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度假,一直是部分國人羨慕的西方國家的旅遊方式。也總有人逅病中國人的旅遊方式:是到此一遊。其實,兩種方式本都無可厚非,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改革開發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富裕了,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所以,旅遊是較全面看世界的首選方式。度假,就是走過看過之後,選擇合適的地方,或自己、或家人、或和一幫朋友住下來,共享當地風土人情的美好時光。
受疫情影響,不能遠行,我們一行六人相約去營口溫泉小鎮度假。
確定好度假地,總指揮阿蓮提前三天就叮囑我訂房間,說溫泉小鎮挺火,擔心訂晚了就訂不到酒店了。我很不以為然。但還是按照總指揮指示,打電話預訂。本來還想挑一挑房間,結果被告知,僅剩三間房。還好,正夠我們6人住。於是就勉為其難訂下了。
周三下午,我們一行六個人從四面八方陸續趕到這裡。辦理完入住後,大家也累了,就選擇離我們下榻酒店不遠處的一個農家飯莊吃晚餐。正趕上今天大集,先到的人,就去大集上買點新鮮的海鮮,帶到飯店加工,然後再點些農家菜。等大家都到齊了,幾個好久未見的同學就熱熱鬧鬧地邊吃邊聊上了。
傍晚,回到酒店,稍稍休息一會兒,就各回各屋,泡溫泉去了。各屋都有浴缸或泡池,店家已經消毒,自己再進一步用酒精和巴氏消毒液消消毒,就可以放水泡了。
第二天,有倆人早早起床,去附近的山徒步鍛鍊去了。其他人睡到自然醒。阿蓮起來後,給大家熬上家鄉帶的小米粥,又發了面。然後我倆去早市溜達,買點青菜、蝦皮、海米等,準備回來做早餐用。
大家溜達回來,到公共廚房,準備做早餐。一進去,熱鬧的場面驚到了我們。有兩桌人已端坐在那裡,正吃著熱氣騰騰的早餐,有一桌人還做了幾個菜,又煮上了鮁魚餃子,還真挺饞人。竟還請我嘗了嘗。
這裡就像過去的大雜院生活一樣,誰家餐桌上豐富與否、吃的怎樣,一目了然,很眼人。
阿蓮也不甘示弱,一會功夫兒,熱粥、白饅頭、小菜、鴨蛋、烤魚、炒菜等已擺上桌。真懷疑她是變戲法的,這麼快,就做了一桌正餐,大家不再巴巴看著別桌了,熱熱鬧鬧吃起早餐。
下午,我們去遊泳,有室內溫泉遊泳,也有室外紅酒浴、藥浴等十多個種類泡池
。寒冬的冷和泡池的熱相得益彰,再配上一壺茶水,直教人滿頭冒汗,舒爽無比。
晚餐,以桌為代表的各家更是精彩紛呈。這回,阿蓮拔了頭籌。用自己積的第一批酸菜做原料,配上海米、鮮肉等輔料,做出包子,真是一個老味道的香。又買來海鮮,做了幾個菜,直吸引其他家來參觀。另一桌的一個姐姐過來兩趟,看桌上沒有包子,就問:「包子都吃了?」
我感忙回答:「沒有,吃的慢,怕涼了,放在鍋裡了,您嘗嘗啊?」
阿蓮熱情地從鍋裡拿了兩個包子請姐姐品嘗,原來,她也愛吃這口東北味道。
第三天,吃過早餐,大家決定在屋裡喝茶、大泡,不出汗不罷休。待到晚上見面時,一個個臉紅撲撲、細膩膩的,仿佛都年輕好幾歲。晚餐由一帆主做大魚宴。
由於明天要各自回家,大家更是依依不捨,喝著酒,聊著天,約定待到不忙時,我們再來這裡度假。
第四天,清晨起來,簡單吃點早餐,大家又泡個溫泉,然後收拾東西,又趕上大集,就一起逛了集市,買點當地特色,然後各自道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