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懟彭斯演講的臺灣名嘴:我覺得我得幫我們中國講點話

2020-12-20 臺灣頻道

這是《環球人物》記者第二次採訪黃智賢了,上一次是在2017年。她是個很好相處的人,談笑不拘,明快爽朗,儘管是電視節目裡的「名嘴」,平日裡卻常身著T恤、短褲、運動鞋,毫無矯飾。

黃智賢的日程表很滿,周一到周五每天錄製政論節目《夜問打權》,周末也不全休。平日裡,她筆耕不輟,寫臉書(Facebook)、寫微博、寫微頭條——那篇傳遍國內外的《對美國副總統彭斯的回應》就是這樣寫出來的。

黃智賢,1965年出生於臺灣省臺南市,主持人、作家、政治評論員。近日發表文章《對美國副總統彭斯的回應》,在社交媒體引起巨大反響。

某種角度看,黃智賢有些佛家所說的「我執」,比如她堅持若日本人不向「慰安婦」道歉就絕不去日本。但她又是純粹的,堅持的是價值和信念,沒有名與利的玷染。所以這位身材並不高大的「小女子」,讓人感覺渾身充滿力量。

作為鮮明的統派,黃智賢在臺灣受到的壓力遠多於支持。她遇到過餐館老闆忙碌中丟下手頭的活跑來和她說,「我喜歡你的節目,加油!」與此同時,她也聽到過「獨派」對她的攻擊和謾罵,甚至走在路上還被吐口水。《環球人物》記者問黃智賢:「那你怎麼反應?」她聳聳肩,說:「就這樣了,我還是我自己。」

黃智賢主持政論節目《夜問打權》。

「夠強悍」的黃智賢,另一面是柔軟。談到中華民族曾經的苦難歷史,談到臺灣的鄉土民情,談到臺灣的前途命運,都可能觸及她心中柔軟的淚點。她的文章可以用人們評價梁啓超的「筆端常帶感情」來形容。去年,她去了不少大陸城市:南京、哈爾濱、大連、廈門、廣州、深圳、重慶、南寧……今年9月,她寫了一篇《兩岸終會相聚》,記下一路所見所聞所感,文筆秀麗不說,情感真摯,讓人淚目。《環球人物》記者發微信贊她這篇文章寫得好,她說自己也是邊寫邊落淚。

也許可以這麼說,《對美國副總統彭斯的回應》成為網絡紅文是偶然,而黃智賢是必然。

「我第一感覺是憤怒」

《環球人物》:您第一次聽到彭斯的演講是什麼感覺?

黃智賢: 我從頭到尾看了他的視頻,也讀了他的文字稿,第一感覺就是憤怒。美國已經掀起了貿易戰,川普在推特上胡說八道,大家覺得他是粗人,不會太當真。可一個看起來很穩重的副總統,到一個高層級的智庫演講,以這樣的方式攻擊中國,透露的是什麼信息?這讓我很憤怒。

《環球人物》:《對美國副總統彭斯的回應》這篇文章是怎樣誕生的?

黃智賢: 彭斯是周四做的演講,周五我的節目就有討論了,但做完節目後,我的憤怒還是沒辦法消除。剛好周六早上我要給《中國時報》交一篇稿,於是就這麼開始寫了。

我寫文章很快,當時還喝了一點酒,一氣呵成。寫的時候,阿炳的《二泉映月》一直在我心裡盤旋。1950年,阿炳錄完這首曲子不久後,就去世了。這是最好聽的二胡,衝擊靈魂,我第一次聽時眼淚就掉下來。

那天,這首曲子正契合我的心境。我覺得我得幫我們中國講點話,我們中國人真的很可憐。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死了那麼多人,沒有其他國家在乎。那些死掉的人、受苦的人——我的祖父、曾祖父都被日本殖民過,我的很多從大陸來的朋友,也經歷過抗日戰爭,他們活生生地告訴我,歷史就在那裡。

