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石鐘山,一座自帶音效的山,會發出「鐘聲」

2020-12-20 火棍旅行

江西九江,曾作為江西省第二大城市,古蹟眾多,名聲眾多,因城市建在鄱陽湖邊,自古以來便是文人騷客必去遊玩的地方。在鄱陽湖岸,有一座石山,因會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被稱為:「中國千古奇音第一山」。

這座山就是九江湖口的石鐘山。北宋文學家蘇軾當年夜泊山下,寫了一篇《石鐘山記》,主要記錄的是石鐘山這個名字的由來。在遊記中他反駁酈道元和李渤的說法,詳細的求證了為什麼這座山叫石鐘山。

既然是著名的名勝古蹟,歷代文人都去過遊覽,那麼我自然要去的。從九江客運站乘坐到湖口梅家洲碼頭的班車,歷經1個多小時,穿過了很多個村莊,這一路上的村莊帶給我的印象很深,全部都是重新規劃好的2,3層樓房,統一牆體刷白,有的人家裝有馬頭牆,很有小康家庭的氣派。

梅家洲碼頭到對岸只要3元錢,人、牲畜、汽車、摩託車都可以乘坐,只管上,船票有專人一個一個的收,我很佩服售票的人,如何知道哪些人買過哪些人沒買?可能靠自覺吧。江水滾滾,發動機攪拌著江水,5分鐘即可到達對岸。

不愧是4A級景區,連山門都那麼的復古莊嚴。進入景區,蘇軾的石頭雕像立在門前,當年蘇軾送其子蘇邁去饒州當縣尉,路過石鐘山,特地劃著小船來到石鐘山山底,以求證「為什麼叫石鐘山」,這座山真的會發出悅耳的聲音嗎?

原來,石鐘山是由石灰巖構成,山底有洞穴,形如覆鍾,面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擊,響聲如洪鐘,所以叫做石鐘山。並且石灰巖結構的,有許多的小孔,浪打水推,吞進去吐出來,蘇軾在《石鐘山記》中這樣說的:「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

石鐘山作為一座只有60米高的小山,裡面的古蹟還是很多的。有忠烈祠,碑廊,梅花亭,抱林禪寺等,鬱鬱蔥蔥的樹林,嶙峋的怪石,漫遊在山中,聆聽浪打石發出的呼嘯聲,品一品蘇軾當年對於石鐘山名字的好奇之心,這裡非常值得一看。

雖然離開九江很久了,唯獨石鐘山對於我來說記憶猶新,懷念乘坐擺渡船人們忙碌的情景;也想再聽一聽石鐘山發出的那種如鐘聲般鏗鏘有力的響聲,去過很多風景名勝,獨愛石鐘山。

