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節假日,歷來就是親子活動的最佳時間。隨著天氣越來越寒冷,很多爸爸媽媽都躍躍欲試的想帶著自家孩子去泡上一回。特別是去年的《爸爸去哪兒》中的明星親子去黑龍江的溫泉泡浴遊戲,更是吸引一大波年輕父母帶著孩子泡溫泉的心。但是究竟多大的孩子才能泡溫泉?帶著孩子泡溫泉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並不見得每個家長都能說清楚。
一、泡溫泉之前考慮的問題
1.嬰幼兒不宜泡溫泉
關於寶寶究竟多大才能泡溫泉,醫學上並沒有一定的結論。不過,0-3歲是嬰幼兒過敏的高發年齡段。一般不建議家長帶著0-3歲的嬰幼兒去泡溫泉。3歲以上身體健康的孩子,可以去泡溫泉,但時間不宜過長。孩子每次的下水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5分鐘。家長可以讓孩子在水裡泡15分鐘,再讓孩子到池邊玩耍一會,再入水泡上15分鐘。但一次泡溫泉下水的次數也不要超過3次。
2.下水前要先適應水溫
帶小朋友泡溫泉要從低水溫逐漸過渡到高水溫,給血管逐漸擴張的時間,而且要儘量幫孩子選擇溫度不是非常高的溫泉池。
3.三種狀態下不宜泡溫泉
在「身體疲勞、吃得太飽、空腹」這三種狀態下,讓小朋友泡溫泉是比較危險的。因為泡溫泉很消耗能量,如果肚子餓,容易出現虛脫。而如果吃得太飽,沒有足夠的血液幫助消化,也會感覺不舒服。
二、溫泉泡浴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姿勢以舒適為宜
小朋友可以選擇臥式、坐式和足浴。臥式頭頸部和前胸部露出水面,這樣可減少對胸部的壓力,減輕心肺負荷。坐式胸部壓力也會比較小。足浴則只需把雙腳浸入溫水中,溫暖雙腳,身體沒有任何壓力和負荷,也比較適合小朋友,當然無論何種姿勢,都必須注意身體的保暖。
2.要注意隨時觀察孩子的身體狀況
小朋友一旦出現不舒服現象,或者出汗較多,應該趕緊從溫泉裡出來。泡溫泉的尺度應該是身體微微出汗,如果出汗比較多甚至大汗淋漓,就說明泡「過頭」了。
3.適時補充水分
孩子在泡過溫泉後,由於消耗了大量的能量,體內的鈉、鉀等元素都會有一些流失,因此,父母要及時給孩子補充水分,喝一些礦泉水、白開水。同時,最好安排孩子在一個安靜的場所休息片刻,避免立刻開展其他的劇烈運動。
4.溫泉過後好好洗澡
現在很多溫泉池內都加入了一定的藥物成分,含有濃度較高的硫磺或鹼分,水分蒸發後留在皮膚上的濃度可能會更大,對孩子的皮膚刺激很大,因此泡溫泉後,家長要為孩子認真仔細地洗個澡,潔淨皮膚,防止出現皮膚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