2018年10月7日,黃智賢在微頭條、微博等網絡平臺發布文章《對美國副總統彭斯的回應》。此為黃智賢微博截圖。

中國不是百分之百完美,大陸也有需要解決的問題,但你想想看,這個國家經歷了這麼多事情,經過改革開放40年,就可以有現在這樣的國泰民安,靠的是我們人民的聰明、犧牲與勤奮。彭斯現在把中國所有的成就說成是美國的恩惠和幫忙,這不是事實。他還引用了魯迅的話,把魯迅批判舊中國的言論拿來指責中國對外不夠友好,這也不是事實。固然我們有「戎狄」之說,但也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和「有朋自遠方來」的文明傳統。中國人比西方人對異族寬容。

我的脾氣是逐點駁斥,但彭斯講了一兩萬字,我只能寫不到兩千字,有些能寫,有些沒辦法寫,「餘豈好辯哉,餘亦不得已也」。

《環球人物》:這篇文章通篇讀下來像是您也在發表演講。

黃智賢:因為我想像我不是在寫信,而是面對面演講。彭斯講完下來了,然後我站上演講臺,他坐在臺下聽我講,所以我開頭就寫「副總統閣下」,完全是我對他講話的口氣。緊接著就是「在中期選舉之前」——為什麼我要點明這個節點?是為了讓內行人猜測,副總統這番言行是不是政治考量。

我就是要用一種知識分子的不冷不熱的口氣:我尊敬你,不卑不亢、不硬不軟,但我每一句、每一個標點符號都要刺進去。我要面對面挑戰你的錯誤方式——我對民進黨是這樣,從小對我爸也是這樣。

《環球人物》:文章裡您對歷史事件和數據案例都信手拈來,為什麼會這麼了解?

黃智賢:當初我歷史課可是滿分,史料信手拈來,但寫文章時還是會上網去確認,怕弄錯細節。寫得快有一點不好就是經常會有小錯誤,這次就有,非常抱歉。八國聯軍侵華時美國有出兵,我竟然寫沒有出兵。

在美國上歷史課時,美國教授說:「當我們的先人在地球上第一次發現這片土地的時候……」我立刻就舉手說:「在你們先人發現這片土地時,已經有人類居住了。」他忘了印第安人,被我逮到了小辮子。那位老師當場認錯,同學們也是一片叫好聲。這是對待歷史的正確態度。同樣是對待歷史,彭斯並不坦蕩,而是斷章取義、雙重標準。

《環球人物》:您什麼時候知道這篇文章火了?

黃智賢:我看到了網友留言,還有朋友在微信上告訴我誰又轉發了的時候。你問我這篇文章怎麼就火了,我平時講話也是這樣,這篇文章其實比我平時寫的還要溫和。

「我覺得中國會贏,只是贏的過程會很辛苦」

《環球人物》:關於中美貿易戰,很多人講中國這次很危險,您怎麼看?

黃智賢:我覺得中國會贏,只是贏的過程會很辛苦。我的信心來自於多方面:一是中國人吃苦耐勞;二是中國人口近14億,是一個非常完整的內需市場;三是中國有很堅實的基礎設施和重工業,完全可以拉動內需。更重要的是,貿易戰可以讓中國警覺到「我缺乏什麼,我有什麼是捏在別人手裡的」。

《環球人物》:您的意思是,中美貿易戰對中國來說不全是壞事?

黃智賢:坦白講,大陸過去40年的改革開放,從0分到60分容易,但從60分進步到90分時,可能是10倍的艱難。到今天你才發現,原來還有很多關鍵技術掌握在別人手裡。所以中美貿易戰發生在這個時候,對中國來說也是一個祝福——人無外患必驕縱。美國的壓力可以讓中國有自信找回自己的傳統和文化。只是情勢會險峻,過程會比較辛苦。

《環球人物》:如果再讓您對美國人說幾句話,您會說什麼?

