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9月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公安部組織開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情況。
公安部:今年前8個月為群眾直接避免電詐損失約800億元
澎湃新聞從發布會上獲悉,針對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電信網絡詐騙,公安部部署統一開展「雲劍—2020」專項行動,以網絡貸款、網絡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等高發犯罪為重點,集中組織大案攻堅,全力剷除詐騙窩點,重拳整治黑灰產業,全面加強預警勸阻,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前8個月,全國共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5.5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5萬名,同比分別上升65.6%和74.1%,為群眾直接避免經濟損失約800億元,96110反詐預警專號累計防止870萬群眾被騙。
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發展變化和規律特點,公安部要求公安機關切實打好「組合拳」,堅持打防並舉、綜合施策、源頭治理,進一步完善全警反詐、全民反詐、技術反詐新機制,全力遏制此類案件高發多發勢頭,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一是堅持以打開路。對高發類案件持續組織集群戰役,對重大案件開展專案攻堅,對非法買賣電話卡、銀行卡、對公帳戶、網絡帳號等違法犯罪,聯合有關部門開展「斷卡行動」,深挖幕後黑手,斬斷犯罪鏈條。
二是注重預警攔截。公安機關加快建立健全「一系統四機制」,即升級改造技術攔截系統,建立健全高危銀行帳戶身份核驗機制和涉詐網址封堵、預警勸阻、止付凍結工作機制,最大限度地防止和減少群眾損失。
三是突出源頭治理,深入推進紅黃牌警告和掛牌整治,推動落實監管責任;建立涉詐重點人員動態管控機制,全力減少作案群體。
四是提升反詐能力。著重做實做強各級反詐中心,構建全警反詐工作體系,強化反詐實戰錘鍊,不斷提升專業反詐水平,努力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五是強化防詐宣傳。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大防詐宣傳力度,引導群眾增強防範意識,在全社會形成全民防詐、全民反詐的整體氛圍。公安機關提醒廣大群眾:接到電話信息擦亮眼,時刻繃緊防範弦。天上不會掉餡餅,不是磚頭就是陷阱。做到防騙也不難,千騙萬騙不離錢。只需牢記一真言,說破大天不談錢。
公安部:今年前8個月全國207名民警、102名輔警因公殉職
公安部9月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前8個月,全國公安機關共有207名民警、102名輔警因公殉職,3198名民警、2571名輔警因公負傷。
發布會介紹,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公安民警與醫務人員組成的「藍白組合」捨生忘死,白衣天使與藍衣衛士攜手抗「疫」,守護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上演了一幕幕「最美逆行」,為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的重大戰略成果,作出了突出貢獻。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全國公安機關共有104名個人和34個集體榮獲表彰,其中15名同志英勇犧牲,用寶貴生命詮釋忠誠。
公安部:10名涉嫌重大文物犯罪A級通緝在逃人員全部到案
澎湃新聞從發布會上獲悉,2017年會同國家文物局部署為期三年的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取得了重大成果,共偵破文物犯罪案件348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867名,繳獲文物4萬餘件。
為進一步鞏固擴大戰果,今年8月31日,公安部再次會同國家文物局,部署開展為期一年的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9月4日,公安部對10名涉嫌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員發布A級通緝令。各地公安機關聞令而動,採取一人一專班、一人一方案的策略,通過分析研判、布控查緝、親情勸投等措施,全力開展追捕工作。在廣大群眾和新聞媒體的大力支持下, 9月21日,最後一名在逃犯罪嫌疑人向警方投案自首,至此10名A級通緝在逃人員全部到案,追繳了一大批國家文物。其中有些文物屬於西周、東周、春秋時期,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實現了初戰告捷。
下一步,公安部要求各級公安機關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手段,對文物犯罪組織者、出資者、實施者等人員,對盜竊、倒賣、走私等行為,依法實行全員、全鏈條嚴厲打擊,堅決保護文物安全。
吉林日報全媒體 編輯:呂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