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境福地普陀山:康有為觀賞普陀後讚嘆留詩,汪士慎也曾作詩讚頌

2020-12-13 北小窗

翻開中國地理志,許多名山大川,奇峰怪巖比比皆是,大凡有山有水之地,必然有寺廟佛像的存在,神佛居於山間,讓無數善男信女,旅遊者前往觀看。

在尊奉神佛之餘,飽覽名山勝景,便成為人們的最大收穫。海天佛國的普陀山正是這樣一處神奇的聖境。普陀山與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名山,因其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自古以來便是無數佛教信眾嚮往的佛山福地。

名山大川向來景點繁多,普陀山有著名的十二景點,且多與佛法、觀世音有關,比如短姑聖跡,便是傳說以前有姑嫂二人進山朝拜,觀世音菩薩顯靈而留下的遺蹟。

不肯去觀音院則是一位日本僧人從五臺山請觀音像回國,途徑普陀山而被鐵蓮花所阻,繼而留在了普陀山。當然有的景點也因為天象奇觀而傳名。

磐陀夕照指的便是磐陀石傍晚的景色,蓮池夜月則指的是蓮花池在月夜下的景色。光熙雪霽也為普陀十二景觀之一,說的是普陀山逢到下雪天,所遇之難得一見的雪景。

這些自然催生的奇觀異景,令普陀山多彩多姿,搖曳出一朵朵美麗之花,遊者無不被其震撼。如此多的景點,想要一一遊覽,感知到景點的內涵魅力,還非得常駐於普陀山不可,因為某些景點,須天時地利人和相匹配才能出現。

譬如光熙雪霽一景,春夏秋三季,是不能見到的,而即便是冬季,普陀山也不是每日下雪,因此須運氣好,碰到下雪天,還是下大雪,那樣雪霽之景,必會顯現。這便需要天緣之助了。

緣,在佛法裡有很重要的深層含義,凡事皆有緣,無緣不成事,天降這一塊福地,造出如此繁多看之不厭觀之不倦的景與物,我們因緣來此一睹,便需懷恭敬之心,感恩之心!

作為海上的佛教聖山,普陀山以其優越的地理成為傳播佛教的重要港口,早在唐代時,普陀山便形成了一定規模的佛教活動,那時候的朝聖者穿著長衫,坐著大木船或小舢板,經過蓮花洋,登山朝拜進香。

那時候沒有大客輪,也沒有飛機等現代交通工具,路途十分艱險,卻擋不住朝拜者虔誠祈求福祉的堅定信心。也就從那時候開始,一條海上絲綢之路漸漸打通了,通過海上絲綢路,觀世音菩薩的《觀音靈感真言》,《大悲咒》若一縷清香飄向了大海,飄向了海外的各國各地,帶著濃鬱的中華民族的文化與信仰,震撼了許多友邦,從而出現了「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之浩然景況。

自那時候開始,普陀山便奠定了佛教名山的地位,香火日盛一日,僧眾信眾如雲臨地,共同誦念佛經,為自己為家人為他人祈福。佛教在封建君主社會裡,備受推崇,作為觀世音菩薩道場的普陀山,封建君主們也禮遇有加,撥資賜封。即便是在現代,也不乏達官商賈登山朝拜。

俗世紅塵的那一點點的心願,經過普陀山虔誠之旅,得到了洗禮與淨化,便更加擁有一顆真心來入世做人做事。

普陀山因為風景秀麗美娟,因為有著濃厚的佛教文化,故特別吸引文人們,在一些詩詞歌賦裡,便可見人文底蘊之厚。宋代詩人王阮曾頌詩:南我不為雨,躬即寶陀求。地勢到此盡,天河相接流。鰲舒千丈背,蜃吐數層樓。念彼觀音力,楊枝灑有秋。