相關焦點

  • 中國千古奇音疑失聲,石鐘山難聞蘇軾當年親探的鐘聲
    有一座山,一篇遊記讓它聲名遠揚,在文學界和軍事界都賦予了傳奇色彩,這裡既有學術上的各抒己見,又有戰場上的兵刃相見。二是石聲如鍾,由於此山是石灰巖質,內中石鐘乳、石柱、石筍等用槌敲打,會發出如鐘的音。唐代李渤持此說。三是山形如鍾。《石鐘山志》記載:「上鍾崖與下鍾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鍾。」
  • 九江湖口,石鐘山62米高,鞋山長約500米,有望「撤縣設區」
    江西九江,這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水路和陸路都貫通其中,非常便利,對於這裡的發展非常有力,其下轄的各個縣城發展也很不錯。這個縣位於九江東北部,與濂溪區隔湖相望,那就是湖口縣。這裡地理面積673.66平方公裡。
  • 江西九江湖口縣石鐘山懷蘇亭的由來
    當時恰逢大兒子蘇邁出任「德興尉」,蘇軾從黃州啟程,順便送兒子赴任,這天他們來到湖口,並一同考查了位於江西九江湖口的石鐘山,蘇軾就此寫了一篇名為《石鐘山記》的文章,後人建亭為志,是為「懷蘇亭」,並依據清代書法家翁方綱所書《石鐘山記》立於亭中。由此,正是這篇文章,才讓石鐘山名聞遐邇,這也是在湖口縣石鐘山建造懷蘇亭的主要起因。
  • 九江這五大旅遊景點讓人流連忘返
    江西九江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文化名城,有「江西北大門」之稱,神奇的大自然賦予了九江雄美壯觀的山水勝景,下面就給大家推薦九江容易讓人流連忘返的五大旅遊景點。龍宮洞景色三、石鐘山石鐘山位於九江市湖口縣登山路22號(大中路與登山路交叉口),石鐘山實際上不是一座山,而是兩座山
  • 購買遊船票贈送石鐘山景區、鞋山景區、九江艦門票啦
    石鐘山位於湖口縣鄱陽湖出口處。海拔61.6米,面積9萬平方米。尤以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曾夜泊山下,並撰寫聞名天下的《石鐘山記》而相得益彰。 石鐘山地勢險要,陡峭崢嶸,因控扼長江及鄱陽湖,居高 臨下,進可攻,退可守,號稱「江湖鎖鑰」,自古即為軍事要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登臨山上,既可遠眺廬山煙雲,又可 近睹江湖清濁。(因為水的密度,高低,流向不同,所以江和湖不會混成一體)如在月色之夜,可謂「湖光影玉壁,長天一月空」。
  • 湖口石鐘山鞋山景區免票啦
    重陽節 石鐘山鞋山景區實行免門票活動的通告  重陽節登高祈福,郊外樂遊是孝敬老人,抒發心情的傳統活動,為弘揚敬老愛老的美德,切實響應關愛老人正能量,湖口縣石鐘山鞋山旅遊有限公司在九九重陽節特推出景區免門票等系列優惠活動,  一、連續兩天免門票向全社會開放石鐘山景區、鞋山景區;
  • 九江湖口 茶香氤氳山水間
    九江,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名城。中國最大河流(長江),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在此交匯,是「江西水上北大門」,素有「江湖鎖鑰,三省通衢」之稱。讓我們乘著舟、 走茶路, 開啟一段茶路之旅, 探尋逝去的古老而神秘的時光。  「萬裡茶道」貫穿南北,連接起中國廣大的茶區,是一條網絡複雜的多彩之路。在這條茶道上,九江湖口的地位十分重要。
  • 石鐘山記——宋·蘇軾
    詩詞文本從《蘇軾文集》  譯文  《水經》說:「鄱陽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鐘山在那裡。」酈道元認為石鐘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風振動波浪,水和石頭互相拍打,發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這個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如果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訪求石鐘山的舊址。
  • 石鐘山記 古文觀止
    【注】:1 石鐘山,在江西湖口鄱陽湖東岸,有南、北二山,在縣城南邊的叫上鐘山,在縣城北邊的叫下鐘山。明清時有人認為蘇軾關於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也是錯誤的,正確的說法是:「蓋全山皆空,如鍾覆地,故得鍾名。」
  • 魅力九江向貴州人民發出誠摯邀請
    原標題:魅力九江向貴州人民發出誠摯邀請   黔贛相親,血脈相連!
  • 作為江西北大門的九江,有什麼出名的東西麼?
