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民俗活動(一) - 中國臺灣網

2020-12-19 中國臺灣網

  

  萬和宮字姓戲

  【節慶舉行時間】農曆三月二十一日至五月下旬

 

  【簡述】

 

  源自道光五年(1825)的萬和宮字姓戲距今約有一百八十年的歷史,從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的媽祖誕辰開始,持續上演二個多月。每年的媽祖誕辰,樂成宮都會舉行巡境活動,道光四年(1824)萬和宮老二媽出巡十八莊,農曆三月二十日回廟宇時,老二媽似乎遊興不減,信徒力扛神輿入宮不成,眾人一時不知所措,乃擲筊請示,決定以演戲取代,萬和宮老二媽不再參與十八莊出巡。各字姓代表並祈求,議定以後年年自三月二十一日起,各姓依序舉行三獻禮祭典,然後再演梨園戲。於是萬和宮延續對媽祖的重諾,維持字姓戲民俗至今未間斷。

 

  【節慶儀式】

 

  萬和宮字姓戲自農曆三月二十一日開始,由南屯境內各府各姓,競相集資準備牲禮演戲酬神。首日為漳州戲,二十二日廣東戲(潮州、嘉應州、惠州三府),二十三日媽祖誕生祭,二十四日泉州戲,二十五日汀州戲,接著是十二姓氏(張、廖、簡、林、劉、賴、何、陳、黃、楊、江、戴),除捐廟地的張姓外,各姓祭祀公業輪流請戲班來演戲。緊接著謝神戲也與兵仔戲也上演,持續一個多月,形成地方傳統民俗。今日臺灣,以字姓戲酬神的廟宇不多,萬和宮字姓戲成為研究媽祖與傳統戲曲人士的取經處。

  交通資訊

  萬和宮位於臺中市萬和路一段51號,從中山高速公路南屯交流道進入臺中市五權西路後到萬和路右轉,萬和宮即位於萬和路與文昌街交叉處。由臺中火車站仁友東站上車,搭乘仁友客運10、30、40,至南屯市場站下車步行即達。

  五月五慶端午

  【節慶舉行時間】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

 

  【簡述】

 

  犁頭店俗稱拉狸、鯪鯉或穿山甲,據古老傳說,在墾荒時期,有一隻金色拉狸睡在地下。由於有冬眠的習慣,假使到端午節仍一覺不醒,會為子孫帶來災難。尤其端午酷熱時節,最容易讓穿山甲昏睡,當地不分老少,用盡各種方法希望震醒穿山甲好讓它「翻身」。只要持續使穿山甲「翻身」,地方必定會出現更多的優秀人才。沿襲至今,演變成在端午節正午,裡民出動以長木屐競走「驚嚇」穿山甲,讓穿山甲「翻身」。這成為臺中市端午節最具獨特地方民俗色彩的慶典活動。

 

  【節慶儀式】

 

  每年在端午節正午,裡民在犁頭店街(即今天的南屯路三段)以長木屐競走發出吵鬧的聲音來「驚嚇」穿山甲,其間更穿插連串的民俗才藝活動,如:抬轎比賽、打陀螺、鐵圓框慢行、拔河、田競比賽、水上划船、點香、老公背老婆等趣味性活動,使得思古風味濃厚的端午節能更加添熱鬧風光。

  交通資訊

  從中山高速公路南屯交流道進入臺中市五權西路後到萬和路右轉,再轉入南屯路三段即是犁頭店街。由臺中火車站仁友東站上車,搭乘仁友客運10、30、40,至南屯市場站下車步行即達。

  旱溪媽祖巡境十八莊

  【節慶舉行時間】農曆三月初一至三月二十日

 

  【簡述】

 

  旱溪媽祖巡境十八莊的由來,歷史相當悠久。相傳在清朝道光初年,大屯區部分地區稻作發生烏龜病蟲害,蔓延情形十分嚴重,當地農民深以為苦,遂前往樂成宮恭迎「旱溪媽」前往邊境,於農曆三月初一自鳥日下哩仔開始出巡,忽然烏雲密布,天降滂沱大雨,烏龜蟲立即被掃滅殆盡。接著一莊又一莊均神到蟲除,農民重獲生機,鹹認系媽祖威靈顯赫所致。由於十八莊民對旱溪媽祖感恩加上巡境的特殊宗教儀式,因此臺中地區一帶,有一句流傳俗諺:「旱溪媽祖蔭外莊」,寓意不論是本庄或是外莊信徒,只要虔誠篤信旱溪媽祖,都能得到旱溪媽一視同仁的庇佑。

