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聘於江南製造局的美國傳教士主要譯著介紹

2020-12-16 基督徒讀書

關注我們·一起悅讀

圖片來自網絡

第六章:美國傳教士與洋務運動

受聘於江南製造局的美國傳教士主要譯著介紹

1, 《金石識別》

美國人代那撰,瑪高溫口譯,華蘅芳筆述,1871年出版,共十二卷,金石即礦石。該書介紹了礦石的形狀、辨色、性質、用途、分類及其鑑別方法。徐惟則在《增訂東西學書錄》中稱近代「所譯金石家諸書,以此最為有用」。

2,《地學淺釋》

英國著名地質學家雷俠兒著,瑪高溫口譯,華衡芳述,趙宏繪圖,1873年版,凡三十八卷。瑪高溫、華蘅芳二人翻譯此書是為了與《金碼識別》相配套,華氏在序中言道:「自金石識別譯成之後,因金石與地學必互相表裡,地之層累不明,則無從察金石之脈落,故與瑪高溫譯此書。」該書在瑪高溫家中譯成,瑪高溫則一邊行醫,一邊譯書。華蘅芳回憶說「時有踵門求醫者,輒輟筆待之,及醫畢再譯」,「有時瑪君為人延去治病,則坐視而自理稿本以待其歸」。該書為近代中國譯介的第一部地質學著作,翻譯起來極為困難,華蘅芳因譯此書曾得一場大病(血痢之症)。他回憶說,「此書厄我甚矣」,譯完後「精力便大衰」,「書中系統介紹了西方近代地質學知識,包括地質結構、地質成因、地質變遷、地質分期、生物衍化等內容。卷一總論中言:「地球全體均為土石之質凝結而成,人苦未常深求其故,以為尚能察究某金某石之所在或淺或深已足以致用矣。及細考之而知地質時有變化及其變化之故有關於生

物者,則不得不再究其鳥獸蟲魚草木之種類以為識別。如是窮源竟委,遂成地理一家。」該書的出版標誌著近代地質學系統傳入我國,曾在19世紀末產生廣泛影響,梁啓超認為《地學淺釋》應為人之必讀書,他說:「人居天地之間而不知天地作何狀,是為大陋,故《談天》、《地學淺釋》二書不可不急讀,二書原本固為博大精深之作,即譯筆之雅潔,亦群書中所罕見也。」

3,《光學》

該書由英國田大裡輯,金楷理譯,趙元益筆述,沙英和曹鍾秀繪圖,沈善蒸校字。1876年出版,分上、下兩卷,原系金楷理的光學講稿。該書對近代光學原理進行系統介紹,上卷主要論幾何光學,系統介紹光順直線而行、光速、小孔成像、影、照度、光行差、光的反射與折射、各種鏡面成像、眼睛和視覺等光學原理。

下卷為波動光學,包括光浪」(光的波動性)、光與熱、光與色、光譜及其應用、光的偏振等並附有「視學諸器圖說」(即光學儀器介紹),如透光三稜鏡、弧面回光鏡、顯微鏡、太陽顯微鏡、收景暗鏡、斂景明鏡等。該書中關于波動光學內容是首次傳入中國。值得注意的是,書中首次介紹了 「以太」說,以太,英文為ether,本是古希臘哲學家設想出來的一種媒介,在19世紀西方科學界被廣泛使用。西方科學家認為「以太」是一種存在於原子間的、不可稱量的精微粒子,以此來解釋物理現象,如光的傳播及電磁和引力相互作用現象等,金楷理在書中把Ether「譯為「以脫」,認為傳光氣就是「以脫」之一種。他說:「空中及各質內俱有傳光氣,此傳光氣能傳光亦能傳熱」,「此氣與尋常氣不同,……其氣動時,感動別質,能令別質蕩動,蓋此氣具有物質之性,若無質安能感動他物邪?」他認為此氣「是以脫類也」,而且「惟用傳光氣浪之說始可解一切不邇之事」嚴「〕後來傅蘭雅在《光學圖說》、《治心免病法》中把ether譯為「以太」。「以太」說在 ] 9世紀被一些知識分子所接受,如譚嗣同專門著「以大說」,並在《仁學》中用「以太」來構建他的哲學體系。20世紀初,隨著相對論的提出和物理學研究的深人,「以太」論逐漸被拋棄。