黃智賢:我在美國念過書,也有很多美國朋友,對紐約很有感情。但是我要講的是,國與國交往,美國要追求它的最高利益,那我中國就不能追求自己的最高利益嗎?你認為你的方式對美國人來講是最好的,那中國不能尋找一個對中國人最好的方式嗎?文明發展有不同路徑,人類也在尋找最好的路徑。

「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說著「我們中國」的黃智賢其實出生於臺灣本省家庭,父母和弟弟都是「深綠」立場,哥哥還是民進黨籍「立委」,但她選擇了一條和家人截然不同的道路。作為政治評論員,黃智賢常在節目和文章中向民進黨猛烈開炮,一度差點與哥哥斷絕關係。

「在我成長的年代,絕大部分臺灣人都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從小爸爸教我們背《唐詩三百首》《三字經》,光是《紅樓夢》我就讀了二三十遍。我們小時候書本上會印一句話,『做一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自認為內心很中國的黃智賢,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從未變過。

曾經印在臺灣課本上的標語:「做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在黃智賢看來,變的是社會環境——李登輝、陳水扁和「獨派」勢力的操縱讓人們在「綠色恐怖」的蒙蔽和威脅下壓抑了中國人認同。和家人之間的立場分歧也是在這個時候顯現出來的。但她坦言,雖然與哥哥的政治理念不同,但他們約定:不要貪汙、不要仇恨、不要讓祖先蒙羞。「不管他當選還是落選,我們都是這3個約定。」

自認口才不好的黃智賢,為了內心的價值觀,站在螢屏前,說了很多口才好的人也不敢講的話。「臺灣沒有政論節目主持人敢講我是中國人,我大講特講,講『二二八』歷史真相,講日據時代的歷史真相。這樣做不會討好,但不得不做。」豈止是不會討好。就因為此,黃智賢被罵「臺奸」,而她反「臺獨」更被罵「親中賣臺」。「他們沒法反駁我的觀點,只能人身攻擊。」「小女子」說起時頗為驕傲。

2014年臺灣學生攻佔「立法院」,黃智賢去上政論節目。開始前,工作人員請她不要批評學生,不然她會被封殺,但她照批不誤。「我不知道我對不對。反正嚴重地違逆我的價值觀,我就跟你幹!」黃智賢大笑自嘲,「金庸小說讀太多了,都是金庸惹的禍。」

果敢剛強的性格在黃智賢年少時就有顯露。她曾考上臺灣最好的女子中學——臺北第一女子中學,卻在高二輟學。因為做醫生的父親希望她女承父業,但愛好文學的她寧可不讀,也不屈服。

她從送報開始打了7年雜工,端過盤子,做過油漆工,在高速公路隔離帶拔過草,還開過夜班計程車。當計程車司機時,載到醉酒小姐和圖謀不軌的客人,她寧可賠上車資,也要想辦法幫小姐脫身,只求「良心愉快」。這段底層生活,讓黃智賢見識到很多尖銳的衝突,「廚師不高興,拿著菜刀對罵;一起端盤子的女孩不小心摔斷了七八根肋骨……經過這7年,我知道什麼叫掙扎在社會最底層」。

25歲時,黃智賢靠打工攢了一筆錢,跑到了美國去讀大學。寒暑假不用打工時,她就開著一輛老舊的汽車,獨自旅行了美國各州,最後「只有夏威夷和阿拉斯加沒去過」。

畢業後她又到英國攻讀企業管理學碩士,讀書期間順便把歐洲走了個遍。她至今還記得自己參觀大英博物館時,看到了當年八國聯軍掠走的國寶藏品,站在展示櫃前的她瞬間淚流滿面。她知道,無論走多遠,她都不會忘記她的國家。

打工、出國、留學、工作……這些經歷賦予了黃智賢看透表象的銳利眼光,也讓她擺脫了偏見的束縛。「你的閱歷、你所讀的書、交往的朋友、所看到的社會環境無時無刻不在撞擊你,人的獨立性就是這麼建構起來的。所以當我最後成為政治評論員的時候,看問題我可以有國際的視野,同時也能明白普通百姓的心理,很多時候就可以看穿現象的本質。」