 

  【節慶儀式】

 

  每年農曆三月初一至三月二十日的旱溪媽祖巡境,由代表恭讀祝文、上香恭迎媽祖出宮繞境大裡、霧峰、烏日十八莊,祈求地方合境平安。各莊出巡日程:初一下哩仔、初二阿密哩、初三五張犁、初四瓦窯仔、初五詹厝園、初六大突寮、初七埔仔、初八涼傘樹、初九內新莊、初十車籠埔、十一塗城、十二草湖、十三阿罩霧、十四柳樹湳、十五吳厝莊、十六丁臺、十七石螺潭、十八喀哩、十九溪心埧、二十由臺中市南屯經西區、南區、中區、北區、東區回駕入廟。

  交通資訊

  樂成宮位於臺中市旱溪路48號,從中山高速公路中港交流道往臺中市區方向,延中港路進入中正路,左轉自由路過鐵路高架橋後,在樂業路左轉旱溪西路即達樂成宮。由臺中火車站仁友東站上車,搭乘仁友客運7號於旱溪街口站下車步行即達。或搭統聯客運75號由臺中火車站前上車於旱溪街口站下車步行即達。

  保生大帝巡境

  【節慶舉行時間】農曆三月十日至十五日

 

  【簡述】

 

  相傳乾隆年間前來中部開墾的先民,多數因水土不服而生病,加上離鄉背井心中缺乏依靠,為求身心平安,士農工商各盡其長,由漳、泉二州信徒自平素信仰的心田宮奉迎醫藥之神保生大帝香火來臺建廟。經先民聚集十七莊人士合議決定興建廟宇於賴厝廍莊(即現今廟址),廟名取為元保宮以期安家保身永遠飲水思源,追念元始。當時交通不便人口疏稀,連絡集合非常困難,卻能集聚十七莊人士合議實屬難能可貴。保生大帝本名「吳本」,因醫術高明,死後民眾尊為醫靈真人或大道公,並廣為奉祀。每年三月十日至三月十五日,由後龍、麻園頭、邱厝仔、三十張犁、二份埔、賴厝廍等六莊發起舉辦保生大帝巡境。

 

  【節慶儀式】

 

  每年自農曆三月一日起,以乾溝仔莊為首,依序次由田心仔、犁頭店、土庫、麻園頭、後龍仔、東大墩、邱厝仔、三十張犁、水景頭、廍仔、軍功寮、舊社、三份埔、二份埔、水湳等莊恭迎大帝神像巡境,至三月十五日返回廟宇。後來因為字姓鬥爭激烈,更改巡境六莊頭次序,即自農曆三月十日由後龍為首,十一日麻園頭、十二日邱厝仔、十三日三十張犁(今北屯)、十四日二份埔,至三月十五日返回淡溝賴厝廍。依現今地名,包括了臺中市北區、中區、西區、北屯區約六十四個裡,為臺中市重要的鄉土民俗活動。

