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生後第200天,在上海誕生的首對大熊貓龍鳳胎寶寶,終於有了自己的名字——哥哥叫「月月」,妹妹叫「半半」。目前,正好是小傢伙們最好動的時段,不僅可以在自如的上下1米多的棲架,在草地上自由翻滾更是「小菜一碟」。最近,小傢伙們愛上了飼養員給它們新添置的「兒童滑梯」。
4月22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野生動物園獲悉,「月月」和「半半」的寓意美好。其中,「月」與「越」「悅」同音,希望越來越快樂;「半」同音「伴」,有陪伴之意,兄妹倆可以相互陪伴,在上海健康成長。此外,「月」、「半」組合起來正好是「胖」,大熊貓的英文名「panda」,音譯「胖達」。
目前,哥哥的體重為14.7公斤,體長為65cm;妹妹的體重是13.8公斤,體長53cm。大熊貓母子三個的各項身體指標良好,上海野生動物園方面將安排正式和廣大遊客見面。
2016年10月4日,大熊貓「優優」在上海野生動物園順利產下首對大熊貓龍鳳胎。自2016年12月起,上海大熊貓基地發起了為雙胞胎徵名的活動,據統計,通過微博、微信、郵箱等形式徵得名字超過5000對。經過前幾輪的篩選,四對備選的名字為:月月、半半;浦東、浦西;龍龍、鳳鳳;優翊、優陽。
22日上午,通過網絡平臺的再次評選,最終選定「月月」、「半半」,園方為大熊貓寶寶舉行了簡短而熱烈的「大熊貓龍鳳胎揭名」活動。在名字選出之後,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上海野生動物園的相關負責人在1.6米高的卡通大熊貓造型上,親筆籤上了龍鳳胎的名字。一群來自三灶幼兒園的小朋友則跳起了「熊貓舞」,為大熊貓寶寶慶祝。
據飼養員介紹,大熊貓龍鳳胎,「哥哥」性格外向、活躍,喜歡探險、打架、爬上爬下,適應環境能力較強;「妹妹」性格安靜、聰慧,勇於嘗試新鮮事物,是只可愛的熊貓寶貝。前兩天,中國大熊貓保護中心的專家特地從四川趕來,為龍鳳胎做全面體檢,根據體檢報告顯示,寶寶們各項成長指標狀況良好。
為了讓遊客更加了解這對大熊貓龍鳳胎,園方將它們出生到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編輯成了短片,在熊貓館的大屏幕上放映。據說,它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階段都在變化。從出生到2月齡,大熊貓寶寶除了喝母乳外,多數時間處於睡覺狀態;3月齡時,大熊貓寶寶嘗試到地面爬動;4月齡,學習走路、跑動,與母貓互動玩耍,學習攀爬;5月齡,攀爬熟練,向媽媽學習啃咬竹子。現在,半歲多的它們正是活潑好動,一刻不得閒的時候,在展區內兄妹倆就是兩個「熊孩子」。