2018年7月12日,黃智賢發了一條微博:「來北京許許多多次,但這一次心情很不同,參與的是連戰的北京訪問團。在此刻冰封的兩岸,和中美貿易大戰之時。」

在這次隨團訪問大陸的過程中,黃智賢見到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最讓她動容的是習近平講話中透露出的「感性」。「習近平講他當年在廈門工作時,認識很多臺商,與臺灣人很有感情。臺灣這幾年的表現比不上福建,他為福建高興,為臺灣難過。他還提到了近代以來我們民族遭遇的屈辱歷史。他對這一段歷史的痛徹記憶,讓我很有共鳴。」

黃智賢覺得,現在臺灣多數人對大陸保持著正面的態度,尤其是十九大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在臺上作報告時的形象,讓很多臺灣人受到鼓舞。十九大召開期間,她當時在臺灣,記得有一次到餐廳吃飯時,大家看到電視上習近平作報告,便停下吃東西,抬頭看畫面,有的人甚至還會站起來,帶著一副專注的表情認真聽。黃智賢注意到,她的節目播到習近平作十九大報告的畫面時,收視率也會走高,不會往下掉。這些細節都讓她感受到了民心的變化。「你看這兩年,蔡英文內政混亂,威權獨裁,外聯美日,把臺灣帶到了危險的邊緣,臺灣人還能繼續自己騙自己嗎?統一,是臺灣最好的路。而未來,光明遠大。」

(責編:曹昆)

