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MBA微金
在上周末利好消息的發酵下,今日三大指數集體高開,整體震蕩走高。截至收盤,滬指大漲3.11%,報收於3114.15點;深成指漲2.55%,創業板漲1.31%。
板塊上,漲價概念活躍,水泥、建材、造紙、稀土、光伏等周期板塊大漲,軍工板塊拉升,券商、保險等大金融板塊反彈修復。盤面上看,國產航母、中船系、水泥漲幅居前,白酒跌幅居前。
非銀金融板塊內國海證券、西部證券、方正證券、中國人壽漲停。
數據來源:交易軟體
國防軍工板塊上演漲停潮,板塊內航發控制、中航沈飛、中航重機、中航高科、北方導航、航天彩虹、亞光科技等多股漲停,其中中航沈飛、亞光科技均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創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網
對於國防軍工板塊,民生證券表示,疫情對於軍工行業的影響主要發生在一季度。進入二季度後,多數軍工企業訂單情況實現恢復式增長。根據集中調研,軍工核心資產二季度訂單環比實現快速增長,預計軍工行業二季度整體業績有望同比持平或略微增長,全年增速可達20%左右,軍工配置價值顯著。
機構認為,二季度經濟數據略超預期,「寬信用」延續,且預計中央政治局會議將繼續明確寬鬆的基調不變,A股二季報業績也將如期回暖,同時結構分化明顯。配置上,由於基建、地產、製造業投資、可選消費的景氣度持續改善,經濟超預期回升成為一個新的業績改善的邏輯,部分業績邊際改善而長期邏輯改善的「成長型周期股」亦受到市場青睞,銀行、保險、周期等低估值板塊將持續佔優。
值得注意的是,深市北向資金今天淨流出近70億。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網
茅臺接連「閃腰」,私募依然看好
權重股貴州茅臺20日早盤再次出現跳水,跌幅一度接近4%,隨後有資金接盤,股價逐步回升,但全日依然收跌0.67%,報1636.96元。
貴州茅臺16日曾一度大跌近8%,目前距離最高價1787元已經回落超過8%。
資金流向數據顯示,白酒股上周被北上資金大量拋售,五糧液被淨賣出37.89億元,為上周唯一一隻淨賣出超30億元的個股。貴州茅臺上周周被北上資金淨賣出20.99億元,為被淨賣出第二多的個股。
「16號的大跌屬於意料之外,17號的上漲是情理之中。我管理的3隻私募基金都配置有茅臺,一股都沒賣,不用慌。茅臺是真正的價值投資,不用太在意短期漲跌。」重慶一民間私募基金管理人周榮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談到他對茅臺的看法。「茅臺下跌有跟隨大盤迴調的因素,也或許與7月15日晚間人民日報旗下新媒體平臺《學習小組》發表的文章《變味的茅臺,誰在買單?》有關。不過,文章裡說得很清楚,『酒本無罪,人之過也』,人們樂於見到茅臺酒的品牌價值得到真金白銀的肯定,但要去掉腐敗成份。那我們就要認清茅臺的市場價值到底如何?」
中銀證券指出,疫情背景下,食品飲料公司需求受衝擊相對較小,同時渠道騰挪空間大,報表業績韌性較強,長期成長邏輯清晰,因此更容易獲得資金的偏好,食品飲料當前估值處於偏高水平。短期關注2季度改善的品種,長期堅守競爭優勢突出的好公司。
百億級頭部私募突然停止對外募資
最近,A股市場波動幅度明顯提升,投資者的情緒也跟著坐了一回過山車。在此背景下,華東地區一家百億級梯隊中的頭部私募向記者透露,前期適當降低了A股倉位,轉而大幅加倉港股,並且不再接受新客戶的資金。
「最近我們確實暫停對外募資了,因為市場前些天太火爆了,投資者情緒高漲,這時候進來的資金,對收益率的預期非常高,後續的持基體驗就會比較差,所以我們決定不再接受新客戶的資金,暫停募資或許會持續幾個月。」華東地區一家百億級私募人士向記者透露。
據記者採訪,在暫停向新客戶募資的同時,該百億級私募還進行了調倉,適度降低了A股倉位,同時大手筆加倉港股。「A股的部分優質標的確實不便宜了,而且進入七月初市場升溫速度太快,我們覺得港股的性價比更高,所以進行了調整,後續A股調整也會是加倉的好機會。」上述人士表示。
記者注意到,港股似乎頗受不少私募的青睞。大巖資本創始合伙人蔣曉飛表示,本輪市場大幅上漲,源於實際利率下行和流動性寬鬆背景下的資產荒,倒逼投資者追求風險資產。疊加政府扶植半導體、新能源等行業,中國經濟也在從投資為主的「舊經濟」向「創新」為內核的新經濟轉型,中小市值股指強於權重指數的狀況,可能還會延續。短期科技、醫藥、消費跟著回調的話,給投資者再次進入創造好機會。另外,港股市場已經引入多家核心科技公司,建議投資者積極南下掘金,分散風險。
不少私募人士表示,此前市場大漲時,A股部分優質標的估值偏貴,因此小幅減倉;但在市場急跌的時候,會買入相對合理的股票,因此市場適度回調並不是一件壞事。
「周五反彈我是乘機減倉的,因為無法判斷反彈力度和時間,太模糊了,所以決定不參與了。目前的倉位已不足5成了。這幾天和其他機構交流了一下,減倉佔多數。」廣州一位私募人士表示。
當前私募平均倉位走勢圖
其表示,由於市況不穩,中長期標的也進行了減倉。「幸虧利潤墊子厚,沒有虧損。」
而另外一位私募此前有部分倉位一直在博弈證券板塊,但卻在龍頭券商上鎩羽而歸。「憑藉之前的經驗去買券商,事實證明判斷有誤,只有先止損了。」
對於之後的行情,他判斷,由於這波行情套牢了部分資金,因此估計得震蕩一段時間。不過,他表示,仍舊看好中報業績增長股。「趁低吸了一部分疫情防控股票,以及中報業績較好的部分科技股。」
有部分倉位未明顯縮減的機構則對倉位結構進行了調整。
一位深圳的私募表示,配置了部分權重股票,以降低波動,保護前期利潤。此外,也在關注部分三季度可能有機會的股票。「我覺得這個波動不影響長期趨勢,有些科技類公司長期來看,價格再下來一點有吸引力了,等一個好價格。」
21金融圈綜合21世紀經濟報導,東方財富網,上海證券報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