這首詩很好的將普陀山的景物描繪而出,滲透著濃厚的佛教文化。清朝康有為觀賞過普陀山後,也留下了詩句:觀音過次不肯去,海上神山湧普陀。樓閣高低二百寺,魚龍轟卷萬千波。可見普陀山的風景,的確有「萬千波」,不然另一位大人物也不會來此了,這位大人物正是康熙帝。

「石堂無地留松影,洞水涵雲浣客心。秋色漸高蒼靄散,翠微平對暮煙沉。」康熙帝觀察細緻入微,將景物與心緒相融,得以很好的表達。揚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在《小白華山茗》中,有這樣幾句詩:老僧揖我坐憑几,自近風爐煎石隨。滿碗輕花別有春,津津舌本涼芬起。瞥眼歸來過十年,擎甌往往憶芳鮮,齒搖發白不復去,草堂寂寞飄茶香。

汪士慎與老僧品茶論道,風趣優雅,猶在眼前。從詩中可知,普陀山有名茶,也許叫佛茶更加貼切。而醞釀在普陀山茶水中的,則為菩提世界的一茶一水,倒影進去的便是大千俗世。

凡塵多為喧囂地,燈紅酒綠之下,名利紛爭之中,可有一方淨土,以供心靈的敞開沐浴?在海平面之上的普陀山,便是一塊可去的淨土。

清淨莊嚴的南海觀世音菩薩左手託著法輪,右手施無畏印,正慈目迎迓四方八面的芸芸眾生。

相關焦點

  • 普陀山:觀音顯聖撥雲見日
    見此奇異天象,在場的人們紛紛跪倒虔誠地頂禮膜拜。所以現場目睹的人無不歡欣鼓舞,同時自然而然地跟觀音信仰、觀音顯靈聯繫在了一起。不要說是有佛教信仰的人,就算是沒有佛教信仰的普通平民百姓,在此時此地,在這樣一個氛圍當中,在這樣一個儀式當中,他怎麼可能不把天象奇觀跟觀音信仰聯繫在一起呢? 或許正是從古至今眾口相傳的各種靈異傳說,給普陀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而那神秘的小白花,對於普陀山來說更是具有特殊的意義。
  • 普陀山應該怎麼玩?普陀山最美的十個旅遊景點
    傳說這裡是八仙過海的地方,普陀山禪宗始祖真歇禪師曾結茅於此。三、不肯去觀音院不肯去觀音院位於普陀山風景區東南部,地處紫竹林內,是觀音修道的地方。這裡是普陀山建寺最早的地方,加上「不肯去觀音」的傳說,使它成了「普陀三大寺」之外最有名氣的寺院。
  • 普陀山「鎮山四寶」傳說和難得一見的「佛光樹」
    中國最有名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別為: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道場、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道場、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安徽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普陀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浙江舟山群島的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道場。普陀山名稱:出自佛經《華嚴經》等六十八卷:「補坦洛迦」、普陀洛迦」,梵文譯稱意思是:「美麗的小白花」。
  • 普陀山公眾號預約門票
    普陀山主要景點有三寺:普濟禪寺(前寺)、法雨禪寺(後寺)、慧濟禪寺(佛頂山寺),並稱為普陀山三大禪寺。普陀山三寶,亦稱佛國三寶:指九龍藻井、楊枝觀音碑、多寶塔(太子塔),普陀山三石:磐陀石、心字石、二龜聽法石,普陀山三洞:朝陽洞、潮音洞、梵音洞。普陀山十二景:蓮洋午渡、短姑聖跡、梅灣春曉、磐陀夕照、蓮池夜月、法華靈洞、古洞潮音、朝陽湧日、千步金沙、光熙雪霽、茶山夙霧、天門清梵。
  • 溫州這位高僧曾主持普陀山佛教事務,一生愛國愛教
    在招待會上他與一些中央領導暢談,會後與周恩來總理合影留念。主持普陀山佛教事務1953年,圓瑛大師圓寂,深日和尚特寫輓詩一首:「忝列門牆數十年,曾隨海外侍經驗;微言奧旨諄諄誨,厚愛深慈切切憐。磋我障多風慧鮮,負師恩重婆心虔;而今永失良依估,塵踴優思淚涕漣」。
