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接下來的三期我將為一些小夥伴做詩詞的部分講解。為什麼是部分講解呢?因為本人也只能說是詩詞入門級,並不算什麼大師,所以只能解惑一些基礎類知識。不過掌握了這些知識,相信各位對詩詞也會有一個更清楚的定義,以後關於詩詞該怎麼寫,哪些要注意的方面的問題也可以迎刃而解。好了,閒話不多提,下面我們開始吧!
押韻就是將韻母互相諧音的文字放在詩文固定的地方(一般在句尾),詩文讀起來就十分順口。
但小夥伴們可千萬不能以為你寫詩詞讀的順口了就是押韻了!(當然,如果你寫的是「無牌詞」、「古韻新詠」,那你不按規則押韻,不顧平仄是可以的,但是你一定要標明自己寫的東西是什麼類型的,避免誤會)
古人寫詩一般是押平水韻,填詞一般是押詞林正韻(文末筆者會附上一個網站,可以自行查詢詩詞相關內容,設計非常銀杏꒰⑅•ᴗ•⑅꒱)。到了現代的話呢,寫詩填詞可以用中華新(通)韻。
詩中的一般都是最後一個字押韻,但詞不一樣。有的詞中一個句子中有兩、三段話,這就間接導致了兩個甚至三個末尾的字要押韻!
例:柳永的《雨霖鈴》中,「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一句中共三段話,第一段末尾「切」和第三段末尾「歇」需要押韻,屬於同一韻部。小夥伴們只要查詢搜韻軟體就能知道押韻的位置和每個字的平仄要求
大家看下面這幾個字:風,東,空,冬,峰,龍。
怎麼樣,讀起來是不是很押韻呢?
然而,在平水韻中,風、東、空屬於一個韻部,冬、峰、龍屬於另一個韻部,所以說,如果你嚴格地去寫一首詩,上一句末尾是風,下一句末尾是冬,對不起,你這首詩,他不押韻w(゚Д゚)w!
不過呢,在詞林正韻中,這六個字又是屬於押韻的,也就是說,你填詞時,在該押韻的地方分別填寫了這六個字,恭喜你,你寫的沒有問題。並且在中華新(通)韻中,這六個字也同屬一個韻部,因而用這幾個字押韻此處也沒有問題。
再來看看下面這幾個字:時,詩,疑,眉,微,飢.
是不是感覺完全沒有聯繫,讀起來一點押韻的感覺都沒有?
沒錯,在中華新(通)韻中,時,詩,飢,疑屬於同一韻部,其他兩個字為另一韻部。你可能會問我「所以呢,你想表達什麼?」
那當然是,在詞林正韻,平水韻中,它們六個屬於同一韻部!所以才說,古人讀法發音與現代人是有所不同的,對於他們而言這六個字是押韻的,所以他們編寫的韻部中這六個字放在同一部。
如果你的目標是用中華新(通)韻,那只要按照我們現代的讀法,覺得讀起來順口的,基本都押韻。當然,還有一些額外的字也屬於押韻(比如剛剛列舉的,「時」和「疑」在中華新(通)韻中也屬於同一韻部),這就需要你平常的積累,或者用下文給出的搜韻網站,搜索中華新(通)韻裡所有的字,或者直接搜字,查它是哪個韻部,這也可以幫助你便捷正確地押韻。
當然,如果你覺得,哎,中華新(通)韻聽著就不夠酷,不夠復古,檔次不高。寫詩就想用平水韻,填詞就想用詞林正韻。行!直接用搜韻網站,查你想用的詞林正韻、平水韻韻部裡所有的字,這樣你就可以知道哪些字是算押韻的,避免了用錯字導致不押韻,不完美。
舉個例子,你某天偶得一佳句:「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你準備用詞林正韻,把這句話嵌入詞牌《臨江仙》中。
那麼首先你得知道臨江仙的內容、格式是什麼樣的。
下面是圖例:
先打開網站
此時你會發現,「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可以安插在最後一句,且「歸」字正好處於一個韻腳上。那麼整首就要押與「歸」字同一韻部的字,才能押韻成功。
那麼如何找與「歸」字相同韻部的字呢?
例:
這樣你就會知道,哪些位置需要押韻,哪些字可以用了。
閒提一句,大家不要嫌麻煩,多練才會有收穫,在一個方面既然有所熱愛,就一定要投入精力和時間。當某天開始,你不再需要用這個網站,就可以基本記住所有韻部裡的字,不再需要查詢你的詩詞,而是自己知道自己寫的有沒有問題,合不合平仄時,恭喜你,你已經初具規格了。
這次就講這麼多啦。筆者決定分三個部分講解,上部分主講押韻,中部分主講平仄,下部分為詩的類別區分。不為別的,只想大家好好消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