4《測候叢談》

原作者不詳,由金楷理譯,華蘅芳筆述,共四卷。卷一介紹氣象學的基本研究方法,論述光為熱之源,用化學和力學理論解釋空氣的成分和性質、空氣熱度變化、水陸傳熱散熱之不同、空氣中水氣變化原理等;卷二論風、雨、霜、露、、雹、雪、雷電;卷三論天氣變化及其成因及如何推算天氣變化;卷四論空氣含水量,氣壓與風向的關係,及光環、霓虹、海市蜃樓、隕星、旋風等現象。作者指出:「測候之學須用兩法,一為已知其大端而推驗其變數,一為細測其瑣屑之故,按其年月逐一記之,如是歷久即可知其一定之理。」在近代傳入中國氣象學著作中,《測候叢談》是最有價值的代表作。梁啓超評論說,「地文之書,《測候叢談》最足觀。」

5,《無線電報》

英國克爾撰,美國衛理口譯,範熙庸筆述,共一卷,八章,闡述無線電的原理和用途。

6,《日本學校源流考》

美國路思義撰,衛理口譯,範熙庸筆述,凡一卷。詳述日本明治維新前後教育改革的歷史。

7,《工業與國政相關論》

英國司旦離遮風司撰,衛理、王汝聃譯,凡二卷。闡述國家對工業的幹預和保護,及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8,《四裔編年表》

英國博那撰,林樂知口譯,嚴良勳筆述,共四卷,1872 年出版,是江南製造局出版的最早的一部歷史著作,以編年史方式敘述1860年前各國歷史。

9,《埏紘外乘》

林樂知口譯,嚴良勳筆述,共二十五卷。埏紘,意為邊遠之地。敘述法、德、荷、比、英、美等27國歷史。

10,《東方交涉記》

英國麥高爾輯著,林樂知、瞿昂來同譯,共12卷,光緒六年版。該書從克裡米亞戰爭講起,評述了保加利亞起義, 1877年俄土戰爭的起源和過程,英俄圍繞土耳其同題的鬥爭和妥協,聖斯特法諾條約,柏林會議對土耳其的宰割。作者立論比較公正,對土耳其表示同情。林樂知在序言中稱該書「所載系近日俄土之戰之本末,有關於歐洲各國及文件往來若何辦法之處言之甚詳,對英俄無所偏袒」。梁啓超把它列入《西學書目表以列國歲政計要》。

11,《列國歲證計要》

英國麥丁富得力輯,林樂知口譯,鄭昌棪筆述,共12 卷,1878年出版。該書是麥丁富得力於1873年根據駐京各國公使抄錄的本國「歲單」(類似年鑑)編輯而成。全書類似於世界各國總覽,卷首為各國人口、土地、鐵路長度、電線長度、商船噸位比較表、英國三十年來國內和國際貿易統計表、歐美各國國債表`歐洲各國信教人數表;卷一至卷八述歐洲(歐羅巴大洲〕各國概況,包括奧匈帝國、比例時、丹麥、法國、德國、英國、希臘、義大利、荷蘭、葡萄牙、俄國、西班牙、瑞典、挪威、瑞士,卷九述土耳其、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卷十至卷十一述美洲的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拉圭、秘魯、聖多明各、薩爾瓦多、美國、烏拉圭、委內瑞拉;卷十二述非洲(阿非利加大洲)的阿爾及利亞、好望角、埃及、賴比瑞亞、摩洛哥、奈塔勒,亞洲(亞細亞大洲)的錫蘭、印度、日本、噶留巴、波斯,最後述澳洲(澳大利亞洲)各國。作者在介紹各國時,一般包括人口、疆域、沿革、官制、文教、宗教、兵制、商業和進出口貿易、稅收、財政、幣制、鐵甲炮船,對歐美國家還介紹議院、屬國、鐵路電報、郵政。該書較早提到「股分公司」、「合同」、「拍賣」等經濟名詞。鄭昌在序中稱「此書於為國之計、安攘之道,裨益者廣」。此書被時人認為是了解世界大勢的必讀書目,梁啓超把它收人《西學書目表》。