    九江,簡稱 「潯」,是江西省下轄地級市,古稱潯陽、柴桑、江州,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文化名城。位於江西省最北部,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門」之稱。九江是「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是江南地區「的魚米之鄉」。九江是中國首批5個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長江是中國最大、最長的東西向水上大通道,京九鐵路是中國最長、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南北向陸上運輸大通道,兩條大動脈在九江市區交匯,九江成為承東啟西、引南接北的金十字交匯點。
  • 九江湖口石鐘山名人碑刻有誤(圖)
    中國江西網九江訊 記者滕滕報導: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爆料,質疑湖口縣石鐘山景區一處碑刻上,方志敏的出生年份存在錯誤,本應為1899年出生卻刻成了1889年。對此,湖口縣旅遊公司總經理王崢表示,經查詢相關資料,方志敏碑刻上的出生時間的確存在錯誤,將立即進行修改。
  • 江西九江區位獨特的縣,地處鄱陽湖入長江之口,還有高鐵站
    江西省九江市是江西省最北的地級市,位於三省境內,九江市內有一個獨特的縣名為湖口縣。江西水系的大部分是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湖口縣是歷史上歷史上歷史上的一個縣,縣名也是由此而來。江西北部、長江南岸、鄱陽湖畔、廬山接壤。湖口縣交通便利,除長江、鄱陽湖水運便利外,陸上交通發達,九景高速、彭湖高速、銅九鐵路、九景衢鐵路等幹線通過湖口縣。從湖口周邊乘車1個半小時的距離有昌北機場、九江機場、景德鎮機場三個機場,形成了「水運、鐵路、機場、高速公路」的立體交通結構。
  • 重陽節,石鐘山、鞋山景區免門票江湖遊船優惠票自願購買
    郊外樂遊是孝敬老人、抒發心情的傳統活動,為弘揚敬老愛老的美德,切實關愛老人,日前,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湖口石鐘山、鞋山景區在重陽節時將推出景區免門票等系列優惠活動。據了解,10月24日~25日,湖口石鐘山、鞋山景區免門票。同時,江湖遊船優惠票實行自願購買原則。
  • 課本裡的「石鐘山」長啥樣?和江豚一起去看
    回放 課本裡的「石鐘山」長啥樣?和江豚一起去看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九江是江西的北大門,素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之稱,長江江西段
  • ...五一優惠季 購買遊船票贈送石鐘山景區、鞋山景區、九江艦門票啦!
    只需購買98元/人(原價214元/人)鄱陽湖口風景區船票就贈送石鐘山景區、鞋山景區、九江艦門票啦!這些地方一定會讓你的假期不一樣!石鐘山位於江湖交匯處。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擊出如鐘鳴之聲而得名。尤以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曾夜泊山下,並撰寫聞名天下的《石鐘山記》而相得益彰。鞋山形狀似鞋,前低後高,傳說是仙女落入湖中的繡花鞋,故名鞋山。上綠樹蔥蘢,遠處湖水湧浪,煙波帆影,美不勝收。
  • 忽然,想去江西了
    01滕王閣(江西南昌)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湖南的嶽陽樓,合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被封於山東滕州,為滕王。他在滕州就修建了一座滕王閣。20年後他調任至江南洪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西南昌。出於對故鄉的思念,他又修築了一座滕王閣。
  • 「五·一」九江周邊鄉村遊之湖口遊景點...
    石鐘山景區位於江西省九江市鄱陽湖口與長江交匯處。相傳,這裡的山石很特別,在水浪的拍擊下所發出的音響猶如鐘聲,故此得名石鐘山。 鞋山
  • 江西九江區位「最獨特」的縣,地處鄱陽湖入長江之口,還有高鐵站
    江西省九江市地理位置獨特,是江西省最北的地級市,地處三省交界,也是江西唯一坐擁長江的地級市。而在九江市內,有一個縣的區位顯得十分獨特和優越,它就是湖口縣。江西水系大部分匯入鄱陽湖,這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湖口縣地處鄱陽湖入海口,縣名也由此而來,江西省的北部,長江南岸,鄱陽湖邊,廬山相鄰,從市內縣城僅20多公裡,湖口縣的區是不幸,江西省的「水上北大門」,長江中下遊的界分,也是「江湖的鑰匙,水陸通津」的美名。
  • 位於鄱陽湖畔的石鐘山
    1992年9月,我第一次來到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的的「石鐘山」,幾乎沒有什麼遊人。2009年3月,順路再次來到「石鐘山」。 《石鐘山記》,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夜泊山下,撰寫了這篇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