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裡悲傷的事情那麼多,愛而不得算是最讓人發自心底覺得無可奈何的吧。真正圓滿的愛情發生概率實在近乎奇蹟,一個已經翻篇兒另一個繼續痴纏只不過是最尋常的悲劇形式,而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卻讓人明白,真正的愛情悲劇是命中注定要在一起的兩個人終究抵不過命運,敗給了時間。
「我搬來跟你住吧。」「我喜歡一個人。」「我是一個人啊。」電影開頭,劉以豪飾演的張哲凱打算用一句不淡不冷的回答拒過分熱情的宋媛媛於千裡之外,一開始就給人留下了一種有點兒涼薄的印象:人家女孩子都睜著小鹿一樣的大眼睛表明心跡了,你一個大男人還在這裡凹什麼高冷造型?
不過繼續看下去,就會發現劉以豪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有著自己用心良苦的想法,而他身上被隱藏起來的秘密也遠比想像中更加令人揪心。用張哲凱自己的話來說,他「身上有著隨時準備醒來的癌細胞」,在他還不諳世事的時候,就已經得知自己的一生都要與這命運的詛咒糾纏不休。原來,劉以豪起初小心翼翼地收斂起自己善良和溫柔的一面,就是為了不讓天性樂觀的宋媛媛太早面對生離死別的劇痛啊。
也許只有在臺灣的影視作品裡,男生才可以具備如此溫柔細膩的好心腸,同時又絲毫無損於自己的男子氣概吧。眼神明亮,體格單薄,笑容微涼,不說話的時候看起來好像有點心事,但只要一開口,延伸到酒窩的微笑弧線瞬間有種將一切融化的溫暖。劉以豪將張哲凱這個角色詮釋得如此流暢自然,讓人不禁真切地感覺這就是在臺灣街頭真實存在的男生。
「如果有下輩子的話,我想當——戒指、眼鏡、床、還有筆記本,因為都可以在你身邊。」明明是平淡瑣碎的日常對話,經由劉以豪之口說出,竟平添了不少浪漫,以及隱藏其中的淡淡哀傷。來這世上走一遭,誰還不想好好愛一次啊,可是他卻選擇微笑著對宋媛媛說出:「找一個好男人結婚吧。我就不是個好男人啊。」溫存與心酸,冷淡和浪漫,劉以豪將這些看似矛盾的多層次情緒處理得相當成熟,因此也讓觀眾越發心疼他的單純與溫柔。
「曾經聽過悲傷的人們談論愛情,他們說時間沒有那麼厲害。一些人已經被遺忘,一些人等待著被遺忘。可該痛的還是痛,然後,整個世界的雨就淅瀝譁啦地下。」寂地曾經如是說。
沒有童話裡完美結局的愛情故事,總是讓人覺得格外悲傷,而《比悲傷給悲傷的故事》,大概就是兩個孤獨的靈魂好不容易用愛感知到了彼此的溫暖,卻被命運猝不及防地斬斷了除卻分離之外的所有可能。但那個笑容微涼的劉以豪曾經用自己無限的包容與溫柔驅散過一個女孩內心的孤單與陰霾,這也許就是比溫暖更溫暖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