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電影的消息早就知道,但由於國內沒有引進,內心充滿焦慮。原因是自己也是昆汀影粉,德魯·高達的電影風格跟昆汀相似,其二,由片名總會讓人想到《東方快車謀殺案》,懸疑、驚悚、複雜的人物關係及反轉的故事情節讓人看完直呼過癮。
果然不出所料,影片的確很昆汀,沒有採用特效、每個鏡頭都是拍攝完成,非線性敘事,章節式的故事情節向前推進,暴力美學、有趣話嘮、加上許多經典的配樂,以上這些元素,足夠讓人著迷。從這點可以看出,德魯·高達受昆汀的影響很大,畢竟,兩位導演都是編劇出身,對電影有相似理解,不過,在《皇家酒店謀殺案》中,德魯·高達內心充滿對20世紀60年代美國文化的懷舊及對社會問題的思考。
|反戰
在酒店前臺的電視裡正在播放著剛上任尼克森的關於越南戰爭的演說,對於美國來說,對越戰爭是永遠的傷痛,從1961年的介入對越戰爭到1969年有體面的撤退,美軍死亡高達3.5萬餘人,耗資4000多億美元。諷刺的是,就是尼克森在電視上的這個演說,體現了他在撤軍上的猶豫不決,導致美軍多死亡4000多人,此時整個美國的反戰運動達到了高潮。
邁爾斯曾經是一名對越戰爭的士兵,退役後安排在皇家酒店當管理員,負責為上級領導提供在酒店偷拍的視頻,由於在越南戰爭中殺死了123人,對於他在說,戰場上的殺戮使他每天活在深深的愧疚中,只能靠毒品麻痺自己。顯然,戰爭造成的傷害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嚴重。
此外,電影開頭的長鏡頭、深鏡頭及360度鏡頭,伴隨著配樂《Twenty Five Miles》,非常精彩,這首歌由Edwin Starr(艾德溫斯達)演唱,是美國反戰歌手代表,他的歌曲《War》(戰爭)是代表作之一,是為電影《尖峰時刻》唱的主題曲。
|黑人樂隊音樂
不得不說, 60年代對於美國的黑人來說,極其重要的一個年代,1963年馬丁路德金髮表演說《我有一個夢想》後的1964年,美國會通過《民權法案》,宣布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為非法政策,此後,出現了一個個由黑人組成的樂隊及黑人歌手。電影開頭唱《Twenty Five Miles》的Edwin Starr(艾德溫斯達)就是黑人歌手,中間出現的The Isley Brothers(艾斯利兄弟樂隊)是史上少數能同時橫跨流行音樂、靈魂歌曲、摩城音樂的團體,直到現在仍是最具影響力的黑人團體之一。
電影中由辛西婭飾演的黑人歌手達琳,為了能在團體中當主唱,入住皇家酒店後仍不忘唱歌彩排,包括達琳在黑人組合中所唱的《Yong Girls Are Coming to the Canyon》已經成為流傳到現在的經典歌曲。可以說,達琳就是60年代美國黑人為了提升地位而不懈努力的縮影,那個年代,黑人歌手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直到今天仍被人們廣為傳唱。
|曼森家族
提到60年代的美國,不得不提曼森家族。曼森所創建的邪教組織,喪心病狂,殺人如麻,就是因為殺了許多孕婦、好萊塢的導演及其妻子,手段非常殘忍,震驚了當時整個美國。電影中由錘哥飾演的比爾李,從在海邊的沙灘迷惑因遭家暴而離家出走的少女羅斯,到火堆旁對一群少男少女邪教的宣揚,最後在酒店令人髮指的羅盤殺人遊戲,影片所暗指的,除了曼森,還會有誰呢?
影片中有趣和深藏的隱喻非常多,在酒店前臺訂客房時,特工沙利文對最後來的艾米麗很紳士地說女士優先,體現了當時美國女權運動後,女性的地位問題有所改善。在酒店大堂掛的夢露照片和甘迺迪被刺殺的時間,我們都可以猜測,被偷拍的膠片裡面的大人物是誰。
《皇家酒店謀殺案》是德魯·高達的第二部作品,能夠用非線性、多線式敘事手法將七個人物在一家酒店的利益衝突,把60年代美國值得回憶的東西全部展現出來,而且影片懸疑、驚悚,配樂和剪輯做得非常到位。當然,有些地方需要優化一下,那麼電影情節會更加緊湊。
我是青檸檬影評,要是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青檸檬影評,我會定期更新,為你提供更多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