們就沒有時間閱讀科學書刊,這樣就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堅持閱讀、經常思考的孩子,不斷開發大腦,促進大腦的發育成長。因此,他比同齡人更聰明一點。

經常見有有些學生在低年級時原本成績不錯,學習很努力,可一旦上了高年級成績就掉下去了。反而是那些低年級時成績並不突出,但一直堅持課外閱讀的孩子,後來者居上,在學習方面的潛力也爆發出來了。

小學乃至初中的成績,沒有絕對的優秀,只有相對的領先。閱讀會是拉開差距的關鍵因素。

《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 李笑來

信息甄別能力是種珍稀的能力

李笑來在《把時間當作朋友》中說:閱讀是能夠識別文字的人接收信息的過程,故在閱讀之前就肯定要有一個甄別所接收的信息是否可靠和有效的過程——這顯然要依賴長期培養的甄別能力。

資訊時代,碎片化的閱讀更要求我們對浩瀚無垠的信息資訊進行快速高效準確的篩選甄別,進而要求我們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學會高效閱讀。

廣泛正確的閱讀涉獵,深入的邏輯思考,是培養這種能力的基礎,用當今流行語來說,就是建立正確的三觀。這種能力的養成,既要勤奮思考,還要靠個體的悟性。

當某一天,面對斷續發生的單個事例,你能快速反應,並且融會貫通加以串聯,以點及面,發現現象背後隱藏的規律時,你就開始具備了這種甄別能力。此時面對眾說紛紜,人云亦云時,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獨立自處。

低效閱讀

警惕低效閱讀

現實中,我們發現孩子的閱讀存在諸多著令人擔憂問題。

首先是閱讀時間少閱讀量少。孩子的課內學業量大,佔據了本應該屬於孩子的自由的閱讀時間,更無法保證充足的閱讀量。

其次,完全實用性的考試導致孩子喪失閱讀興趣。

再次,以碎片化閱讀為代表的閱讀成為了閱讀的主要形式。閱讀處於淺層次,只講究速度而忽視深度,精讀深讀慢讀漸漸失去主導地位。這些導致了閱讀的能力的降低。

學生閱讀一方面缺少閱讀方法的指導,另一方面缺乏深度的思考。

現在學生的閱讀目標模糊,休閒娛樂性閱讀和學習性閱讀混淆,網絡閱讀零碎閱讀等佔據了深刻的文本閱讀。因此提高閱讀效率就需要用科學的方法來規劃和指導,也需要針對閱讀思考深度進行訓練。

