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一個視頻在網絡上瘋傳。
視頻內容顯示,雲南鎮雄一名孤寡老人獨居在一棟小小的棚房中,因為近日雨雪天氣,老人抗不過溼冷侵襲,被人發現時已經房中去世多時了。
從畫面中可以看到,這間小「棚子」極其簡陋,老人平靜地躺在床上,雖然蓋著裙子,身體已經冰冷沒有了生命特徵。
「孤寡老人」、「住棚子」、「冷死」,這些關鍵詞每一個都能刺痛人心。
也正因如此,這件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各種小道消息傳得沸沸揚揚。
12月18日,當地工作人員作出回應:此說法不符事實,老人生前與養女居住。
拍攝者稱:老人是冷死在棚子中的。
1人多高的棚子,四周是土磚所砌,牆體並不嚴整,多處破損漏風,沒有窗戶,只有一個簡陋的木門,
棚頂架著幾根木頭,鋪著一層鐵皮塑料之類。
這幾天下過雪,棚頂上還殘留著未化的雪塊。
很難想像,這樣的棚子能住人。
以前在農村這種棚子其實很常見,現在有的地方還有,多半都是村民們存放家具雜物所用。
如果說要來居住,這樣的棚子顯然並不合格,四處漏風,沒有絲毫保溫能力的房子,並不適合居住。
說句不好聽的話,有的村民養豬都不會用這種棚子。
但就是這樣的棚子,卻住了一位老人,最後還「冷死」在床上。
如果確實屬實,這無疑是出悲劇,辛苦一輩子的老人,最終卻以這樣的方式離開人世,未免太過殘酷。
就沒有人管嗎?
當地回應:視頻所說並不是事實!
經查,死者今年67歲,每月有各種補助以及養老保險共計990餘元,還有一處政府幫助修建的27平方住房。
事發前,死者一直住在自己的養女家中。
網絡所傳視頻中的棚子,系死者侄子家中臨時搭建的棚子,因侄子去世,那幾天死者都在侄子家幫忙。
事發當天中午1點多,死者感覺身體不適,獨自在棚子中休息,等到下午5點左右被人發現時已經死亡。
目前,老人的養女正在籌辦後事。
簡單地說,老人的死亡是一場意外,並不像視頻中所說的那樣「冷死」,更不是沒人照顧的孤寡老人。
是身體感到不適後,在臨時搭建的棚子中休息時意外去世的,這是誰也沒法預料到的。
類似的事情其實並不少見,每年寒冬來臨,很多老人都會感到身體不適,若是身子骨差一點的,往往挺不過去。
哪怕現在的物質生活條件比以前好了很多,這樣的事情仍然避免不了。
無他,生老病死,天道輪迴,誰都躲不過這一遭,只是時間遲早的事。
令人憤怒的是,上傳視頻的人為什麼要在視頻中冠以「孤寡老人」、「冷死」的說法?
甚至還有傳聞,說是房子被人扒了,只剩下這一點。
雖然沒有明著說出來,但這些暗有所指的話語,都將老人打造成一個「受盡迫害欺負」「沒人管」的可憐老人。
這樣做,置老人的養女於何地?人家可是一直都有照顧老人的,這不是冤枉好人嗎?
更不用說,老人作為低保扶助戶,當地工作人員除了按月發放養老補助金,還給他修了房子。
但這些在視頻中都沒有體現,上傳者有意無意的忽略了這些,只注意打造「可憐的孤寡老人」形象,以此博人眼球吸引流量,實在是無恥!
類似這樣的事件,其實並不少見。
網際網路經濟時代,只要有流量,就有變現手段,賺錢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令人難以想像。
很多人就看中了這其中的機會,發布各種博人眼球的視頻,以此吸引人們關注。
甚至為了出位,想盡辦法製造熱點,「演拍假拍」、「誇大造謠」的事件層出不窮,藉此消費大眾,給當事人帶來巨大傷害,他們卻賺得缽滿盆溢。
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想賺錢沒有錯,但以這種方式賺錢,實在是下作。
對這種現象,是不是要好好管一下了!
目前,鎮雄當地工作人員正在調查此事,我們也希望,類似的事情以後不要再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