相關焦點

  • 臺灣政論節目天天談士兵冤死案 名嘴直言:我已崩潰
    華夏經緯網8月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士兵冤死案延燒近一個月,臺灣各大談話性節目每天討論,「其實身為名嘴,我們跟觀眾的疑問是一樣的」。名嘴彭華幹直言,電視臺一切看收視,收視率高的洪案天天談,可能死更多人的狂犬病沒人理,但談到後來,大家都在洪案裡雞蛋挑骨頭,找話題硬做,「我已經快崩潰了!」
  • 臺灣名嘴劉燦梁縱論中國古代丞相
    他能講一百個丞相,為什麼只選這四位丞相?  他憑什麼可以成為臺灣的名嘴?  喬治亞大學的傳奇人物何以傳奇?  劉燦梁教授,1950年出生於臺灣,臺灣淡江大學企管系、國際企管所專任教授,美國喬治亞大學管理心理學博士,臺灣地區十大名嘴之一。
  • 訪臺灣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名嘴"是這樣煉成的
    原標題:「名嘴」是這樣煉成的(人生況味)   走在臺北的街頭,素麵的黃智賢與擔任政論節目《夜問打權》主持人時的樣子略有不同,仍會被認出。作為一名被標籤為「統派」的「名嘴」,她曾在地鐵車廂裡遭人吐口水,也曾在十字路口被人悄聲鼓勵「加油!」不論怎樣,「無愧於心、無愧於天地」,她信條不改。
  • 臺灣名嘴為何說大陸人吃不起榨菜? 賈靜雯說出實話
    借著收到大陸廠家寄去的榨菜,這位臺灣名嘴又在網上炒了一把。原來幾天前,他在某政論節目談到榨菜股價下跌時,認為是因為大陸人吃不起。而當五糧液股價上漲時,另一位名嘴說是因為需要借酒消愁。大陸民眾吃不起榨菜而喝得起五糧液,這個邏輯也真夠清奇的。幾年前,看到臺灣名嘴說大陸民眾吃不起茶葉蛋時,心裡還在嘀咕,他們也算是有頭有臉有見識的人物,怎麼會如此無知?
  • 臺灣的「名嘴」咋都變成了「歡樂喜劇人」?!
    臺灣「名嘴」荒誕言論又雙叒叕來了。12月5日,在臺灣綠媒一檔政論節目中談到大陸「嫦娥五號登月」時,評論員黃創夏說,阿波羅11號已經上去50年了,因為大陸人看不到外面的資訊,所以別人說很厲害他們就認為很厲害,該節目主持人則在一旁幫腔說,「大陸人都以為中國第一個登月」。兩人一唱一和,隨即被網友諷刺「井底之蛙」。
  • 為什麼臺灣名嘴總說大陸人吃不起榨菜與茶葉蛋?賈靜雯竟然說出了...
    借著收到大陸廠家寄去的榨菜,這位臺灣名嘴又在網上炒了一把。幾天前,他在某政論節目談到榨菜股價下跌時,認為是因為大陸人吃不起。而當五糧液股價上漲時,另一位名嘴說是因為需要借酒消愁。大陸民眾吃不起榨菜而喝得起五糧液,這個邏輯也真夠清奇的。
  • 馬英九當眾打臉蔡英文「她又不是我女朋友」 蔡英文一臉懵!
    請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 為您呈現最有料資訊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今表示,去年發生的「南海仲裁案」在國際上引發了很大爭議,而當事國現在也都不再提及此事,爭議沉寂了。他還說,在國際上爭取海洋權利,兩岸不一定要走得很近,維護主權也不是幫大陸講話。
  • "寧波幫"和幫寧波人士代表對話央視名嘴:寧波,未來有我
    &nbsp&nbsp&nbsp&nbsp昨日,在第二屆世界「寧波幫·幫寧波」發展大會現場,「寧波幫」和幫寧波人士代表對話央視名嘴董倩,既分享桑梓情深,飲水思源,回顧前人腳步,澤惠故裡,也擘畫了未來各自與寧波共發展藍圖,擲地有聲的金玉之言在會場久久迴蕩。
  • 【人物故事】是好嘴,不是名嘴
    (攝影/黃世澤)美髮師陳阿桃一年兩、三百場演講,分享的卻是「內在美」,祝福人人和她一樣,活出好命人生。                       一口地道「臺灣國語」的陳阿桃,講起話來妙語如珠、神情生動,親和力十足,聽者莫不為這股「俗擱有力」的能量所吸引。出生於雲林鄉下的阿桃,曾為名字自卑。然而只有小學學歷的她,如今已是一位慈濟「名嘴」了,一年受邀的演講不下兩、三百場,而且她還得放下工作、自付往返交通費,因為上臺分享也是在做志工。
  • 馬英九回應曾邀蔡英文登島看海:她又不是我女朋友
    資料圖:馬英九海外網6月5日電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今(5日)表示,去年發生的「南海仲裁案」在國際上引發了很大爭議,而當事國現在也都不再提及此事,爭議沉寂了。他還說,在國際上爭取海洋權利,兩岸不一定要走得很近,維護主權也不是幫大陸講話。據臺灣《自由時報》報導,馬英九今(5日)前往東吳大學嚴家淦法學講座演講,再度談到南海與國際法議題。對於去年菲律賓提出的「南海仲裁案」,仲裁法庭判定太平島不是島,馬英九指出,太平島確實無法種稻,但新加坡、香港也無法種稻,無法自產食物,照仲裁法庭的邏輯,香港和新加坡也不是島。
  • 臺灣「名嘴」果然沒有放過「嫦娥五號登月」,網友都聽不下去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臺灣「名嘴」荒誕言論又雙叒叕來了。12月5日,在臺灣綠媒一檔政論節目中談到大陸「嫦娥五號登月」時,評論員黃創夏說,阿波羅11號已經上去50年了,因為大陸人看不到外面的資訊,所以別人說很厲害他們就認為很厲害,該節目主持人則在一旁幫腔說,「大陸人都以為中國第一個登月」。