  交通資訊

  元保宮位於臺中市梅川西路三段109號,從中山高速公路大雅交流道進入臺中市,延中清路、大雅路,左轉進化北路再右轉梅川西路。

相關焦點

  • 臺中市民俗活動(二) - 中國臺灣網
    所以自嘉慶年代以來,西屯區廖姓人氏乃稱萬和宮老二媽為老姑婆,一如臺灣各地林姓稱媽祖為姑婆,並三年一次請迎老二媽回娘家大漁池敬拜,成為當地習俗之一。    【節慶儀式】    原先老二媽每年回娘家一次,並安住三天。
  • 臺中市圖書館資源 - 中國臺灣網
    -12   【成立地點】臺中市西區英才路600號   【現任負責人】林輝堂     【特色簡介】     臺中市素有文化城的美譽,文風鼎盛,教育事業發達,對於各項文化活動的推展不遺餘力。1976年,由名企業家何永先生於雙十路捐建文化中心一座,開臺灣省文化中心先鋒。後來位於英才路的臺中市立文化中心成立,原文化中心並為分館,改稱文英館。1979年,臺中市於英才路600號籌建文化中心,翌年八月開工,於1983年11月12日竣工啟用,規模宏偉。2000年1月12日臺中市立文化中心改制為臺中市文化局,但為方便市民參與藝文活動,英才路館舍仍使用文化中心舊稱。
  • 臺灣臺中市
    臺中位於臺灣省西中部,臺中盆地中央,烏溪(大肚溪)下遊北側,是臺灣五大城市之一,臺灣中西部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舊名大墩,原為平埔岸裡社地,清光緒十三年( 1887年)設臺灣縣,為臺灣府治,定為省會,開始築城,後省會改設臺北府(今臺北市),改名臺中縣, 1920年設市。  四季如春的氣候,使臺中被認為是臺灣最適於居住的城市。
  • 臺中市文化資產一覽表 - 中國臺灣網
  • 臺中市市長 - 中國臺灣網
    姓名:胡志強   生日:1948年5月15日   籍貫:吉林永吉  學歷:   ●臺中師院附小   ●省立臺中二中初中部   ●臺中市立二中(雙十初中)高中部肄業   ●臺中市立一中(居仁初中)高中部畢業   ●臺灣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   ●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政治系國際關係碩士   ●英國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博士   經歷:   ●臺灣地區出席聯合國世界青年大會代表團團長   ●英國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研究院士   ●臺灣中山大學副教授
  • 少林、太極功夫、豫劇等中原民俗活動臺中「吸睛」
    原標題:少林、太極功夫、豫劇等中原民俗活動臺中「吸睛」   2月20日,在臺中市舉辦的第五屆海峽兩岸春節民俗廟會上,少林功夫表演臺灣觀眾如潮。 李貴剛 攝   2月20日,在臺中市舉辦的第五屆海峽兩岸春節民俗廟會上,臺灣戲迷追到幕後與豫劇名角魏俊英合影留念。
  • 「花現臺中好地方」 臺中市小區文化季登場
    「花現臺中好地方」 臺中市小區文化季登場 2017年11月09日 13:2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1月9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2017臺中市小區文化季」自即日起至12日在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登場,此次以「花現臺中好地方」為主題,透過靜態展、論壇、劇展及市集等活動,呈現年度小區營造成果
  • 臺中市相關工商團體 - 中國臺灣網
    服務項目:   糾紛調解、保障廠商權益、求才求職服務、建設投資(就業)環境、協助維護治安、整合資源、跨業交流、舉辦運動等休閒活動、舉辦講座協助員工成長創造勞資雙贏、落實推動公共事務(如交通問題等)、發行中工聯誼雜誌。
  • 2020臺灣燈會 臺中市文化館舍與觀光工廠點亮造型燈
    臺灣民俗文物館完成大型「月亮燈籠」。(臺中市文化局提供/陳淑芬臺中傳真)(臺中市文化局提供/陳淑芬臺中傳真)    為配合、響應2020臺灣燈會,臺灣民俗文物館完成大型「月亮燈籠」、觀光工廠寶熊漁樂碼頭也布置「旗魚造型燈」迎接新年。臺中市文化局表示,兩處造型燈都是打卡亮點,文化局將串起臺中文化、產業、教育與科技的經濟效益,共同行銷燈會,邀請民眾一起來臺中玩。
  • 臺灣民俗文物館舉辦特展 有如走進時光隧道
    華夏經緯網8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位於臺中市北屯區的臺灣民俗文物館29日起舉辦「時代印記‧視覺實境」特展,展出臺灣農村日常生活情景,來一趟文物館,有如走進時光隧道,連小朋友看到阿公時代常玩的小玩意,都覺得很新鮮。臺中市文化局主任秘書林育鴻歡迎大家前來欣賞,熟悉歷史才能了解未來。