  • 普陀山燒香拜佛旅遊攻略
    而不需要理由的信仰之約遊客們乘坐禪修專車和「不肯去觀音號」仿古船登島;在普陀山吃素齋他們毫無雜念地與大自然連接:傾聽潮音、鳥語、溪流,觀賞日出、浪湧。滿心虔誠地與諸佛菩薩連接,讓慈悲灌注每個人的心間。乘坐「不肯去」觀音號仿古船,重現慧諤法師船行的蓮花洋場景,帶著普陀山祈福袋和吉祥香,這些貼心的服務贏得了「大腕」陳佩斯老師的稱讚。
  • 普陀山旅遊攻略,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是浙江東海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面積約12.5平方公裡,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普陀山山以其觀音道場的神聖地位,以普陀十二景優美的自然風景被譽為「人間第一清淨地」、「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成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 普陀山: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
    五代後梁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僧慧鍔自五臺山請觀音像歸國,途經普陀山被大風所阻,於紫竹林結茅留居,建不肯去觀音院。歷朝相繼在此興建寺院,以供奉觀音菩薩為主。普陀山也就成為中國四大佛教道場之一。[1] 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因西漢末年梅福在此修道而得名。
  • 觀音菩薩道場,浙江舟山普陀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法雨禪寺法雨寺又稱後寺,初名海潮庵,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賜「天華法雨」額,遂稱法雨禪寺。建築布局依山取勢,分群遞升。其中九龍殿最為輝煌,該佛殿是從南京明故宮整體搬遷而來的,殿內有普陀山三寶之一的「九龍藻井」。慧濟禪寺慧濟寺位於普陀山最高處佛頂山上,又稱佛頂山寺。
  • 普陀山一日遊 普陀山 一個人的拜佛之旅
    普陀山一日遊普陀山 一個人的拜佛之旅前幾天突然網上看到別人發的普陀山就看了看,想著最近也沒事,心煩,去拜拜佛吧行程:某團上買了去的寧波一普陀山的車票船票(包含在一起)因為想晚上回來,所以是一大早出發的6.20車,一下車就是朱家尖碼頭,直奔去排隊坐船刷身份證,下船後大概是9.40多吧,進入景區刷身份證進站的(網上買的160)免得還得排隊買票,網上買可以直接刷身份證進,進去後往右走可以看到指示牌,還有南海觀音像1:南海觀音,據說12點前許願,我走的比較快,也可以做裡面車去,到了門口香火卷6元請香1元2
  • 普陀山旅遊攻略:如何像個當地人一樣遊歷觀影菩薩道場
    像個本地人一樣帶你解讀普陀山浙江普陀山與四川峨眉山、山西五臺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海拔也是最底的。它不僅是觀世音菩薩用來教化眾生的道場,還是浙江舟山群島中的小島嶼。據史實記載,普陀山早在2000多年以前,這裡還曾是道人修煉的地方。
  • 靈隱寺光泉大和尚率眾三步一拜朝聖普陀山
    光泉大和尚率眾三步一拜朝聖普陀山光泉大和尚率眾三步一拜朝聖普陀山 光泉大和尚率眾三步一拜朝聖普陀山光泉大和尚率眾三步一拜朝聖普陀山 2015年7月21日上午,清涼宜人的海風吹拂著普陀山碼頭,靈隱寺方丈光泉大和尚率僧眾弟子及雲林志工團以及來自上海、
  • 世界那麼大——海天佛國 觀音菩薩道場 普陀山應該什麼時候去遊玩
