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是最近大家都比較關注的話題,畢竟已經進入了需求高峰期。最近儲備肉投放市場,可以說大家都希望豬肉價格能夠下降或者保持在當前的水平。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將近兩年的時間裡豬肉價格持續上漲?當前的生豬恢復處在什麼階段?元旦春節有沒有必要提前採購豬肉?基於這些問題@新農鳴說說個人的看法。#生豬價格#
導致近兩年豬肉價格持續上漲的原因
豬肉價格的大幅上漲應該是從2019年開始的,但起源於2018年的下半年,當時從環保的角度出發,留子孫後代青山綠水,開始對生豬養殖結構進行調整,禁止南方沿海地區散養生豬,將生豬的生產集中轉移至北方地區。
客觀來講,這個決定並沒有錯,這些年我們生態環境的改善相信大家都是有切身體會的,只不過是和豬肉相比,感覺沒那麼明顯,這就好比對愛吃豬肉的人來說,今天發生了霧霾,你可能不太在意,但是如果好幾天你沒吃到豬肉,肯定會感到不舒服。
豬肉的供給只要能繁母豬在,對豬肉的產量就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雖然會對供給有影響,但首先當時我們的豬肉基本處在供大於求的局面,豬肉價格也就在10塊錢左右,即使會出現缺口,也是完全可以通過儲備肉和進口肉補充,按照當時劇情的發展,一年左右的時間,就能完成過渡,因此,對當時的豬肉價格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但在不恰當的時間裡,非洲豬瘟出現了,從2018年8月3日在遼寧省確診首例非洲豬瘟後,全國大面積發生了非洲豬瘟疫情,從統計的數據來看,一共通報了129起,累積撲殺生豬102萬頭,由此帶來的生豬產能下降更是不可估量,從中國統計年鑑和統計公報公布的數據來看,2019年生豬存欄量降低為31041萬頭,能繁母豬存欄量為2029萬頭,處在自2005年以來的最低點。這就導致了2019年豬肉價整整漲了3倍之多,核心是供需平衡所致的。
非洲豬瘟控制住之後,通過一系列的政策鼓勵,大家都一窩蜂的進入養豬產業,無利不早起啊,比如搞房地產的、做網際網路的,都想分一杯二師兄的羹!當然,生豬也確實開始逐漸恢復,但屋漏偏逢連夜雨,今年又出現了洪災,又對生豬的運轉以及飼料價格等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對總體的產能恢復並沒有造成太大的衝擊,以上就是為什麼豬肉價格一直處在高位的原因所在,核心是市場缺貨,供需失衡所致。
當前生豬產業恢復處在什麼階段?
哪開頭我也說了,當前豬肉已經處在下行通道,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來看看生豬產能目前所處的段位。從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數據來看,截至11月底,全國能繁存欄母豬已經連續14個月增長,而生豬存欄也是已經連續10個月增長,而且在繼續保持加快恢復的良好勢頭,恢復成效甚至好於預期,目前已恢復至正常年份的90%以上,受產能供給的影響,豬肉價格也從9月份開始連續下行。
但從12月份開始,豬肉價格又開始反彈,反彈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為了防範非洲豬瘟風險,中南六省群面禁止外區域生豬的調入;二是進入冬季,生豬消費需求旺季的到來,尤其是最近南方開始醃臘肉,但總體來說漲幅應該有限。
最近豬肉出欄是否划算?
12月17日,國家2萬噸儲備肉投放市場,足以見得對豬肉價格調控的決心,無論是從產能供給還是調控因素來說,豬肉價格應該開始企穩甚至進入趨勢下行的通道,價格會有波動,但大幅往上走的可能性不會太高。
目前豬肉均價基本在16元左右,個人建議乘著最近這段時間的消費需求夠出欄分量的可抓緊出欄,不要等到春節跟前,因為根據近幾年的經驗,越是靠近春節,豬肉價格反而會下降,因為最近南方做臘肉和北方備年豬的需求,價格往往要高一些。
元旦春節有沒有必要提前儲備豬肉?
目前日生豬屠宰量在74萬頭左右,綜合各方面消息,元旦春節期間市場的供給量應該會比去年同期增加3成左右,這就決定了今年的市場供應是充分的,再加上儲備肉的投放,個人認為在雙節前完全沒有必要儲備豬肉。
但不管怎麼說,豬肉價格想要恢復到18年的10元左右是不太可能了,能穩定在當前的20元左右,應該就算不錯了。對此,你怎麼看,也歡迎大家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