  • 馬英九參加臺中市平安夜活動 吹響號角祈福
    中國臺灣網12月24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今(24)晚到臺中市參加平安夜活動,吹響號角為大家報佳音。他表示,大家需要在此寧靜的夜晚分享平安及喜樂,也希望大家一起為社會及臺灣祈福。
  • 慶祝端午節 寶島臺灣各地舉辦豐富多彩活動
    中國臺灣網6月8日消息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今天是端午佳節,臺灣各地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  臺北2008端午嘉年華 大佳河濱公園熱鬧舉行  據臺媒報導,水岸臺北2008端午嘉年華活動,6日起連續3天在臺北大佳河濱公園展開,活動包括島內外167支隊伍參賽的臺北國際龍舟錦標競賽、市民龍舟體驗、民俗童玩特產美食區等,讓市民過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
  • 臺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 - 中國臺灣網
    一期計劃開發   一、計劃緣起   臺中地區為臺灣機械業最重要的發展據點,而機械業也是臺中地區比重最高的主領產業。臺中市政府勘選臺糖公司山子腳農場約124公頃土地(應大學用地需求調整為約109公頃),策劃推動了臺中市機械科技工業園區的開發。   計劃目標:   應臺中地區機械業投資設廠的用地需求,提供一處設施完善的高附加價值生產園。   利用專區特性,集中相關產業設置,協助提升技術水準及競爭優勢,以裨益臺中地區機械業的可持續發展。
  • 第二屆兩岸春節民俗廟會臺中開幕 讓臺灣民眾「品味陝西」
    第二屆兩岸春節民俗廟會臺中開幕 讓臺灣民眾「品味陝西」 2012年01月28日 08:3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中市
    臺中市的形狀西寬東窄,因位居臺灣西部平原的中間地帶,為南北高速公路重要的中途站,在交通便捷的優勢下,近30年來發展為中部首屈一指的大城,也是全臺第三大都市。臺中市面積163平方公裡,人口66萬,因氣候溫和,環境優美,有"寧靜之都"的美稱。
  • 臺灣臺中市和平區參訪團赴德清縣參訪交流
    臺灣臺中市和平區參訪團赴德清縣參訪交流 2017年05月27日 13:2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5月27日德清縣訊 5月25日下午,臺灣臺中市和平區區長林建堂率參訪團一行19人來德清縣參訪交流。
  • 臺中市槍擊命案主謀 警方鎖定臺灣北部幫派大哥
    臺中市長胡志強昨天參加促銷觀光活動,伸手進百寶箱撿寶時,竟然從上百張紙牌,抽到「破案」牌,大家直呼「太巧了」、「難道是天意」!連他都笑得合不攏嘴。(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中國臺灣網8月27日消息 臺中市黑幫頭目翁奇楠槍擊命案幕後主謀呼之欲出。
  • 吉林省民俗文化走進臺灣
    大美吉林」為主題的第四屆海峽兩岸春節民俗廟會於2月3日至7日在寶島臺灣臺中巿文化創意園區舉行,數萬名臺灣同胞從各地來到活動現場,近距離感受吉林省傳統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在開幕式的新聞發布會上,廟會主辦方省對外友好協會負責人介紹了這次活動的相關情況,本屆廟會由吉林特色美食、吉林民俗文化表演、吉林旅遊攝影圖片展、吉林民俗傳統手工藝演示和吉林名優產品展示5大板塊組成。
  • 臺灣臺中市一處民宅凌晨起火 致2人死亡
    中國臺灣網4月1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中市太平區一處民宅凌晨3時許突然起火,消防人員據報前往把火撲滅,在屋內2樓發現2具燒焦遺體,初步判斷應是設籍在那兒的沈姓婦人和另外一名女性,起火原因正在調查中。
  • 臺灣「奧運正名」讓臺中市失去主辦權
    東亞奧協星期二決定取消臺中市主辦東亞青年運動會,臺灣當局通過多個管道發聲以示抗議,宣稱這是「公然且手段粗暴地以政治幹預體育」。臺灣一些勢力從今年初開始推動「2020年東京奧運臺灣正名公投」,要求屆時臺灣代表團以「臺灣」、而不是以國際奧委會規定的「中華臺北」的名義參加東京奧運會。執政的民進黨對此「奧運正名」公投活動給予了事實上的支持。東亞奧協取消臺中市主辦東亞青年運動會,就是針對這一動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