    鹹通四年(863年)日僧慧鍔大師從五臺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舟至蓮花洋遭遇風浪,數番前行無法如願,遂信觀音不肯東渡,乃留聖像於潮音洞側供奉,故稱「不肯去觀音」。後經歷代興建,寺院林立,鼎盛時期全山共有4大寺、106庵、139茅蓬,4654餘僧侶,史稱「震旦第一佛國」。
  • 普陀山拜佛記
    普陀山拜佛記 每年的優惠季是舟山在早年為市民們提供的一項措施,不僅讓淡季的旅遊業有了生氣,還方便了舟山和寧波其他地區的人們。全國各地的信男善女太多了,他們組團的,也有攜帶幾口之家,從五湖四海來到浙江舟山的普陀山。每個景點都有導遊的訴說,還有美食和小禮品,可以去吃吃素餐,還可以請一尊小佛,開個光,保佑身邊的人健康快樂,是來普陀山的人每個人的心中夙願。 因為是佛教名山,普陀山的空氣甚是清新,路上聽著佛音,走在小道上,有人幾步三拜,虔誠有心,讓觀音大士完成心願。
  • 「海天佛國」、「南海聖境」,普陀山旅遊
    由於海上風浪大,他把聖像留在了私人住宅裡供奉,說他不會去觀音苑。此後,普陀山成為觀音佛陀的佛道。觀音道觀始建於唐代。根據歷史記錄,普陀山早在2000年前就曾是道教的寶庫。它四面環海,風景秀麗,迷人而獨特,自古以來就被譽為"人間第一清淨地"。
  • 舟山普陀山遊玩路線攻略
    舟山市,浙江省地級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 東臨東海,西臨杭州灣,北界上海市,舟山四面環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暖夏涼,光照充足,溫暖溼潤,優越的地理環境也把舟山打造成了一個很多人為之嚮往的旅遊基地,舟山有很多有名的景點,像5A級景區普陀山,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景點,朱家尖、桃花島、東極島等都是很多遊客嚮往的勝地
  • 大理洱海八景之一「嵐靄普陀」,人們都說這是普陀山的分身
    來到大理,必看洱海,一定不可錯過的有大理洱海八景之一「嵐靄普陀」,關於這個景點,很多人說這是普陀山的分身,看著這嵐靄普陀,說的就是蒼山洱海背後,一座小島和樓閣獨立湖中,畫面奇幻而又美麗
  • 海天佛國,世外梵音,普陀山旅遊攻略
    歡迎關注戶外旅行人淵龍博峰,讓我們一起來領略這個世界的美好吧~~~~位置:中國浙江景點: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普陀山鎮普陀山風景名勝區交通:各種交通方式到中國浙江推薦理由:普陀山佛教歷史悠久,宗教文化濃厚。
  • 最美浙江不僅有莊嚴地普陀山,還有痴情的佛家故事,你知道嗎?
    說起浙江的山,大多是低山丘陵為主。最為著名的就是普陀山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普陀山是觀音的聖地,是佛教的聖山。與五臺、峨嵋、九華齊名,獨具佛國風採的魅力。坐落在杭州灣以東煙波浩渺的蓮花洋上,普陀山四面環海,群島羅列。猶如人間仙境。普陀山號稱「五百叢林,三千僧眾」,山上有三十餘座禪院借眾生朝聖。觀音大士普度眾生,結緣四海。
  • 女人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普陀山
    ,對年幼的我來說,印象最深的就是普陀的海和山了,那麼純淨,那麼壯觀。成人後,母親常常跟我絮叨:女人一輩子一定要去一次普陀山,不求大富大貴只許平安順遂,觀音菩薩什麼都看的到。可以說就是因為這尊靈驗的觀音像,普陀山才被人們譽為觀音道場。相傳,唐大中十二年,日本僧人惠萼來中國留學,在朝拜五臺山時得觀音聖像一尊。他準備從明州乘船回國,駛近普陀山東邊的新羅礁時,突然海上出現數百朵鐵蓮花,擋住船的去路,雖經多方努力,鐵蓮花頂住船隻,行駛不得。惠萼和尚領會觀音不肯離開中國,於是說:「使中國眾生無緣見佛,當以所向建立精舍」。惠萼遂舍船登岸,於此留觀音像造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