讓孩子有效閱讀,堅持閱讀,愛上閱讀,才是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好教育之一。

相關焦點

  • 2020年高考語文解讀:語文關鍵能力是突破點,考查學生思維能力
    語文關鍵能力成為考查的突破點,作文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對學生思維認知能力的要求,整體落實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今年的語文試題總體而言以閱讀理解、信息整理、應用寫作、語言表達、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六項關鍵能力為突破點,涵蓋了知識獲取、實踐操作和思維認識三個層次的能力考查,探索學科能力考查的科學途徑。
  • 解讀2018高考大綱:語文小題數量 英語詞彙基礎是關鍵
    日前,生活報特邀哈師大附中名師針對《考試大綱》,為考生們進行了解讀。2018年是新課程改革、高考改革的重要拐點,今年的高考很可能起到某種「橋梁」作用。那麼,語文、數學、英語三大學科,今年會有哪些特點和變化?考生在備考時應該重點關注哪些方面呢?
  • 今年高考語文試題權威解讀:緊貼時代,突出考查語文關鍵能力
    通過精心設計,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以浸潤的方式在語文試題中得以體現。二、科學考查,突出語文關鍵能力科學考查語文學科關鍵能力,既是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語文命題的一貫追求。依據《中國高考評價體系》,關鍵能力是指進入高等學校的學習者,在面對與學科相關的生活實踐或學習探索問題時,必須具備的高質量地認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以閱讀理解、信息整理、應用寫作、語言表達、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等六項關鍵能力為突破點,探索學科能力考查的科學途徑。
  • 高考語文命題聚焦6項學科關鍵能力
    高考語文命題聚焦學科關鍵能力考查,試題以閱讀理解、信息整理、應用寫作、語言表達、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6項關鍵能力為突破點,探索學科關鍵能力的考查途徑
  • 教育部命題專家解讀:今年高考語文數學試題傳遞出哪些信號?
    2019年高考語文和數學試題體現了哪些新理念、新特點?重點考查考生哪些能力?給老師們未來的教學帶來怎樣的啟發?圍繞這些問題,中國教育報記者採訪了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一線教師等進行解讀。在服務高校人才選拔的同時,引導基礎語文教育的改革方向,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全國卷統一遵循頂層設計原則,分別設置現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寫作四大模塊,以對語文學科最為核心的閱讀素養、表達素養及語文關鍵能力的考查為導向,將對語文必備知識的考查融會其中。「強化學生關鍵能力培養」是新一輪高考內容改革的重點。
  • 專家解讀福建高考語文試題 緊扣"立德樹人"的宗旨
    原標題:專家解讀福建高考語文試題 緊扣"立德樹人"的宗旨 2017年普通高考語文試卷(全國Ⅰ卷)緊扣「立德樹人」的宗旨,突出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依據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突出高考所擔負的核心價值觀建設的使命;強化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考查,突出高考的選拔功能和教學引導作用;重視試題質量
  • 命題組專家權威解讀!2020年溫州市中考語文、科學試卷評析出爐
    對此,命題組有關專家對首日開考的語文、科學試卷進行評析。- 語文 -拓寬領域·倡導探究·注重策略·搭建支架2020年溫州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語文試卷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和統編教材理念,充分體現溫州市初中語文新常規精神。
  • 2020年語文高考五大亮點你都知道嗎?看權威專家如何解讀!
    2020年語文高考五大亮點你都知道嗎?看權威專家解讀!昨天,全國超過一千萬考生走入高考考場,與往年相比,今年的高考非常特殊,除了疫情的影響高考延期一個月之外,今年還有多個省份進入了新一輪的高考改革。「立德樹人的考查還要落實在語文的學科素養上,」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研製組組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寧說,從今年的高考語文試題可以看到,所有試題沒有冷僻的內容,所有內容都是學生親身經歷的,這樣的內容對所有學生都是公平的,考生們不會因為在某一個具體知識是認知差距而影響了對實際的語文能力的考查。
  • 學科專家新課標解讀|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本期為老師們帶來的是「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解讀——學習能力在新課程標準中的解讀及在課堂中的實施」的課程節選內容。本期內容提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其中學習能力指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拓高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學習能力構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條件。
  • 語文教師必備能力——文本解讀(1)
    於漪老師說:文本解讀的能力是語文老師的硬功夫,只有跨過這個「坎」,語文老師才能真正立起來。而徐傑老師更是犀利的指出:一個語文教師文本解讀有多深,他就能走多遠!只相信專家的所謂「教參」只會千人一面,把課上「死」,把書讀「死」!這兩句話令我醍醐灌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 PISA評測中國學生第一 滬專家:數學等基礎學科知識紮實
    原標題:最新PISA學生財經素養測評為何中國學生第一 上海專家分析 數學等基礎學科知識紮實是主因據《青年報》報導,巴黎當地時間5月24日中午11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了2015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學生財經素養測評結果。
  •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培養高峰論壇在濟南舉行
    如何提升孩子學科能力?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學校?如何系統性學好數學?10月27日,由鄭老師教育主辦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培養高峰論壇暨名校定向培養雙向交流會在濟南珍珠泉人民會堂舉行。來自章丘雙語學校資深一線教師劉洋、WMO中國區總教練嶽嵩、北京市公眾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金春梅、IAP學科特長與學科能力評價山東評價中心主任郭依軍、鄭老師研究院院長崔志超、鄭老師數學學科負責人祝傳令及濟南名校校長等專家和來自各地的家長孩子共計千餘人,齊聚一堂,共同針對數學學習的困難進行剖析,對數學提升方法進行點撥,同時與濟南重點名校面對面,對擇校問題進行一對一交流。
  • 專家:首先要從語文學科下手
    幼小銜接是每個孩子都需要面對的一個階段,小學一年級就是幼小銜接的關鍵。很多父母在孩子即將升入小學的那個暑假都會給孩子報名數學、英語等輔導班,擔心孩子跟不上老師上課的節奏,但實際上,幼小銜接最關鍵的學科實際上是語文學科。
  • 小學語文的關鍵知識與閱讀理解技巧,提高兒童的綜合能力
    在小學,我們的語文學習實際上並不困難。許多孩子學得不好。最主要的是記憶部分,很多同學記不住教科書中的新單詞。許多知識點都不是系統學習,所以不利於記憶,即使被記住,也很容易很快忘記。許多父母對孩子的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有誤解。他們認為單詞和句子只需要每天完成由老師布置的作業就行,不用刻意閱讀課外書,孩子們可以在完成家庭作業時候鞏固自己的基礎知識。學習語文最忌諱的事情就是這種態度。
  • 教研促成長-語文英語學科專家蒞臨廣州市華穎外國語學校培訓指導
    本次專家培訓指導活動結合本校教師研討課、評課和專題講座三個環節,面向全體小學語文和英語教學展開培訓,培訓內容充實,具有切實有效的教學指導意義。11月12日下午第一節課,語文教師陳敏潔帶領一年1班學生在錄播室開展了識字教學研討課第五單元《大小多少》的學習。特邀專家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石麗媛老師、盧小玲副校長和全體小學語文老師參與了這次研討課的聽課。
  • 專家解讀新高考:高考評價體系與語文教學改革
    三.功能與實踐:第二部分:語文學科內容與學業評價:言語運用是核心;教學內容具有隱形特徵;語文評價倡導主題多元化:教師評價,學生評價,自評與互評,家長參與,統考評價。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內涵與框架:一體四層四翼:一體: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四層:高考之考查內容,核心價值,學科素養
  • 語文「百科之母」!學好語文,為各個學科高分助力已刻不容緩
    各年級考試已紛紛落下帷幕面對孩子的成績你會發現今年的語文學科成為了考試拉分的關鍵語文——作為「百科之母」紮實基礎,為其它學科助力加分家長必須嚴肅對待專業諮詢如有其它疑問現在語文考試難度越來越大相信一些孩子已經深有體會語文越來越被重視毋庸置疑得語文者得高分!!
  • 《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標1.運用語文學科知識的能力。
  • 省優秀教師:高考語文的關鍵能力之一,閱讀有哪些重要的策略?
    課題設計在有限閱讀時間內,提取文章各類有效信息2019年出版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有這樣的表述:「社會不斷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如閱讀能力雖然一直是高考語文的考查重點,但資訊時代對閱讀能力的要求發生了變化
  • 新高考語文卷專家點評 信度高 效度高 重基礎 重能力 創新性強
    世紀金榜集團特邀主編團成員、高考命題專家、部編新教材審定者華羽泉老師對2020年新高考語文試卷的命題特點進行點評。2020年新高考語文試卷,從題目來看,體現出信度高,效度高,重基礎,重能力,創新性強五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