  • 「大陸吃不飽穿不暖」,臺灣「名嘴」成了謊話蠢話笑話製造機
    有時我突發奇想,如果大陸相聲演員把此類笑話編到一起演出,一定會成為讓人笑破肚皮的「佳作」。對此類現象,在嘲笑之後,我有若干思考。思考之一:臺灣的「仇中醜中」土壤深厚。在電視上做節目,是要有人看的,就是要有收視率,否則辦不下去。這種奇葩言論為什麼層出不窮,就是看的人多、信的人多,很有市場,「名嘴」就投其所好。
  • 美國高價賣臺灣武器,蔡當局還沾沾自喜,臺名嘴一針見血,扎心了
    近段時間,美國粗暴幹涉中國內政,執意對臺軍售,引起兩岸熱烈討論與擔憂。美國高價賣臺灣武器,蔡英文當局還為之沾沾自喜,臺灣名嘴分析一針見血,說的話扎心了。4日,臺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在臺立法機構表示,美國這次是首次向「非盟友」出售無人機,原因是臺灣面臨「敵情威脅」,因而,美方態度有所轉變,對於美對臺出售MQ9B無人機,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4日表示「感謝」。蔡英文當局的沾沾自喜被臺灣名嘴批評。
  • 綠媒名嘴井底蛙 臺作家:21世紀是中國人的
    卻遭媒體、名嘴起底。臺灣作家王豐批評說,臺灣老在茶杯風暴裡打轉,對於令人目不暇給的國際新聞,竟全部視而不見。    作家王豐在臉書發文表示,如果常看國際、大陸新聞,再回頭看臺灣新聞,總有一種外面翻天覆地,臺灣內部卻老在茶杯風暴裡打轉,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作繭自縛。
  • 對話臺灣名嘴:「魔鬼」到處走,臺灣咋了
    名片  楊蓮福,臺灣時事評論員,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社長  施以諾,輔仁大學醫學院副教授、臺北市醫學人文學會理事長  6年9起隨機殺人案,1周4起惡性虐童案,最近臺灣民眾被這些案子搞得人心惶惶。
  • 臺灣名嘴完美翻譯蔡英文「迴廊談話」:老百姓好騙!
    臺灣資深媒體人兼名嘴羅友志事後對蔡英文的「迴廊談話」貼出政治翻譯文,深刻解析,狠酸蔡英文民調低仍出馬競選根本是認為「老百姓好騙」。羅友志臉譜網發文。(圖片取自臺媒)蔡英文在接受CNN專訪後,今日第四度舉辦「迴廊談話」,被羅友志加以解析並在臉譜網發表「政治翻譯文」。
  • 臺名嘴問年輕人「解放軍打來你怎麼辦?」 竟同時回答三個字
    臺名嘴問年輕人「解放軍打來你怎麼辦?」在12月18日播出的一檔政論節目中,臺灣時政評論員黎建南談到自己和一幫年輕人的聊天內容,當時他提到兩岸相關話題時,發生了上述對話。在節目中,黎建南先是稱讚大陸抗疫成果,並以疫情為例,稱有些臺灣人不相信大陸抗疫成果等問題,主要原因在於有些臺灣媒體傳遞錯誤知識,讓臺灣人做出錯誤的判斷,以為「大陸的糧食不夠,要吃田鼠」等,隨即他給這些臺灣人建議,「為什麼不去(大陸)看看呢?
  • 「噓,臺灣當局不讓我說」,亂港頭目自曝與蔡英文當局勾結
    他寫道,方仲賢的言論的確不懂大體,「但請責難的同時先了解不同的組織過去幾個月以來在臺灣交涉的實際情況,誰已經幫到我們,相信真的有曾到臺灣交涉的人會很清楚。」接著,他又稱,其他內情不敢講了。而另一亂港組織「香港邊城青年」發起人、在臺灣就讀「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及美術系的何泳彤留言稱,方仲賢講的是不得大體,但民進黨的確講得多做得少。」
  • 黃智賢:我們這一代,要把臺灣帶回中國
    臺灣電視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於16日出席第11屆海峽論壇開幕大會,並在會上發表演講,開場即表態「支持兩岸統一」,稱「一國兩制是對臺灣最大的體貼與尊重」,呼籲「我們這一代要把臺灣帶回家帶回中國」。 會後,黃智賢遭「臺獨」圍剿,甚至被要求「註銷臺灣戶籍」,但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讓『臺獨』害怕才是我的目的。」
  • 綠營名嘴被蔡英文氣哭: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們?
    12月25日,有綠營名嘴在電視節目中直播心態爆炸,哭著質問蔡英文「你為什麼要競選連任?」「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們?……到底把民進黨、把臺灣當什麼?」 據聯合新聞網報導,被氣哭的人是綠營名嘴餘莓莓,她在25日晚某政論節目中談到2020選舉相關議題上痛罵蔡英文,從「九合一」慘敗到「臺大校長」,越說越激動,最終氣急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