本書作者簡介:王立新,1966年10月出生,畢業於南開大學,現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相關文章連結:

《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代化》第一章1

《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代化》第一章2

《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代化》第一章3

《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代化》第一章4

《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代化》第二章1

《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代化》第二章2

《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代化》第二章3

美國政府對傳教事業的支持和保護

傳教士和商人的攜手合作

傳教士與商人之間的猜忌和矛盾

晚清政府對傳教士的政策

「廣西國之學於中國」:傳教士與西學東漸

「性理之學」:神學和古典哲學的傳入

格致之學:科學理論與科學方法的傳入

「富國養民策」:西方經濟理論的傳入

「教民之學」:西方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論的傳入

「安民新學」:傳教士與西方社會政治理論的傳入

新舊古今之爭:傳教士對中西文化的比較與批判

「泯中西之界限」:傳教士與中西文化會通

挑戰與啟示:教會學校的興起及影響

教會教育模式與傳統中國教育的比較

教會女學的興起與發展

教會學校兩種辦學模式分析

校園裡的反纏足運動和婦女解放

中華教育會及其對晚清教育改革的幹涉

中華教育會與教會教育

傳教士:儒家教育的批評者

傳教士的教育變革計劃

丁韙良與京師同文館

丁家立與北洋大學

福開森與南洋公學

丁韙良與京師大學堂

第五章:美國傳教士與鴉片戰爭後「開眼看世界」思潮

《東西洋每月統記傳》

裨治文與《美理哥國志略》

傳教士在新開通商囗岸的出版活動

裨治文對《海國志》的影響

《合省國說》的美國觀

雅裨理與徐繼畲的《瀛環志略》

美國傳教士與洋務運動

雙方合作的表現

受聘于洋務機構的傳教士生平介紹1

受聘於上海廣方言館和江南製造局翻譯館的傳教士

受聘於廣州同文館的傳教士

洋務派的基督教觀

洋務派對自由派傳教士的認可

教會學校培養洋務人才

創辦報刊,促進洋務思想的傳播

為洋務運動提供建議和方策

傳教士與洋務時期的翻譯事業

丁韙良著作及其影響

丁韙良著作:關於自然科學著作

丁韙良《西學考略》及其影響

— — END — —

相關焦點

  • 美國傳教士與近代上海的翻譯出版
    雖然該翻譯館主要譯員為英國教士,出版的譯著以宗教類為主,但美國傳教士高第丕(Tarleton Perry Crawford,1821-1902)還是以別出心裁的手法編譯了《科學手冊》(上海方言,1856年版,共15頁)。
  • 裘陳江、楊奕望丨趙元益及其江南製造局翻譯館的譯書事業
    其中醫學領域,雖有合信等傳教士於19世紀50年代在廣州翻譯《全體新論》等西方醫藥書籍,但稍後江南製造局翻譯館的譯者中,趙元益無疑是最重要的人物,正如其弟子丁福保評價乃師的翻譯工作為「輸入泰西醫學之一大關鍵,至今學者猶宗師而俎豆之」,而陳邦賢的《中國醫學史》也稱趙譯使得「西洋的醫學的輸入,有一日千裡之勢」。
  • 西方傳教士在清廷促進自然科學的發展,推動了東方對西方的了解
    20世紀中國人反對基督教的主要論據之一是,它的主張與現代科學的成果有出入。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新教傳教士在19世紀把西方科學傳人中國時都起了主要作用。的確,雖然在創建中文科學新詞彙中存在著一些專門問題,但是新教徒創作的科學和數學著作比所有其他非宗教問題著作的總數還要多。
  • 近代來華傳教士為何熱衷於為美國總統立傳
