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知道(xjb-jingshier)從中關村管委會網站發現,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陰和俊已兼任管委會黨組書記。知道君發現,從2009年以來,北京市已有4任市領導兼任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
常委副市長兼任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
在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網站「領導介紹」欄目,陰和俊排第一位,網站對其職務的介紹為: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市政府黨組成員,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兼)。
現年54歲的陰和俊,今年3月底從科技部副部長任上「空降」北京,任市委委員、常委。4月11日,陰和俊經市人大常委會任命為副市長。
中關村管委會官網5月4日發布的新聞顯示,中關村管委會近日召開2017年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上,陰和俊就曾出席並講話,當時身份已經是「市委常委、副市長,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
陰和俊1995年3月從中科院電子學研究所取得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博士學位後,長期在中科院工作。2008年1月起,任中科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副部級)。2015年11月起,任科技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此職務2009年起由市領導兼任
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的職位有多重要,為何由市委常委、副市長兼任?這得從2009年說起。
2009年3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關村由此成為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而中關村管委會,正是負責對中關村科技園區發展建設進行綜合指導的市政府派出機構。
2009年11月,時任北京市委常委趙鳳桐,兼任海澱區委書記和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有媒體報導稱,這是中關村管委會首次配以副部級領導。
當時有學者分析,海澱作為知識密集型的高科技區,在北京建設「科技北京」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關村科技園區成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而位於海澱的海澱園是其核心區。由市委常委擔任海澱區委書記,說明了市委對海澱區和中關村的未來發展寄予厚望。
這也是趙鳳桐二度擔任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1998年到1999年,他曾擔任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
此前至少3位市領導兼任過此職
在陰和俊之前,至少有3位市領導先後兼任過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分別是:趙鳳桐、苟仲文和隋振江。
2012年10月,趙鳳桐卸任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由時任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苟仲文兼任。
次年3月,苟仲文在《人民日報》上發表題為《承擔新使命 開創新局面》的署名文章,提出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中關村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苟仲文在文中認為,中關村是我國人才智力最密集的地區,聚集了最優質的創新資源,理當成為中國「矽谷」。他表示,中關村要擔當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陣地,承擔起制度創新「探路者」、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引領者」、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和人才「戰略高地」的角色。
2016年6月,苟仲文卸任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由副市長隋振江兼任。
2016年9月中旬,國務院印發《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提出按照「三步走」方針,不斷加強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使北京成為全球科技創新引領者、高端經濟增長極、創新人才首選地、文化創新先行區和生態建設示範城。
目前,趙鳳桐和苟仲文已經先後到中央部門任職,隋振江仍擔任副市長。
管委會黨組書記和主任均為「空降」
目前,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也是從中央「空降」北京的幹部。
公開信息顯示,翟立新今年3月到中關村任職。
翟立新今年47歲,此前一直在科技部任職,曾任科技部政策法規司(創新體系建設辦公室)副司長。2014年12月,翟立新出任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黨委書記。
火炬中心旨在通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企業孵化器等一系列政策工具的制定和實施,加強技術創新環境建設和高新技術產業化。
記者| 沙雪良
圖片來自新華社
編輯|李困困
本文為「北京知道」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