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聯合國秘書長競選背後的譯者
圖片說明:部分團隊成員合照,右一顧倩雯、左一韓雪松、左二王玉堯同學入選聯合國實習計劃。
圖片說明:分享交流會。受訪者供圖
據《青年報》報導,2016年4月12日至14日,下一屆聯合國秘書長「面試」開始進行。隨著聯合國網站直播畫面中播送的中文同聲傳譯,世界各地的中文讀者即時領略到候選人的風採以及他們的競選主張。鮮有人知曉,這些實時傳送的中文譯稿實則來自於相隔萬裡的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聯合國新聞部(DPI)項目團隊之手。
被蒙在鼓裡的「緊急任務」
4月12日一早,在上外虹口校區學生寢室,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聯合國新聞部負責人顧倩雯和範潁兩位同學起床後習慣性地查閱郵箱,收到一份來自聯合國的工作郵件,並被標記為「Urgent」(緊急)。打開任務清單看到共有8份待譯文件,交稿要求分別是12日20時交1-3號件,13日20時交4-6號件,14日20時交7-8號件。
顧倩雯回憶道,「當時,我們並不以為意,因為根據以往經驗,當天需上交的急件,字數一般會控制在500字以內,這對整個團隊來說綽綽有餘。」在仔細查看所有文件後,她們才驚訝地發現,事情並非像想像的那麼樂觀。每份文件都在2000字左右,8份文件將近1.5萬個單詞。兩位負責人深感此次翻譯時間之緊,任務之繁重。於是,當周值班的範潁一邊向團隊成員發布緊急號召令,一邊向聯合國方面詢問是否能夠寬限交稿時間。範潁介紹:「我們收到的回覆是,晚上八點前能翻譯多少就先交多少。於是我們開始緊急分配任務,但是那時對文件的用途一無所知。」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緊急翻譯的八份文件是用在4月12日至14日遠在美國紐約的聯合國總部的下一任聯合國秘書長「公開面試」。九位候選人面對來自193個國家的代表以及全球公眾發表願景宣言。
在上海的兩位團隊負責學生可不知在聯合國總部發生的事情。她們當時關心的則是如何在緊急時間裡處理完近1.5萬個詞的任務。團隊譯員們大多是利用課餘時間著手翻譯的,真正能投入工作的時間少之又少。
聯合國官方微信、微博轉發
4月12日北京時間19時50分時,團隊提交了第一份文件。20時30分,正當其他兩份文件的校對工作仍在緊鑼密鼓進行時,聯合國方面突然發來了催稿信息。「我們當時就慌了,」顧倩雯說,「聯合國的老師聽說我們仍在校審,就讓我們別審了,直接發給他,他邊用邊審。」對方解釋,正在翻譯的文件是現場直播需要,所以時間上沒辦法後延,尤其是1號文件。
兩位負責人立即在項目QQ群中發出通知:「現在立即停止校對工作,文檔接受全部修訂標記,譯稿必須在3分鐘之內發出!」一陣小小的忙亂後,1號和2號文件終於在20時40分發往紐約聯合國總部。
譯稿雖然已經上交,但成員們並沒有覺得輕鬆,隨之而來的是種種擔憂——「我們還沒有全部校對完,匆忙中接受修訂標記、刪除批註的文檔會不會有紕漏?」當時,所有人都覺得心中很不是滋味。
當日21時許,滿心擔憂稿件質量的成員們還沒緩過神來,就看到聯合國中文官方微信和微博同時推送了「誰是下一任秘書長」的最新消息,並貼出醒目標題——「LIVE DAY 1:面試秘書長候選人」。直到此時,心有餘悸的他們才真正明白聯合國的老師口中所說的「現場直播、沒有時間拖延」的真正含義。