    梁啓超對林樂知及其《萬國公報》頗為關注,此處介紹李鴻章與格蘭特之間的過往,應是參考了林樂知前書。傳教士譯筆下美國總統的「明君」形象通過林樂知的譯筆,晚清中國人認識了美國總統格蘭特、克利夫蘭,以及第一任總統華盛頓。而在其他傳教士的譯著中,更多的美國總統進入了時人視野。
  • 【雅昌專稿】法國官窯那些事兒:塞夫爾製造局的「重生史」
    為「塞夫爾製造局——皇室傳統的當代重生」現場圖片來源於杜夢堂編者按:近期,一場名為「塞夫爾製造局——皇室傳統的當代重生」展覽在杜夢堂(上海)空間舉辦。由法國路易十五國王與蓬巴杜夫人支持的塞夫爾製造局,從向中國瓷器「借」靈感,到逐漸成為陶瓷藝術的時尚先鋒,並與藝術家合作,藉由藝術「重生」。 這背後的輝煌,要從中國的景德鎮說起。
  • 李時珍醫書、「江南」珍檔、黑膠老唱片:刻印下歷史的記憶
    旗記的土地廠房都是現成的,若能將之盤下,則「江南製造總局」指日可成。江南製造局為購地事給上海道臺的移文(上海市檔案館藏)得知消息的李鴻章大喜過望,令丁日昌迅速定議。可在無一點資金的情況下,面對美商獅子大開口的十萬兩收購費用,丁日昌陷入了困境。轉機突然出現在眼前。
  • 《峨山圖志》第一本介紹峨眉山的英文譯著
    《峨山圖志》第一本介紹峨眉山的英文譯著     □劉平 陳小琴    聞名世界的峨眉山,每年都會吸引無數外國遊客前來觀光。那麼,峨眉山是何時廣為世界所知的呢?
  • 美國傳教士與舟山教育的情緣
    在20世紀初期,舟山的教育也有著外國傳教士的參與。其中美國傳教士郝培德應該是最為傑出的一個,無論是浸禮會開辦的學校,還是劉鴻生等創辦的中等學校(即舟山中學),都有著他的努力和貢獻。 一 在定海傳教辦學事略 郝培德先生是美國浸禮會總幹事。上世紀20年代初來到中國傳教的美國傳教士,主要負責浙、滬地區的傳教工作。浙、滬地區幾乎每一個地方他都去過。那時來中國的傳教士大都是西方的飽學之士,在科學上有著較高的造詣,以宣傳西方的科學文明作為傳教的重要手段。所以常常來傳教時要在傳教地區開辦教會學校。
  • ​【譯著介紹015】:肺部高解析度CT(第2版)(趙紹宏、聶永康 主譯)
    WHO 軟組織腫瘤分類(第5版),2020WHO 骨腫瘤分類 第五版(Fifth edition ),2020——中山大學孟悛非主任翻譯(修訂版)【原著介紹019】:兒科影像學【原著介紹018】:肌骨影像學基礎原著介紹(018):《美國經典影像教程》原著第4版出版!
  • 侯旭東受聘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新聞中心訊】侯旭東,2008年5月調入清華大學人文學院,任歷史系教授。  2001年8月至2002年7月受哈佛燕京學社邀請赴美國哈佛大學訪問,2006年6月在臺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做訪問學人,並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兼職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為魏晉南北朝史,兼及秦漢史。先後從事東晉南朝經濟史、北朝民眾佛教信仰與北朝鄉村社會的研究。後兩方面的研究以資料豐富、視角新穎在國內外學界產生廣泛影響。
  • 行醫辦學、關注社會、情系中國——加拿大傳教士馬林的人生
    他不僅是一位虔誠敬業、樂於奉獻的傳教士、富於仁愛之心、職業精神的醫生,還是位關注現實、有正義感的社會活動家。從二十六歲至六十七歲,他將人生的美好年華基本都奉獻在中國,傳播近代文明,促進當地醫療、教育、宗教事業的發展與社會進步。
  • 宋美齡老爸的早年悲摧經歷 改變來自老同學給他介紹了一個老婆
    如果這樣下去,宋嘉樹也許會真的慢慢成為一名合格的傳教士,然而命運,卻在無形之中向他招手,一名女生闖入了他的世界,並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她,便是倪桂珍——宋氏三姐妹的母親。先是做棉商,後來去寧波美國領事館工作。等到宋嘉樹歸來之際,兩人均已成家,而且巧了,娶的都是同一家的女孩子。是哪一家呢?說來卻又大名鼎鼎,上海灘徐家匯者,徐光啟家族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