項目交流群裡沸騰了,顧倩雯和成員蔣鼎剛剛還在翻譯一位名叫盧克西奇的候選人的宣言,此時他就出現在電視畫面中親自陳述願景,而聯合國現場中文同聲傳譯就在使用她們剛剛翻譯好的稿件!「參與了如此高大上的全球頂級面試幕後工作,頓時感覺再辛苦也值得。」翻譯組成員蔣鼎感嘆。
不負使命終獲聯合國方肯定
14日20點,隨著最後三份譯稿發送成功,參與本次項目的所有成員終於鬆了口氣。第一次參與聯合國翻譯項目的研究生一年級學生李夢綺說:「時間很緊張,節奏很快,到最後快交稿時手心都在冒汗。但在這樣緊張的環境下,自己的潛力也會被激發出來。而且,團隊的力量很強大。當任務數量太多,時間來不及的情況下,大家大多會主動領取任務,爭取讓整個團隊準時交稿。激烈的QQ群討論更是證明了我們團隊對翻譯工作的精益求精。」加上13日新增的候選人文件,本次團隊共翻譯了1.83萬單詞的材料。
接到全部中文譯稿後,聯合國向上外高翻DPI團隊發來了感謝信,稱讚「很及時」,並感謝上外的同學們「在這麼緊迫的時間內高質量地完成了任務」。聯合國將這麼緊急而重要的項目交給上外完成,表明了他們對這個團隊的信任和認可。
據上外高翻學生介紹,聯合國官方網站上發布的中文版候選人願景宣言,幾乎是完全使用了上外高翻DPI團隊的譯文,另做改動部分很少。「我們對聯合國的信任表示感激,今後將會帶領團隊更好地完成各類項目,希望用我們微薄的力量使上外與聯合國的合作更加堅固。」兩位負責人感嘆道。
深受聯合國青睞的上外翻譯團隊是怎樣訓練的?學習筆譯的顧倩雯總結:「大量實踐。」在研究生一年級時,每周專業課都有1000字的翻譯作業。到了研究生二年級,三門專業課導致作業壓力激增。最辛苦的時候每天要翻譯3000多字,往往要從白天翻譯到晚上11點左右。
不僅學校的作業,平日自由譯者團隊的項目、聯合國的項目都讓他們不停地在翻譯。平時翻譯聯合國材料,小組成員經常會關注聯合國的微信號、微博、官網內容,主要學習了解材料,找平行文本。顧倩雯介紹,現在筆譯學生都在用電腦翻譯,學到研究生二年級,表示身邊的同學不是腰肌勞損就是眼睛會出現不適。
共為聯合國翻譯20餘萬字
團隊一直都以精湛的專業翻譯素養和嚴格的項目管理標準對待聯合國中文處發來的任何稿件。不過這三天的聯合國秘書長候選人願景宣言翻譯項目還是讓所有成員始料未及,他們都說「每天都像在打仗」。
據介紹,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聯合國新聞部成立於2015年9月,是上海外國語大學與聯合國深度合作的平臺之一。上外高級翻譯學院筆譯專業碩士兩位在讀骨幹學生領銜團隊,如今有30多名學生譯員。學院黃協安老師擔任團隊校審。團隊至今已完成聯合國翻譯項目20餘萬字,包括4期聯合國旗艦刊物《聯合國紀事》、18期《聯合國周刊》和16份其他類型文件。
此次聯合國秘書長候選人願景宣言翻譯項目,可謂是上海外國語大學與聯合國全面開展合作的縮影。早在2003年,上外高級翻譯學院就與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籤署協議,開啟了合作培養世界最高標準專業譯員的道路。此後,又分別與聯合國奈洛比、維也納辦事處和紐約總部建立合作,每年向聯合國各分支機構輸送高質量的實習生,還有不少優秀畢業生通過層層考試,成為正式譯員,擔任相關口筆譯工作。
翻譯團隊名單
黃協安教授
2014級研究生:
範潁、顧倩雯、蔣鼎、翟啟鳳、餘桂茗、劉落然、尤一、王瀟、黃美桃、魏然
2015級研究生:
周錦、陳宇、胡夢丹、陸顯喬、徐夢嬌、夏瓊婷、劉金娟、李夢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